李瑜峰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國有企業的經營模式也要進行必不可少的改革,以促使國有企業中的財務會計控制手段不斷更新,進一步來順應社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會計集中核算是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形式,因此加強財務管理首先要加強國企會計集中核算管理。
國有企業會計集中核算是指某一國企集團在保持其企業旗下所有資金的控制權,使用權和部分財務權不發生變更的情況下,通過建立會計集中核算中心來進一步對下屬企業的財務進行會計集中核算工作;會計集中核算中心建立后,取消了下屬企業的賬戶,只準下屬企業進行報賬等工作,并實行委托代理員來記錄賬戶。當今,國有企業中進行會計集中核算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進行賬戶統一管理,另一種是分離賬戶但進行財務印鑒集中管理,無論哪一種形式,最后的實質都是由會計核算中心統一管理,都是對下屬公司賬戶的管理,其目的都是為了減少并防范資金風險,保障國有企業的正常良好運行。
進行國有企業會計中心核算管理時要對下屬分公司的權利進行一定干涉,但也有一些企業的會計核算太過集中,將下屬公司涉及到的多項業務都收回到會計集中核算中心,使得下屬公司凡事都要請示會計集中核算中心,大大降低了下屬企業工作的效率。同時,如果下屬公司出現問題之后可能會將責任推卸到會計集中核算管理中心,二者責任不清,容易造成會計集中核算效率低下。
目前,我國關于國有企業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并沒有進行建立,雖然許多國企設立了會計集中核算中心,但其中的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并沒有完善,甚至是缺乏的,所以大部分的企業依然是按舊有的財政部頒發的會計制度進行實施,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不符,嚴重拖慢了國有企業進行會計集中核算的管理工作,因此就會產生許多問題,諸如,國企內部間的職務分工不明確,責任不清,降低了企業的工作效率。完善的制度體系不僅能有效的規范漏洞問題的產生,也可以為企業的經濟發展提供制度支持。
重視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的素質,進一步規范在會計核算時的方法。首先,有些內部的工作人員并非專業出身,沒有相關的財務工作經歷,且有些工作人員對企業報賬等的業務不熟悉也不重視,態度散漫,以應付的態度來對待工作,在報賬工作填寫資料時容易發生資料填寫錯誤或漏填等情況,這嚴重影響了會計集中核算工作的準確性。其次,當在進行會計核算工作時,如相關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不高,專業能力不強,進行核算工作時,便很容易割裂國企集中核算與財務管理之間的聯系,各自為政,互不干擾,核算之中并沒有考慮財務管理的情況,疏忽了會計核算的科學性,造成核算結果的不準確,因為對財務管理制度了解不夠,導致許多財務問題產生卻沒有發現。
現在情況下,由于國有企業的會計集中核算管理工作問題層出不窮,所以企業將管理中心放到了會計集中核算的準確性與科學性上,從而疏忽了對會計集中核算的管理本身的監管,也導致問題不斷增多。例如,有些企業的會計核算中心的管理機制不健全,過分強調會計集中核算工作的開展,缺乏對會計集中核算流程以及相關會計核算人員的監督,在會計核算中心的人員崗位上,一旦將所屬工作分配到個人后,將不再會對個人工作進行對接檢查,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來把控工作人員進行記賬的時間,或者也沒有對記賬過程中出現了基礎性的錯誤的工作人員的懲罰制度,對會計集中核算過程沒有足夠的監管,最后只糾結核算結果的正確與否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因此,要想加強會計核算結果的準確性更需要加強對會計集中核算過程的監管。
雖然在國家的支持下,許多國有企業已經建立了會計集中核算中心,但是更多的人們卻對建立會計集中核算中心的理由并不了解,也對會計集中核算中心的任務及職能了解缺乏,很少的相關人員會去思考如何依靠會計集中核算中心來為企業集團更好的管理服務。企業中高級管理人員雖了解會計集中核算中心的工作機制,但也僅僅是認為將下屬公司的財務上升到集團方面進行統一管理,了解的只是皮毛,并不知道會計集中核算的核心意義是什么,這也使得對下屬公司的業務重視度減少,出現問題時只是一味的將責任推卸到下屬責任公司身上,造成會計集中核算中心的工作效率不斷下降,對會計核算的認識、理念、方法的理解不到位,只會造成國有企業的會計核算管理工作效能不斷喪失。
政府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建立并頒布國有企業會計集中核算的管理制度。首先,各國有企業集團必須明確會計集中核算的目標,也要確立分清各相關部門、各工作人員的職責任務,就具體而言,會計核算管理制度當中應明確會計核算的內容、核算的主體、核算區域、核算崗位職責以及相關監督職責。
其次,在建立了明確的會計集中核算管理制度后,國有企業內部要明確好核算工作,并規定相關會計核算中心部門去完成,下一級的報賬工作人員要進行好報賬資料的確認,工作過程中要仔細確認好資料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以及完整性,然后再有下一級的管理人員確定好固定資產,出入庫的原資料還有相關的要核算的會計資料。
最后,將會計集中核算中心履行的職能再進一步明確,要嚴格按照規章辦事,以原有的會計資料為基礎進行會計核算,在核算過程當中不可出現虛報謊報等情況,一旦發現嚴格按制度懲罰相關涉案人員。
做好國企會計集中核算管理工作一定離不開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素質的高低也決定了會計核算工作的好壞,因此也要對工作人員進行管理,加強會計隊伍建設,提高相關核算人員的綜合素質。
第一,定期開展相關工作人員核算工作的專業化培訓,可以邀請高校的專家進行授課,還可以邀請相關行業的精英人士進行會計核算經驗的分享活動,增加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積累,吸收良好的經驗或心得,促使會計核算人員掌握本集團相關業務知識,對新的行業制度規定有新的認識。
第二,在進行會計人才培養的基礎上,實現會計核算中心與業務的有效對接,進一步來規范會計集中核算時的過程,增強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感,使核算中心工作人員多與業務部門進行溝通交流,消除分歧,進而對企業業務準確做出判斷,進一步做好會計集中核算的工作。
更新理念是改變國有企業會計集中核算管理現狀的當務之舉,因此,要改變上至領導部門下至工作人員對國企會計集中核算的認識,明確知道并了解國企會計集中核算是做好企業財務管理、經營決策的基礎和報障,并要從上至下積極推廣并實行會計集中核算的管理。
首先,企業領導要積極開展會計集中核算基礎知識的培訓,召開學習會議,并分成學習小組,對會計集中核算管理發表意見與看法,對有不了解不理解的知識要積極提問,從而從根本上來改變相關企業部門工作人員對會計集中核算的認識。
然后,在進一步學習會計核算知識時,不僅要學好自己本職工作中所運用的知識,還要在了解本職工作的同時,擴大學習面,深入全面了解業務的流程及實質,進而對經濟業務做出準確判斷,提高會計核算的準確性,真正為上級領導經營決策做出可靠保障。
最后,工作人員應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增強責任感,對所上報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實現從核算型會計到管理型會計的轉變,同時,相關工作人員也要積極配合會計集中核算中心的檢查與監督工作。
在企業集團進行會計集中核算工作時起決定作用的是下級單位報賬人員所提供的會計資料的真實準確性,如果在這期間會報賬人員或其他部門所負責的財務管理出現錯誤,但在提交的過程中沒有相關的監管部門進行財務資料的檢查,那可能會對整個企業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因此一定要加強對會計集中核算的監督。
第一,要加強對會計集中核算中心相關工作人員的監督,要求做好每一項經濟業務的實質判斷,做好每一項財務來源的說明并保存完整,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嚴格執行資金使用審批的流程,規范現金業務,且要嚴格按照制度規則辦事,不可越權和違規操作,逐級審批與授權,實行好對授權人的監督。
第二,要借助外部審計單位的力量進行監督,企業內部要積極與審計部相配合,加強對會計核算的監督,避免失誤,進一步完善內部管理,保護國有資產。
加強國有企業的會計集中核算管理雖在我國已經取得長足進步,但依然舉步維艱還有不少的阻力與困難。可是依然要堅持好實行好這一有效措施,才能進一步規范國有企業的資金管理與財務支出,同時也能最大限度的防范資金缺口這一漏洞,從而保證國有企業的國有資產為國家和人民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