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烽
在當前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環境下,我國經濟環境出現了重要改變,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會計環境改變和經濟發展相統一。但是部分不法人員借助現有的會計準則以及新會計方式之間連接不充分的現象,或者沒有及時給予規范防控,導致財務舞弊或者造假現象頻頻出現。再加上我國當前獨立審計在獨立、威嚴等方面存在缺失,給企業整體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基于此,為了實現企業正常運行和發展,需要從法務會計角度入手,加強財務舞弊治理,不給各種舞弊現象出現提供條件,保證企業整體運行安全,給企業今后經營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從法務會計自身角度來說,其作為一門新學科,最早出現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直到九十年代,法務會計才進入我國。最初,法務會計主要以會計和法律結合形式出現,是法務會計實施的基本,主要指特定主體在采用會計和法學相關知識及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分析、調查等獲取對應的憑證,從而將各種涉法問題進行處理,起到對企業財務舞弊現象治理和防范的效果。法務會計不但可以應用在政府部門,同時也可以應用于各個企業中,秉持的標準在于服務性、針對性、多元性等。
(一)針對性。法務會計主要指根據企業抱怨、疑慮等環境中給出的反應,舞弊審計作為專業給尋找和發現財務舞弊行為而實施的一種治理對策,在出現舞弊狀況的情況下,法務會計工作人員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收集相關證據,從而將其當作出庭的憑證。
(二)服務性。近幾年來,隨著舞弊現象的不斷增加,不管是管理層級工作人員,還是基層工作人員,都要樹立良好的舞弊防范意識。隨著人們自我維權意識的逐漸提高,法務會計人員可以借助自身掌握的法律知識等,對出現的各種舞弊案件提出對應的針對性建議,讓其可以維護自身權益。其不但能夠引導企業以及個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也能在律師等人員的幫助下維護他人權益。法務會計在尋找和治理財務舞弊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多元性。法務會計作為一項結合了會計學科、法律學科以及審計學科等多學科的內容,同時對這些學科的綜合應用,融會貫通,讓法務會計可以通過掌握的各個知識將法律以及財務上的問題進行處理。法務會計工作人員可以結合對應知識實現案件思考,并找出對應的突破點,明確舞弊產生因素和具體位置。
(四)特殊性。法務會計人員在接受委托以后,在落實舞弊行為調查工作過程中,在沒有掌握財務舞弊本質是否存在財務舞弊控制遺漏問題,但是滿足起訴標準的,如果經過查證財務舞弊案件不構成舞弊案件或者免于起訴,這時審計則是專業審定,但是在屬于財務舞弊現象的情況下,可以作為專家證人出庭作證。
(一)識別。對舞弊行為的基本識別是治理企業舞弊現象的首個要求,對市場經濟管理有著直接影響。其中,識別企業職工舞弊行為的流程有三點。首先,檢查其現金收益。其次,偽造或者虛構舞弊識別。最后,占用舞弊識別。鑒于現金收入管理,采用的方式有三種。第一,對現金內部進行監管,明確管理職責,防止出現職責交叉狀況。第二,保證現金收入的真實性和精準性,需要核查對應數據。第三,核查其他收入情況。鑒于偽造舞弊識別,需要注意三點。其一,集中關注人口流動快速以及勞動密集的企業,這些企業出現冒領或者虛報的職工薪酬概率比較高。其二,核查企業兼職職工及全職職工人員數量以及工資情況,如果兩者出現不相符狀況,則會發生他人冒領職工工薪現象。其三,多方面核查企業支票編號及數額是否和企業賬目記錄情況相統一,如果不統一,則需要具體核查,核實企業是否存在偽造支票等情況。鑒于占用舞弊現象,則需要重點進行財務虛假信息核查。核查方式包括:核查企業憑證,其中包含了各個發票、票根核查;核查外來原始憑證數據,防止發票存在虛假狀況;核查會計信息,明確其完善性。
(二)監管。在法務會計中,獨立審計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比較顯著。因為法務會計秉持獨立審計的標準,在企業財務舞弊治理中起到了監管的效果。法務會計對企業財務舞弊行為進行監管過程中,一般采用的方式有以下幾點。首先,核查監管法。會計信息自身存在一定規范,從憑證到賬薄再到會計報表,這所有環節都存在一定依據。所以,在進行法務會計過程中,需要做好會計信息審核工作,把財務報表信息加以匯總和分類,之后對報表信息進行比較,如果存在異常現象,需要進行針對性核查,重點核查數據以及發票等原始憑證。其次,監管盤查法。在對被審計企業資產、現金等盤點過程中,法務會計工作人員不但需要在現場進行核查和盤點,同時還要開展抽樣核查工作,防止盤點工作人員出現協作弄虛作假狀況。并且,在盤點工作實施以前,法務會計工作人員需要對盤點現場情況進行核查,防止出現不屬于被審計部門的資產接受核查的現象,影響最終核查結果。
(三)訴訟。在對法務會計加以具體分析過程中,找出其在企業財務具體舞弊案件中起到的作用,具體展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采集相關數據。一般來說,法務會計工作人員以及相關會計工作人員需要結合自身掌握的會計技能以及法律知識,實現對被調查企業財務舞弊情況的核查和追蹤,找出相關數據信息,將其當作案件審核及處理的依據。其次,明確企業遭受的經濟損失。財務欺詐作為財務舞弊行為中的一種方式,一旦出現,必將會給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有損企業整體形象。對于企業股東來說,企業如果存在財務欺詐現象,不但會損傷企業股東自身利益,同時還會給企業股東對企業管理人員的信任度造成不良影響;從企業其他投資人員角度來說,一旦發生財務欺詐現象,將會給企業投資人員自身權益帶來損壞,甚至還會讓其陷入倒閉危機中。所以,法務會計工作人員以及財務工作人員需要借助各種會計資源和信息,結合自身專業水平和能力,通過損失核查,并對企業損失情況進行明確。通過案例分析,法務會計工作人員一般采用適當計量法的損失核算方式,這種方式可以精準的核算財務舞弊現象帶來的影響程度,并采取對應的手段進行處理,降低給企業帶來的影響。此外,提供法庭服務。法務會計工作人員以及會計人員在落實相關工作時,可以給訴訟工作開展提供法律支持,訴訟服務內容通常包含了鑒定人以及證人等服務。最后,工作報告。一方面能夠對整個案件情況的核查和處理過程進行記錄,另一方面還能對最終評判結果加以匯總和分析,對于最終鑒定結果進行匯總和總結。
總而言之,把法務會計運用到財務舞弊治理工作中的意義在于,從基礎上防止企業各項經濟犯罪行為的出現,減少給企業帶來的經濟影響,在充分發揮監管和治理作用的同時,結合企業運營發展狀況,做好總結分析工作,根據相關理論知識和實際進行綜合探究,減少舞弊行為出現,保證企業穩定運行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