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翠萍
隨著我國的社會經濟不斷的進步與發展,加快了城市化進程與信息技術的發展,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企業的發展,同時也加劇了各企業之間的競爭,為企業帶來了運營與發展危機。因此,企業必須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保證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在現代經濟社會中更好的發展。
1.企業的內部機構設置不合理。企業的內部控制與內部機構的設置存在相互促進的密切關系,并且內部機構的設置是企業正常發揮內部控制作用的前提與基礎。然而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的內部機構設置并不合理,主要是由于管理層人員尚未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對內部控制不夠重視,導致了內部控制制度的殘缺和內容不夠詳盡,部分企業雖然制定了相應的內控制度,但也只是流于形式,缺乏指導性,制度執行力度不足,并且存在機構權責重疊、劃分不清晰以及職能缺失等方面的問題,最終導致無法充分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內部控制工作的效率。
2.企業內部部門之間缺乏溝通。通常情況下,企業都是從財務數據中獲取信息資料,另外還包括企業內部評估報告、網絡平臺以及相關刊物等。但由于企業未對內部控制進行嚴格管理,使得內部評估報告程序不夠完整、報告內容不夠完善,這必將使企業的運營發展受到影響,與此同時,由于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缺乏交流與溝通,不夠及時的信息傳遞,使得相關報告的數據內容不夠完善,從而導致企業管理層人員在運營過程當中做出錯誤的決策,難以全面落實許多相關政策決定,并且信息傳遞不及時引發的風險也大大削弱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除此之外,部分企業僅著重于內部建設,而忽略了對行業和市場環境等外部信息的及時吸收,這必將使企業在市場中的合理競爭受到影響,使其運營決策的風險大大增加,從而嚴重偏離行業軌道。
3.對內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監督。企業要想充分發揮內部監督的作用,就要同等看待內外監督,并將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結合在一起,共同發揮作用。然而目前部分企業的內部監督僅僅是流于形式,審計部門應該是執行內部監督的關鍵部門,并且應獨立于其他部門而存在,不過審計部門受制于企業管理層人員,只能得到他們同意之后才能行使審計監督權,導致審計報告存在一定缺陷,缺乏真實性,無法進行有效的監督。此外,由于審計部門的設置不夠合理,審計制度不夠完善,審計人員多由財務人員兼任,專業能力不足,無法有效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從而使得內部控制內容的完善受到影響。
4.缺乏專業的內控人才。在如今的信息時代,人才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第一生產力,也是企業之間的競爭主力。目前大多數企業對內部控制人才的重要性已經有一定的認識,然而由于企業發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企業依然缺乏內部控制人才,同時有的企業還沒有建立相關的工作制度用以挖掘與培養內部控制人才,使得企業發展戰略計劃的全面實施受到嚴重影響。除此之外,缺乏相關的獎勵與考核機制、嚴重的人才流失以及較低的管理效率等方面的原因均能夠影響企業實施內控人才培養計劃,進而使內控人才的吸納受到影響。
1.完善企業的組織機構。企業有必要加大對內部機構設置的重視程度,只有這樣才能擁有科學的組織架構。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的發展現狀,突破內控局限,不僅要合理劃分內部機構部門,還要合理分配員工的職責,確保內部職能部門在權利上進行相互制約。與此同時,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的發展計劃與戰略目標,將內部職能機構進行科學合理的隔離設置,避免出現部門權利缺失或集中的情況,使各部門在各司其職的同時又能相互合作與制約。此外,應結合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設置內部機構,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合理設置機構,并使企業的科學發展需求得到滿足。
2.提高企業的信息溝通能力。企業要想使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得到保障,就要保證良好的信息交流與溝通,這不僅有助于建立內部控制系統,還能夠在企業運營過程當中為其提供有效數據。加強信息交流與溝通,能夠幫助企業完善內部信息,還能對行業發展與市場環境等外部信息進行及時的了解與掌握,因此,企業有必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構建合理的信息傳遞系統,并通過現代化管理手段,對管理流程進行不斷的優化,使信息傳遞的職能更加明晰,讓企業的信息管理更加通暢,使企業內外部信息能夠充分發揮作用,從而使企業的經營風險大大降低。
3.健全內部審計,加強監督。企業通過審計對內部進行監督,同時使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得到了保障。內部監督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管理層人員進行約束,還能夠營造優良的環境以便執行內控制度,這樣有助于建設企業文化,因此,企業在實行內部控制的同時一定要使監督充分發揮作用。企業有必要建立專門的審計部門,確保審計部門權利的權威性與獨立性,并對內部審計的職能加以強化,防止受到管理層人員意識的影響。此外,審計部門應當全程監督內部控制的過程,全面貫徹落實內部控制制度,并給予科學的審計報告,從而不斷優化內部控制,使其更加完善。
4.重視內控人才,強化團隊建設。現如今,企業已逐漸認識到內部控制人才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并且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也受到內控人才的影響。針對目前企業內控人才流失的現狀,企業有必要積極反思,結合企業自身實際的發展情況,在人才的選拔、培訓以及獎勵考核制度制定等方面充分考慮人才的專業性,同時加大培訓力度,幫助內控人才不斷提升專業能力與素養,增強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責任感以及使命感,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使工作人員的內控意識得到不斷提升,對員工在工作中的行為方式加以規范,使其能夠在企業的發展過程當中充分體現自身價值,從而為企業的運營與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總而言之,我國目前的經濟形式較為復雜,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比較激烈,企業為了能夠在未來更好的發展,有必要對自身的運營與發展進行充分的分析,加強對內部控制的重視,面對在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內部控制方面的問題,應當積極應對,對企業的組織機構進行不斷的完善,確保企業內部信息良好的交流與溝通,加強內控人才培養,健全內部審計,確保審計的獨立性與權威性,加強內部監督與內部團隊建設,創設良好的工作氛圍,進一步明確內部控制的相關職能,從而使企業的內部控制水平得到提升,使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得到保障,為企業的健康平穩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