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楠
目前,互聯網、大數據平臺等一系列信息化手段已經被企業所廣泛應用,在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效率的同時,也為企業財務人員查詢相關數據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因此,面對信息化時代的今天,企業已經將管理會計理論與信息化平臺融合起來,以互聯網、ERP 管理軟件及大數據庫、云計算等信息化手段為依托,為企業管理層決策提供有用的分析依據,加工和整理獲取信息,以形成專業的管理會計體系,應用現代會計工具。就目前而言,大數據時代企業管理會計雖然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需要進一步解決和完善。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引入管理會計理念對于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不但可以使企業更加適應信息化發展的步伐及歷史的潮流,也使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深入到全世界的潛在消費者之中,通過查詢其對產品、服務的需要,以使本企業的產品更加適應市場,提升企業綜合的競爭能力。特別是當企業引入大數據技術及管理會計理念后,企業財務人員可以為管理層提供更多及時、準確的決策信息,以確保企業管理層能夠控制企業經濟業務活動,最終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突破固化的經營模式之后,企業可通過信息化建設,來靈活應對市場環境所帶來的挑戰,實施科學而先進的企業管理,從而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信息技術的發展催生了諸多的新生事物,并且給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在信息技術催生的諸多新事物中,物聯網是最具大數據時代特征的產物,企業可通過云計算對市場調查問卷、潛在消費者需求等指標進行分析,作為提升服務、改進產品的重要依據,使企業的產品迅速占領市場。以大型電商平臺為例,通過使用互聯網、大數據系統,加之引入管理會計理論后,該平臺通過對潛在客戶消費水平、可支配收入、以往網上購物習慣與偏好等信息進行處理、分析,制定了完善的產品設計與營銷方案,最終實現了網上訂單量激增的目標。同時,該電商平臺利用雙11 活動,創新為每個銷售商提供了倉儲、配送一體化的物流供應體系,減少了銷售渠道、運輸渠道相關費用,并且獲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這個案例表明,在買方市場下,企業通過互聯網、管理會計理論對消費者各項信息進行廣泛的收集、分析,最終根據獲得的結果對營銷方案、產品(服務)設計方案進行修訂,最終可以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在市場競爭加劇的今天,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將面臨來自各方面的影響,企業為了應對即將面臨的危機,應通過對產品、成本、原材料、市場需求等各方面進行分析、預測,督促企業管理層針對風險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企業收集市場信息、潛在影響因素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使企業在辦公室內就可以了解全世界的數據信息,通過使用管理會計理論對數據信息加以分析、匯總,最終得出對企業生產經營發展有用的決策信息。例如,據國內某金融服務機構的統計數據看,通過大數據庫、云計算處理,我國消費者在微信、支付寶等手機支付方面的支出已經占到所有消費方式總和的近一半,銀行卡刷卡的時代已經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目前,我國支付寶的用戶正在急速增加,大數據庫的運行為該金融服務機構獲取準確的統計數據提供了支持。因此,企業在獲得此信息后,應在結算方式、銷售渠道等方面對目前已經有的營銷模式進行修訂,以適應新時代下的消費者變化。所以企業可以根據市場動態繼續完善支付寶的功能和業務,同時管理會計也可以根據其他相似功能的軟件發展狀況進行了解,取長補短。
績效評估工作一直以來都是管理會計的工作,同時也是比較難以處理的任務,因為對于內部人員的績效考核需要多方面因素共同進行,而實際的評價與績效結合缺少科學的方法,影響考核的結果。一旦評價過程存在不公平、不公允則會極大地影響企業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考核員工的數據主要通過ERP 財務管理系統進行,并可通過微博等網絡媒體收集消費者比較關心的相關信息。同時,企業可運用管理會計相關理論,對以上從各種渠道收集的信息進行分類、匯總、提煉,管理會計通過云計算可對企業所有職工在生產經營全部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價,不但以財務指標進行考核,也將引用一些如消費者滿意度等非財務指標對員工進行考核。數據收集方面有計劃的進行,避免遺漏和以偏概全的現象,這樣并不能創造真實的數據環境,不利于管理會計的科學評價。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管理會計面臨的主要挑戰為:一是部分企業尚未樹立正確的大數據意識,未能將管理會計與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有機的融合,造成部分企業管理會計所使用的數據仍停留在本企業內部,未能發揮互聯網、大數據庫信息化手段在收集信息、提供咨詢等方面的作用。二是企業未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保障制度,信息安全存在一定的風險;第三,企業忽視了對優秀會計人才的培養,以致于管理會計工作水平得不到提升。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應將管理會計與大數據系統有機的統一,提高管理層對大數據應用的意識,通過制度將管理會計制度與大數據應用職責、分工予以明確,在企業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充分使用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通過大數據平臺為企業管理層收集更多、及時的信息。同時,企業管理層應轉變財管管理模式與觀念,督促企業各個部門為財務部門開展管理會計工作提供必要的配合與支持。財務人員應主動學習管理會計理論與互聯網、大數據庫等信息化技術,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地學習大數據相關知識,掌握大數據技術,以此來提高自身管理會計信息數據處理能力,確保信息采集和分析工作質量,成為優秀的綜合能力強的現代化管理會計人員。最后,企業管理層應不斷延伸管理會計范圍與廣度,以企業經營目標作為管理會計工作的依據,優化企業資產配置,合理評估企業管理會計工作中所面臨的風險與問題,為管理層制定相應措施提供依據。企業在開展管理會計工作過程中,應將管理會計理論嵌入到企業生產經營各個過程,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更多有用的建議。企業在運用大數據進行分析時,應從數據結構及非財務指標方面入手,應科學制定數據應用標準,建立完善而龐大的數據庫,規避云計算風險,采用科學的計算機信息分析方法,以確保數據處理的準確性。
隨著我國企業大數據的廣泛應用與管理會計理論的推廣,我國企業正在面臨著來自黑客、病毒的網絡攻擊。企業應高度重視數據安全問題,一旦企業會計信息被竊取將給企業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因此,企業應指定信息中心或專職人員對企業網絡安全、數據備份負責,不斷提高企業財務數據的抗風險能力,禁止非財務人員接近企業大數據平臺系統。同時,政府相關部門應制定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加大對網絡黑客攻擊的打擊力度,為企業大數據、管理會計提供良好、安全的運行平臺。在政策支持下,企業可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制度,設立符合自身需求的加密系統,以為企業財務會計信息數據提供雙重保證。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不僅需要企業管理層為管理會計及信息化管理提供硬件環境,還應為企業管理會計提供合格的人才保障,并且需要保證財務人員具備一定的職業道德素養,充分發揮管理會計與大數據等信息化管理的優勢。因此,企業應對管理會計人才進行嚴格的培養,在提升企業財務人員專業技術能力的同時,不斷提升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例如,企業可嚴把管理會計人才選用關,再聘請相關財經院校專家為企業財務人員就管理會計理論、信息化管理系統操作等內容進行培訓,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會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除此之外,企業還應當建立完善的人員管理制度,設立獎懲機制和晉升機制,以此來激發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從而保障管理會計工作質量。
綜上所述,雖然我國多數企業使用了管理會計理論及信息化手段,但由于傳統財務核算理念的束縛及管理層對管理會計的重視程度,造成我國企業在管理會計運用之中仍存在部分問題,亟待企業通過完善制度、加大信息化建設投入、人才引進等手段強化企業管理會計工作,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更多準確、及時的決策信息。例如,企業可針對財務管理需要,培養優秀的現代化管理會計人員,轉變傳統管理會計模式,堅持全新的數據化理念,以確保企業管理會計的信息化處理,為企業經營活動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從而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