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林
隨著會計信息化在許多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國的會計信息化建設也進入了新的階段。所以每個中小企業實施財務一體化提高企業競爭力,實現長遠發展的重要環節便是建立規范的、系統的會計信息化體系。近年來,社會網絡的高速發展,有關信息化的產業逐漸成為了現在社會發展的重要產業, 一些中小企業要想提升競爭力,那實施信息化建設就成為了首要的選擇。
(一)企業管理者對會計信息化的認識。中小企業的會計信息化發展應該從觀念意識角度給予足夠重視。只有加以正確的觀念引導,才能強化應用效果。有的企業管理者只滿足于現狀,并不注重企業會計信息化的建設;有的企業雖然實施了會計信息化, 但只是從減輕會計人員工作量角度出發的。企業想要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謀求可持續的發展,首先就要認識正確,保證好主觀性,努力提高企業的綜合管理能力;想要實現企業發展人才的優勢,就要想辦法提高員工會計信息化專業技術水平的應用能力。
(二)企業財務與業務一體化。部分中小企業在實施會計信息化后,沒有認真分析會計信息化系統,不能根據計算機管理的獨有特性對業務流程進行劃分, 就是單純的使用會計信息化軟件處理會計工作中的核算工作。因此落實會計信息化的創新不但能夠減少從事會計工作的工作壓力,而且構建完善的會計信息體系,能夠幫助企業做出更加正確的決策和更好的管理。企業想要完成管理信息化,就需要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相結合,但是大多數中小企業因為管理觀念落后,實力不雄厚,工作人手不夠等各種因素,無法完成財務和業務的一體化,最終嚴重阻礙了企業會計信息化的前進步伐。
(一)會計信息化設施陳舊。由于現在的計算機硬件設備價格都比較貴,而且更新換代時間太快,導致許多企業在購置了當時配置很高的計算機之后, 很短時間之內以前購買的計算機就無法達到現在實際處理問題系統的要求。一些時候財務會計軟件費用十分昂貴,投入的成本很高,但是想要賺回成本的周期相對來說比較久,因此很多中小企業的管理層就比較喜歡實物系統, 不喜歡把投資放在看不見的管理系統當中, 因此對企業會計信息化未來的發展形成了不良的影響。部分中小型企業是因為在資金上的不足,無法達到替換陳舊設施的能力,最終使得先進的財務系統沒有被使用在企業當中, 阻礙了會計信息化的前進步伐。
(二)對會計信息化的重視程度不夠。現在國內的許多中小企業管理者,把會計信息化僅僅看成提高會計工作效率的手段,對會計信息化管理的概念理解的不清楚、不全面。有的中小企業管理者把會計信息化簡單看成是會計電算化,企業管理層應該放寬眼界,不要坐井觀天。同時,一些中小企業的決策者或者管理者思想觀念跟不上時代潮流,對整個企業信息化的建設和人才、技術的引進及更新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將信息化列入企業長遠的發展規劃中。整個企業的上層管理不重視會計信息化的建設,這嚴重阻礙了整個企業的信息化發展。
(三)企業自身資金不足。企業因為自身的規模和資金的不足,在企業的發展中經常會受到影響。中小企業資金實力不夠雄厚,多數資金都用于生產設備的購買及更新,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投入較少,信息化的建設速度遠遠低于企業整體的發展速度。中小企業在成立初期資金短缺是個普遍問題,籌資渠道不斷減少,資金來源不斷變窄,企業融資難度越來越大,這些都導致了會計信息化的發展緩慢。另外,由于企業擔保制度應用不夠成熟,導致企業抵押難度增大,無法獲取額外的資金用于企業的資金循環。在資金總額有限的情況下,企業只能放慢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并且信息化是需要不斷維護的,信息化規模越大,后期的維護成本就越高,企業需要的資金就會越來越多,資金短缺的情況就會越來越嚴重。所以,資金的短缺是阻礙信息化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
(一)各級政府和企業之間的幫助和配合。一方面,國家政府應該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和保障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 為中小企業信息化提供社會服務的網絡和數據庫投入資金建設,并且提供相關的技術、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咨詢服務,完善信息化保障體系,在發生較大市場波動時,起到監督和保護的作用。另一方面企業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進行會計信息化知識的專項培訓, 讓員工們深入的了解會計信息化的含義,只有他們真正認識到其重要性,才會知道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重要性。當然管理層也應該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提供一些適合企業自身信息化建設的發展規劃。
(二)加強會計信息化軟硬件的建設。現如今會計信息化的發展現狀是不可能與會計信息化理論的分析相互脫軌的,而且還需要加入新的能量對其做出幫助。聯系廣大企業的力量共同來完成企業信息化的技術創新。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軟件應該進行不定期的升級、開發。對于軟件開發中遇到的共性問題,政府或行業部門要組織力量進行技術攻關, 研發具有國內自主產權的會計軟件。當然,企業可以委托軟件部門研發適合自己企業的軟件。資金短缺的企業,可以購買通用的會計信息化軟件。
(三)加強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中小企業應該建立人才規劃,一方面逐步引入會計信息化人才,對現有員工進行更換;另一方面,對現有的員工進行培訓。有條件的企業可以進行員工內訓,對會計人員進行信息化方面的培訓,對信息技術人員進行會計方面的培訓,把員工培養成綜合能力強的人才。沒有條件進行內訓的企業,可以參加社會上的各種培訓,特別是政府組織的一些免費培訓項目,既能學到知識,還不用投入經費。軟件銷售和代理企業要幫助中小企業培訓會計人員操作、使用財務軟件,并針對用戶提出的要求對軟件進行修改和完善, 從技術以及服務上做到真正的為中小企業著想。
(四)建立健全企業管理制度。對于企業來說,實現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就是建立健全企業管理制度。企業管理制度是保障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前提,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要符合企業管理制度的要求, 企業要從實際情況入手,建立一套完整的企業管理制度。
(五)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企業應該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制定一套嚴格的信息化安全規章制度,要員工明確崗位職責和操作規范, 繼續加強員工的職業道德教育,制定一個預警機制,約束會計人員的職業行為,避免在經濟業務中發生貪污等漏洞。為了防止會計人員失誤操作帶來巨大的風險,企業要為每個系統模版編制一套操作指南,這是信息系統能否實施并穩定運行的關鍵因素之一, 且組織了專門的培訓,大大的提高系統管理人員的操作水平,對系統信息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