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金龍
基金項目:2016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協同發展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KY2016YB867)
摘 要:以北海市為例,根據協同理論,構建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協同度測度指標體系,以2009年為基期,對2010—2015年北海港口物流與經濟發展的協同度進行評價。計算表明:北海港口物流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協同關系,并隨時間推移而逐漸增加。
關鍵詞:港口物流;經濟發展;協同度
隨著中國—東盟貿易區的不斷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等,北海迎來經濟發展的大好時機。而港口物流是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區域經濟參與全球產業分工的平臺;同時,區域經濟向港口物流輸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高素質人才,對港口物流的發展發揮服務支撐作用。所以客觀評價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的系統發展水平,并最終實現二者協調一致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數據來源與指標體系的構建
(一)數據來源
本文所引用數據來源于2010-2016年《廣西統計年鑒》《中國港口年鑒》,以及廣西自治區各地級市統計公報。
(二)指標體系的構建
二、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協同度模型與計算
(一)數據矩陣
其中Xij為第i年第j個指標的數值
(二)貢獻度模型
序參量對于子系統的貢獻度可以由功效函數來表示為:
Xij'為序參量對子系統的貢獻度,當Xij'趨近于1時序參量對于子系統貢獻越大;反之,當Xij'趨近于0時序參量對于子系統貢獻越小。在計算過程中,為了避免0的出現,一般將序參量的極值放大1%作為臨界點的下限值。為了方便起見,仍記貢獻度的數據為Xij。
(三)計算第j項指標下第i年占該指標的比重
(五)確定序參量權重
(六)系統間的協調度
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系統協調度反映在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綜合發展水平一定條件下,港口物流與城市經濟綜合發展水平進行組合協調的程度。
設港口物流、區域經濟系統在時刻點t的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函數分別為fEL和fEC,則:
協調度(CI)反映了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在時刻t的協調程度,但不能反映該系統當時所處的實際發展水平。協調是一種方法和手段,但最終目的還是追求物流與經濟的和諧、快速、科學、可持續地發展,單純依靠協調度判別有可能產生誤導,因為無論是物流系統還是經濟系統均有其動態和不平衡的特征。為避免港口物流發展水平和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均較低但兩者協調的異常情況,本文采用協同度來衡量港口物流與城市經濟協同發展程度。本文將協調度與港口物流、城市經濟系統的綜合發展水平結合起來計算系統的協同度Dt:
三、評價結果分析
(一)權重分析
由表7可知,從區域經濟角度看,工業總產值和社會消費品總額權重最高,說明工業產出和居民消費對經濟發展水平共享最大,北海應改善經營環境,重視民生建設,以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從港口物流角度看,旅客吞吐量和設計通過能力權重最高,北海港口應加強港口建設。但是港建投資權重較低,說明港口建設績效不高,應加強投資管理,避免浪費。
(二)協同度分析
根據表8-表10,繪制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評價綜合序參量值,協調度和協同度,其變化情況如圖1、2所示。
1.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序參量不斷上升
2010—2015年度,北海市區域經濟序參量穩步上升,港口物流序參量經過2010—2012三年的快速增長后,近幾年的增長趨于平穩,符合社會區域發展規律。(圖1)
2.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協同度不斷提高
2009—2011年:快速發展期??梢钥闯?,這一時期北海市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協同度較低,但發展速度較快。在此期間,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表現為從低度協同快速向中高度協同邁進,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快速提高,對物流的需求大大增加,物流業的市場由小變大,港口物流表由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邁進,作業效率急速提高,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的發展由相互獨立發展為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的相互促進。
2011—2013年:成長時期。該期間,發展速度比前一時期稍有下降,但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協同度已達較高水平,在0.6-0.8之間,說明該時期的港口—區域經濟系統之間的相互促進明顯增多,協同程度提高。腹地經濟更多的依賴于港口物流的發展,呈現出外向型經濟的特征;同時,隨著港口集疏運體系的不斷完善,港口物流業的發展也需要其直接經濟腹地提供支撐。
2014—2015年:成熟時期。系統處于極度協同狀態,此時區域經濟發展對物流需求和物流供應達到某種程度的協調,城市和物流的協同發展模式以“結合型”為主。城市經濟的發展對物流的供應能力和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港口物流不僅在供應能力上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更多則通過提升物流產業的質量和優化結構來滿足城市經濟的發展需求。港口物流的發展為城市經濟的發展提供暢通的環境和可靠保障,兩者形成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格局。
結束語:
本文通過構建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指標體系,測算了北海市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之間的協同發展關系。研究結果表明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之間的協同度呈逐年增長趨勢,港口物流發展與區域經濟增長之間要相互配合,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鐘銘,吳艷云,奕維新.港口物流與城市經濟協同度模型[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11,37(1):80-82.
[2]李譚,王利,王瑜.遼寧省港口物流效率及其與腹地經濟協同發展研究[J].經濟地理,2012,32(9):108-112.
[3]郭真,黃瑜艷.港口物流與腹地經濟協同發展研究[J].物流科技,2016(10):100-102.
[4]王斌會,劉可.基于嫡值賦權法的高新技術產業創新水平評價,2011,0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