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亮
【摘要】Google Earth軟件具有十分強大的功能,把其應用在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學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對學生空間思維與地圖把握水平不足的問題,有利于學生更加直觀科學地學習地理知識,不過由于目前教學形式不夠豐富,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相對落后等因素,導致Google Earth等軟件技術無法得到合理的運用。
【關鍵詞】Google Earth 中學 地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5;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6-0184-01
1.初中地理教學目前存在的不足
1.1教學形式不夠豐富
過去的教學大多運用的是板書的形式,即使繁瑣但是在書寫和記筆記的過程當中能夠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不過目前信息技術的教學形式已經得到廣泛地運用,老師常常在備課的時候會找幾張圖片或者是直接從網絡當中下載一個PPT就可以用來當作自己備課的內容,在訓練課程的部分都不明白自己要訓練的內容是什么。這對于學生而言是十分不負責的。
1.2教學理念與教學內容相對落后
因為長時間備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學生與老師已經熟悉了且習慣了“老師講解,學生們聽課”的形式。而在這樣的狀況下,老師并不會由于單獨學生的狀況而停止整體教學的進度,對于每一個學生實際狀況的了解不夠徹底。在這樣的教學理念背景下,緊跟老師教學步伐的學生能夠走得很快,但是無法跟緊老師教學步伐的學生就會被落后很多,嚴重的差距就是這樣產生的;但是如果教學理念落后僅僅影響的是部分學生,那么教學內容的落后就會影響到所有的學生了。
2.Google Earth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2.1自然地理
初中階段地理教學“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一課中重要的知識點是設計交通運輸的方案,通過招標游戲,掌握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學會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培育學生的競爭思維與合作意識等等;這節課程對于學生的思維聯想有著較高的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相對困難,大部分老師選取的方式是運用地球儀與簡筆畫進行教學,始終讓學生覺得無法理解。Google Earth中的地球模型更加直觀,當中包含經緯線、變化的傾斜角度,還能夠直接給學生演示黃道面與赤道面還有黃赤交角的知識點,從而教學黃赤交角和南北回歸線的聯系。
2.2地圖瀏覽
地圖瀏覽在Google Earth當中是最基礎的功能之一,每次打開Google Earth,就會立刻展現出虛假但是逼真的地球圖像。用戶想要看哪里,經過鼠標的移動,進行縮小與放大,盡量地滿足多元化地圖瀏覽;同時可以展開2D和3D圖像的任意切換,在教學部分特別的、學生不熟悉的地形地貌方面,Google Earth能夠讓學生更直觀地進行學習。
2.3添加圖片和備注
筆者過去想要運用Google Earth替代PPT展開教學,但是察覺Google Earth不單單能夠添加圖片到相對目標界面上,讓圖片和所在地點重疊在一起,設定透明度,構建空間信息理念,還能夠在構建的地標之下增添備注,只要點擊目標處,就能夠彈出所備注的文字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PPT的部分作用,實現了圖片和文字的有效結合。
2.4建設地標
老師在課前的備課過程中,相對的所教學的課程知識應該先確定好目標地點,確定以后為了教學能夠第一時間調用,經過Google Earth建設地標,之后保存,還能夠重命名,同時應該另外儲存在計算機當中,便于傳遞給其他人。每次老師要用的時候,在位置處雙擊所保存的目標地點,Google Earth頁面就能夠動態跨越到目標處。這個作用是作為老師經常會使用的功能之一,有著一定的預備性,是老師備課過程中的必須環節。此外,建設地標符號包含諸多的可能性,老師在備課的時候可以根據自身的喜好與是否符合地理事物來挑選適當的符號。
2.5不同時間對比圖
為了能夠觀察某一個目標處地理事物的改變狀況,Google Earth中有明顯的歷史圖像按鍵,點擊這個按鍵,就能夠顯示處Google Earth中全部的歷史圖像。將一個地區幾年前和目前的圖像進行對比能夠看出幾年之間地區存在的變化,特別直觀地看出差別,運用方便,最適合運用在地理教學過程中。
結束語
總而言之,學生們進行地理學習的過程中是否可以第一時間學習到準確的學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他們的學習質量,Google Earth軟件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有著顯著的成效,不過其對于老師的教學水平要求很高,不單單是操作軟件的水平,還包含學科知識水平,課堂把控水平每一樣全新的教學方式都是由教學經過總結得來的,不可以生搬硬套,一定要綜合現實狀況來探究,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