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朝濤
摘 要:在公立醫院的經濟運營活動當中,內部控制是醫院現代化管理的重點,其中財務內部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公立醫院要在推進醫院改革的進程中從財務內部控制出發結合實際,提出加強和完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的策略。
關鍵詞:公立醫院 ?醫院內部控制 ?有效性 ?財務活動
財務活動是公立醫院日常經營發展當中占據基礎地位的一項管理活動,假如出現財務內部控制危機問題,將會造成極大的財務風險,給公立醫院的運行帶來嚴重損失。為維護醫院資產安全,有效預防與杜絕舞弊問題,就要積極構建科學完善的公立醫院財務內部控制體系,最大化的規范與約束財務實踐活動,保證公立醫院經濟業務的穩定持續發展。下面將著重就如何加強與完善公立醫院的財務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探討。
一、完善財務內部控制環境,建立健全財務內部控制制度
優良的內控環境可以讓公立醫院在處理財務活動以及加強財務內控的過程中事半功倍,因此建設財務內控環境是基礎。內控環境建設需要從公立醫院整體思想觀念、文化建設以及制度建設方面著手,維護財務活動的有序開展。第一,公立醫院領導要將醫院內部控制的建設重點放在財務活動方面,從根本上深化對財務內控工作的認識,保障醫院經濟活動的安全運轉。除此以外,不論是財務人員還是全院所有員工都需要對財務內部控制的價值有深刻的認知,因此需要由醫院組織專門的教育培訓活動,統一思想認識,為完善化財務內控制度的建設獻言獻策。同時,也可以借助多元化的途徑來營造和加強醫院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氛圍。例如通過醫院的公眾媒介的客戶端或公眾號載體,讓院內每一個人深刻認識到醫院內部控制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有責任加強醫院內部控制,繼而給內部控制的有效實踐提供環境保障。第二,加大公立醫院的文化建設力度,其目的在于有效調動員工個體的主動性,增強情感互動,打造團隊精神,建立和諧的精神環境氛圍。例如在具體實踐中,可以通過“節約你我他,綠色靠大家”這樣的主題活動月等形式,在全院范圍內按照科室進行綠色理念的文化滲入,要求每個人都做到自身嚴格要求的節約。活動月結束后通過評比來選出先進典型,發揮文化建設的長效作用。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財務內部控制工作才能有序運轉。第三,由院領導牽頭,邀請財務內控專業人士及醫院財務工作人員組建評估小組,對當前醫院在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方面的建設現狀進行評估,對不適應醫院當前發展特征的內控制度進行改革。對于改革措施要以文件形式下發到各科室部門,要求各科室、部門的廣大職工都參與到財務內控制度建設中,凝結集體的智慧力量,也為內控制度的貫徹落實打下堅實基礎。
二、優化財務內部控制運行,建設科學財務內控運行機制
為確保財務內部控制安全有效的運行,需要在運行機制建設方面加大探究和實踐力度,確保財務決策的有效性,保證各部門權力的行使以及責任的貫徹落實。第一,針對公立醫院當中的每項經濟業務的處理必須要有完善的授權批準工作機制作為根本支持與保障,尤其是要根據業務處理的要求,設置常規性與特別性授權,確定授權審批范圍、層次、責任、程序等,構建權責明晰的管控體系。面對重大經濟業務,要避免個人決策,應實施集體決策或聯簽制度。第二,構建不相容崗位相分離的工作機制,避免由同一個人擔當不相容職務,使得各個部門能夠彼此核對與檢查,杜絕徇私舞弊的可能性。公立醫院還需明確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當中,相關部門與崗位的職責與權限,構建彼此制約監督與制衡的機制。第三,積極建立財務內部控制的評價機制。針對評價工作,可以由專管財務的院長和各科室領導組成評價小組,評估財務內控工作的有效性,同時給出全面深入的評價報告。在具體的評價當中,重點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完整性、監督檢查機制設置與否、制度執行力與效用性、控制環節有效性等方面的評估檢查。財務工作人員要結合評估結果和之前的工作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根據指導建議及財務內控的實際要求進行工作優化。
三、做好財務內部控制監督,打造規范內控監督長效機制
不斷完善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尤其是提高財務活動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做好監督工作,全面深度的進行各個方面的審查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要最終構建科學規范的財務內控監督長效機制,將監督工作貫穿于財務內部活動的全過程。第一,公立醫院需要在新醫改的指導之下,加強對采購工作的監督審查,尤其是要做好藥品管理,有效發現和改變藥價過高的情況,建設信息化的預警機制,做好日常監管信息的收集,實現專項檢查與動態監管的全面整合。以醫療設備購置的內控管理為例,要基于醫療設備內控管理工作流程和制度對購置的可行性和經濟效益進行合理論證。首先由申報科室主導、財務等科室人員參與對設備的規劃用途、技術需求、收益情況等進行報告,之后財務部門評估設備采購的財務風險,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由主管院領導進行批復;第二,加大對財務原始憑證的監督力度,切實做到審批及時,維護財務原始憑證的科學性、真實性以及可靠性,維護公立醫院的穩定健康發展。第三,強化對醫療服務的監管力度,構建層次化的監督體系。第一層次為科室醫務人員的自控與互控,提升醫療服務安全性;第二層次是基層管理人員的監督和管理;第三層次是院級和決策層的監督檢查,以便分層次和分步驟的健全財務內控體系,打造監督的長效機制。
需要進一步完善,總而言之,財務內部控制是影響公立醫院穩定持久運行的大事,必須得到醫院的普遍關注,并立足實際提出財務內部控制的有效方法,使得醫院能夠有效應對市場競爭環境,收獲最佳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林品.我國公立醫院的內部控制現狀探討[J].商業文化:學術版,2014,(8):31.
[2]黃衛紅.加強公立醫院內部財務控制與監督的幾點建議[J].現代醫院,2015,(9):48-49.
[3]閆倩.新醫改背景下醫院財務內控常見問題與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18,(8):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