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臣
摘 要:環境資源的巨大消耗,建筑行業引入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綠色建筑的理念也孕育而生。本文從綠色建筑的概念出發,闡述了綠色建筑的發展歷史,分析了綠色建筑的成本與收益。分別從綠色建筑評級、生命周期成本節約、設計的節約、自我評價的因素等幾個重要的因素對綠色建筑的成本與收益展開論述。當綠色建筑的逐漸開始滲透到大眾的主流意識中時,人們也普遍認為綠色建筑更加可貴。
關鍵詞:綠色建筑 可持續發展 評級 生命周期成本 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4(a)-0168-02
1 綠色建筑簡述
(1)綠色建筑一直以來是媒體和時尚、建筑商的寵兒。但是這要花多少錢呢?人們普遍認為綠色建筑成本更高,這種看法正確嗎?較低的生命周期成本是否抵消了初始建設成本的增加?與人類性能和健康相關的利益是否平衡了可持續設計的成本?建設綠色建筑作為商業案例是否合理呢?
(2)本文簡要概述了綠色建筑和現有的評分系統,然后討論了可持續設計的有形和無形效益。討論了綠色建筑的相對成本,并得出了一些節約成本的指導意見。
(3)可持續性的定義范圍很廣,從包含可持續性所有方面的廣義概念,到側重于某一特定可持續性特征的狹義定義,如可回收內容材料或能源效率。我國土木工程師協會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要滿足人類對自然資源、工業產品、能源、食品、交通、住房和廢物管理的需求,又要保護環境質量和未來發展所必需的自然資源基礎的挑戰。可持續建筑是一種理念,是一個綜合的設計過程,而不是一種建筑風格。什么是“綠色”的定義因來源不同而有所不同,而且可能是主觀的意思。
(4)在美國,綠色建筑認證的早期使用者包括州和聯邦機構。其中大多數是商業建筑——辦公室、圖書館、法院等等。盡管加州的會員和注冊項目比其他任何州都多,但賓夕法尼亞、馬薩諸塞、華盛頓和俄勒岡州在綠色建筑和LEED方面擁有最廣泛的、有文件證明的經驗。一些大公司(包括制造商)和非營利性基金會也緊隨其后,承擔起了公司的責任。隨著有關綠色建筑質量效益的報告發表,這一趨勢擴大到包括教育機構(包括K-12和高等教育,公共和私營部門)和醫療保健。增長是現在在企業、私營部門和住宅市場,在美國大使館以外的美國建筑行業以及基礎設施領域,都能看到這種趨勢。
2 綠色建筑評級
1993年,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USGBC)認為LEED項目主導著綠色建筑認證市場,已被美國政府、各州、直轄市和私營業主采用。LEED認證是全球公認的一個標志的區別,無論是新的和翻新的財產。認證分六大類:可持續用地、節水、能源和大氣、室內環境質量、材料和資源、創新和設計。通過LEED認證的項目可以獲得四個認證級別:認證(以前是“青銅”)、銀、金和白金。認證過程本身需要向USGBC進行項目注冊,USGBC在整個設計、施工和調試過程中提供技術支持,并由USGBC進行最終的建筑認證(包括項目文檔的技術審查和認證委員會的審查)。
3 生命周期成本節約
生命周期成本(LCC)量化了“……特定產品、技術或系統生命周期中的成本和收益”。儲蓄主要是通過降低公用事業成本,這是是一個簡單的計算過程。預計公用事業和維護、操作成本節約的使用壽命,將建筑總直接成本與建筑相關組件和子系統鏈接起來。公用事業節約是隨著能源和水的成本增加,業主有更多的經濟動機來降低整個建筑的公用事業成本。減少能源使用(包括煤氣和電力)和內部和外部水消耗(包括污水)可能會減少業務成本。可用硬數據支持這種說法。在運營的第一年,一家公司的總部大樓“比同等規模的標準建筑節能42%,節水34%”。
4 設計的節約
節省費用的第二大來源是設施的設計。大量潛在的成本節約模糊了綠色設計和價值工程之間的界限,例如:
(1)設計靈活性和仔細考慮場地規劃,減少碳足跡(因此面積和相關系統)的建設,合理精簡機構,同時滿足業主的需求。
(2)效率的基礎設施,例如,最小化下水道和公用事業線的長度,節省面積鋪平道路,等等。
(3)規模機電設備,通過使用采光,自然通風,低收入或無管道裝置等。同樣,高效率的系統和適當的建筑選址。
(4)發電通過使用光電或其他代,并降低能源使用峰值。
(5)再生材料的使用,這不僅促進當地的經濟,減少運輸成本。而且,選擇減少或不使用任何材料,特別是對于室內完成在施工過程的改進設計的各個方面可以著重于改善室內環境質量,如空氣質量、溫度控制和采光。除了相關的能源節約,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可持續設計的建筑對工人的生產力和生活質量有積極的影響。綠色建筑可以改善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適,通過減少或消除有毒或有害物質來減少責任,從而減少曠工和人員流失率。
5 自我評價的因素
(1)綠色建設還有另一個“好處”,那就是社會價值——公眾形象、市場性、資源節約和企業責任的綜合功能。對于某些業主來說,“感覺良好”的因素可能有利于可持續發展,“……將可持續發展納入設計和施工的選擇是客戶從‘綠色的經濟和環境效益中看到的價值的結果”換句話說,某些業主可能會做出可持續建設和認證他們的建筑的決定,因為他們的理由不再純粹是經濟上的——企業真正的綠化,而不僅僅是“綠色清洗”,已經成為許多企業的指導原則和價值觀的一部分。例如,與建筑材料生產相關的具體能源和成本,雖然理論上可以歸為一個生命周期成本,但更多的人口承擔的是第三級成本,因此可能與綠色建筑的社會價值關聯最大。同樣,從替代能源購買可再生能源和購買碳補償信貸也代表著間接的整體價值。“提高公眾意識和企業責任議程正在進一步增加企業在建設可持續性方面的價值,而在此之前,只能通過財務回報來判斷”
(2)當綠色建筑的概念開始滲透到主流意識中時,人們普遍認為綠色更加昂貴。為什么?在某些情況下,綠色建筑的成本確實更高——正在實施的技術是新的,沒有廣泛使用或大規模生產,專門從事可持續設計的建筑師很少,因此能夠為他們的服務收取溢價,而不熟悉建筑和管理過程變化的承包商(例如材料成本和建筑/拆除碎片的單獨文件編制)則經歷了效率低下和生產力損失,并可能為此負擔收取額外費用。。建筑成本通常分為“軟成本”和“硬成本”。硬成本包括與建筑本身相關的“實體”直接支出,如材料、設備和建筑勞動力。軟成本包括與建設項目相關的所有其他支出,如建筑師、工程師和咨詢費、政府費用(如計劃檢查和批準)、稅收、融資成本和利息。土地成本可以作為硬成本處理,也可以單獨記錄。在不同類別之間分配開支的方法各不相同,有時差別很大,在解釋報告或研究報告時必須仔細考慮。
(3)自LEED認證體系建立以來的近十年中,綠色建筑中安裝的組件的制造成本已經降低,建筑技術的進步在繼續,產品可靠性正在提高,更低的價格正在成為一種趨勢。
參考文獻
[1]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S].GB/T50378-2006.
[2] 程志軍,葉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綠色建筑評價體系與標準規范技術研發”成果凝練及應用轉化[J].工程建設標準化,2016,(11):59-63.
[3] WackernagelM,OnsiteL,BelloP,etal.Nationalnaturalcapitalaccountingwiththeecologicalfootprintconcept[J].EcologicalEconomics,1999,29(3):375-390.
[4] 鄒苒.綠色建筑規模化推廣困境的經濟分析[D].山東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