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確保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的有效管理,貫徹落實精準扶貧與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規范性使用地方財政扶貧資金,應該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有效開展各方面的管理活動,全面提升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管理工作水平,改善當前的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管理工作現狀,優化各方面的工作模式與體系,確??梢杂行瓿僧斍暗墓ぷ魅蝿?,為地方財政扶貧工作的長遠發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管理工作;強化路徑
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的管理工作中,應遵循科學化的原則,提升各方面工作效果,保證可以精準扶貧、脫貧,規范性完成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管理工作,滿足當前的工作需求。
一、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管理的重要意義
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是確保精準扶貧、脫貧的重要保障,可提升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對于地方財政扶貧資金而言,就是中央財政、省財政與市財政、本級財政的專項資金,用來精準扶貧、脫貧的專項資金,主要涉及到特色農業產業、水利工程、少數民族、貧困農場林場的扶貧等,只有強化各方面的資金管理力度,完善資金管理的工作模式與體系,堅持資金使用的精準性,才能在準確識別貧困人口的情況下,有效使用相關的資金,從根本上為貧困人口提供扶貧與脫貧的服務。由此可見,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的規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義,應該予以足夠重視,確保有效完成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任務,提升資金的管理效果。
二、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管理強化的原則
(1)遵循資金安排與分配的管理原則
縣級的扶貧資金管理的工作中應該遵循資金安排與分配的管理原則,按照當地區域的脫貧攻堅需求與具體的財政現狀,在年度預算之內明確脫貧資金的規模。在上級部門下達財政扶貧資金之后,不僅需要明確資金的分配目標,還需在農業部門、水務部門、生態文明建設部門、發改部門等共同合作的情況下,按照縣級扶貧規劃、計劃等,制定完善的資金安排與分配工作方案,確保均衡性分配資金,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
(2)遵循資金使用與撥付的管理原則
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管理工作中,應注重資金的使用與撥付,集中將資金使用在貧困村、扶貧開發任務村,配合撥付到少數民族貧困區域、革命老區與特別貧困的區域。各個部門在工作中都應該結合上級的政策要求,聯系當地區域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明確相關的資金使用范圍。首先,為了更好的培育貧困區域中具有特色性優勢的產業,在使用扶貧資金的過程中,重點發展種植產業、養殖產業、民族手工產業與旅游產業等等。還可以結合農村貧困地區的生活狀態、生產現狀等,修建具有公益性的小型基礎設施,例如:縣級的飲水安全基礎設施、村道基礎設施等等。其次,為促使貧困地區人們的自我發展,將資金使用在教育培訓中,主要開展實用技術、技能方面的教育培訓工作,使得貧困人口可以全面掌握先進的職業技能,可利用自身的技能拓寬經濟來源渠道,擺脫貧困的現狀。最后,為更好緩解當前的農村區域經濟短缺現狀,應做好相關資金的管理工作,明確扶貧資金的使用情況,全面分析資金使用與撥付是否存在問題,針對性開展各方面的管理工作。
(3)遵循報賬制的管理原則
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的管理工作中,應遵循報賬制的管理工作原則,明確縣級的報賬制管理標準,將資金安排、支出核算與監督管理等全面融入其中。在報賬制管理方面,要求使用、承擔項目建設的單位,按照具體的要求提供用款計劃,其中附帶著有效性的報賬憑據,根據相關的規定要求申請資金、撥付資金。在采用報賬制管理法的過程中,應該結合縣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撥付情況,嚴格開展支出報賬審核工作,明確審核程序,及時發現報賬制方面的問題,便于有效使用地方財政扶貧資金。
(4)遵循資金的管理與監督原則
縣級財政扶貧資金的管理工作中,應該遵循資金管理與監督的基本原則,提升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的管理效果。首先,有關部門應該結合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的使用情況,明確各個部門的管理職責。對于發改部門、農業部門、生態文明建設部門、水務部門等等,均應該明確資金的管理職責,制定完善的分配使用工作方案,設置專業的工作小組開展核定工作,財政局按照審定的方案下達資金,強化監督管理的工作力度,其他部門也需要根據有關的要求配合監督管理。其次,各個部門都應該承擔自身的資金核算責任、管理責任與監督責任,及時發現地方財政資金使用與分配方面的問題,確保有效解決各方面問題,從根本上提升資金的管理效果。最后,制定完善的績效評價制度,針對各個部門的日常工作情況進行評價,公布績效評價的結果,將其當做是財政扶貧資金分配方面的主要依據。為有效開展監督管理活動,要求有關部門全方面開展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的監管工作,協調各方面工作之間的關系,有效落實監管制度,確保相關的資金監管落實到位。
三、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管理的強化路徑
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的管理工作中應該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提升資金的管理效果,改善目前的工作現狀。具體的措施為:
(1)做好會計核算管理工作
縣級財政扶貧資金的管理工作中,應該做好專戶的設置工作,有效開展會計核算管理活動,提升各方面的扶貧資金管理水平。首先,應遵循專戶管理、轉賬管理與專人管理的工作原則,實現封閉式的管理目的,強化核算力度,所有的資金支付行為,都應該嚴格實施轉賬結算的相關制度,不可以出現現金支出的現象,對于專戶存儲獲得的利息,應該根據要求繳如到國庫中。其次,核算工作中按照會計制度執行任務,科學在其中設置會計科目,在其中安排輔助明細賬,開展精細化的核算工作。有關部門在工作中應該結合規章制度中保障秩序,申請撥付資金,安排專業的會計工作人員開展資金的審核、核算等工作,保證有效管理地方財政扶貧資金。最后,在核算管理的工作中,要求在收到批復文件之后,及時實施相關的項目,預防出現資金閑置的現象,確保提升各方面資金的利用效率,以最快速度完成脫貧、扶貧的工作。
(2)嚴格開展資金撥付程序管理工作
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管理的工作中,應該嚴格落實資金撥付程序的管理制度,明確相關的管理工作標準,不斷提升資金撥付程序的規范化水平。首先,在收到上級財政部門下達的文件與資金的時候,應該及時將扶貧資金撥入到戶,安排專業的小組開展項目核定工作,按照資金分配文件的要求,將資金下撥到資金專戶,最快速度落實資金撥付的相關工作。最后,在收到項目資金以后,要求根據項目實施單位的責任書、申請書與合同中的規定,撥付相關的資金,嚴格開展撥付程序的管理工作,提升資金管理效果,滿足當前的時代發展需求。
(3)嚴格開展資金報賬管理工作
縣級財政扶貧資金的管理過程中,要求制定完善的資金報賬管理計劃,有效完成各方面的資金報賬管理工作任務。首先,應該設計相關的方案批復文件與資金指標文件,根據具體的財政專項資金項目管理標準執行工作任務,不可以有隨意調整現象或是變更現象,如果需要變更,就應該采用定額管理的方式,做好預算處理工作。由于特殊狀況需要調整變更,還需嚴格皮包,不可以擅自調整項目。其次,啟動相關項目的過程中,應制定完善的審核管理計劃方案,統一各方面的工作標準,各個部門都應該承擔起自身的審核管理責任,在日常工作中嚴格履行各方面的工作職責,不斷增強整體的報賬管理效果,打破傳統工作的局限性,優化各方面的報賬管理工作模式。最后,具體的報賬管理工作中要求遵循規范性的管理原則,每項報賬工作都需要符合有關標準,一旦發現存在問題,就必須要提出問題的解決建議,從根本上提升相關報賬工作的合理性。例如:對于貼息資金、培訓補助資金等等,實施單位必須要按照程序作出申請,經過相關部門審核同意以后,一次性付款、報賬,這樣才能確保報賬工作的合理性。
(4)強化部門責任的管理
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管理的過程中,應強化部門責任的管理力度,明確每個部門的工作責任,要求各個部門都要按照自身的責任要求,執行資金項目的規劃工作、批復工作、監督管理工作等等,嚴格落實項目計劃,指導項目的實施,有效開展項目監督檢查活動、績效評價活動與監督管理活動等等,提升各方面的部門責任管理效果,滿足當前的時代發展需求。與此同時,各個部門在日常工作中還需有效開展資金預算管理工作、撥付管理工作、績效評價管理工作和監督管理工作,承擔起自身的資金跟蹤式監督管理職責,從根本上提升各方面的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的管理工作有效性。除此之外,各個部門在具體的工作中還需編制完善的扶貧資金專項管理計劃與方案,強化檢查驗收管理力度,嚴格落實各方面的工作職責,保證資金報賬資料與方案的完整性和規范性,遵循合法性的原則,在嚴格管理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的情況下,促使精準扶貧、脫貧項目的良好發展,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
四、結語
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的管理目的,在于促使精準扶貧、脫貧項目的全面落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實際管理的工作中應該樹立正確觀念意識,遵循科學化的財政扶貧資金管理原則,統一相關的資金管理工作標準,不斷提升扶貧資金日常監督管理、審核、報賬制管理的規范性,優化各方面的工作機制和體系,形成系統化的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的管理模式,滿足當前的工作需求,達到預期的資金管理目的。
參考文獻
[1]聶永剛.貴州農村財政扶貧資金使用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貴州財經大學學報,2013.45(01):108-111.
[2]李杰.完善“制度+科技+創新”扶貧資金管理研究——基于貴州的實踐與探索[J].財政監督,2019.11(11):14-19.
[3]錢釗.地方財政預算全過程績效管理實現路徑探究——以河南省扶貧專項資金績效管理為例[D].河南:鄭州大學,2017.44(67)122-139.
[4]謝婷,余家鳳.論財政扶貧資金的精準滴灌[J].農業經濟,2019.78(06):115-116.
作者簡介:敖國輝(1976.12-),男,彝族,貴州六盤水人,中級會計師,本科,研究方向:財政扶貧資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