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8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其核心內容是進一步強調義務階段的普惠政策,促進教育公平。具體重點條款包括:1.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公辦民辦普通高中按審批機關地統一批準的招生計劃、范圍、標準和方式同步招生。2.義務教育學校不得引進境外課程、使用境外教材。3.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推薦“教育+互聯網”發展。
民生證券:公民同招和隨機錄取,一方面促進公辦學校重要性上升,學區房保值程度可會持續。另一方面從已實行公民同招的上海長寧區現狀看,部分民辦學校的競爭可能會加劇,但整體將促生源平均化,削弱幼升小和小升初篩選性質。未來“擇校”邏輯更多會演變成“擇區”邏輯,教學資源比較強的區域將會成為熱門。學區房的重要性可能進一步提升。《意見》對初高中階段的學科課外輔導市場需求影響不大。信息化在文件中再次被提及,國家希望通過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公平理念,再次驗證。
中信證券:該份文件重點強調國家在教育方向上強調公平、素質、質量的出發點。雖然對于家長擇校將產生一定的影響和博弈,但從教育投資的角度,增量影響相對有限。政策是教育行業投資最基礎邏輯,重申以政策為綱,重點配置職業教育、教育信息化等受益于政策方向的賽道,龍頭為先。
中金公司:政策強調公平普惠,對K12民辦學校鎖定“學苗”進行了規范和限制,可能影響民辦K12學校的長期生源質量和口碑。此外,不得使用境外課程和教材的要求削弱了部分國際學校對家長的吸引力。因此我們還是建議投資人關注職業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在線教育板塊,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特別是雙語學校的投資保持謹慎。
華泰證券:從投資角度看民辦學校受新政影響有限;培訓機構有望從升學訓練向能力提升轉變,長期利好龍頭機構;教育2B服務市場有望迎來新機會;國際學校影響有待觀察。建議關注素質類和能力提升類課外培訓龍頭,以及教育信息化細分龍頭。
中泰證券:《意見》提綱挈領地對深化義務教育階段改革提出指導和規范,具體落實有待各地教育主管部門出臺進一步的實施細則。資本市場的角度,主要涉及國際學校、K12民辦學校及職教培訓三個領域,或將利好職教培訓中的教師資格和招錄考試培訓領域,對國際學校和K12學校的具體影響有待觀察。
渤海證券:由于政策此前已經持續收緊,因此《意見》短期內對于K9領域的實際影響有限;但長期看對K12課外輔導領域的發展空間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結合這部分需求存在持續剛性,我們認為未來該領域的集中度有望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