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濤 中國人民大學
國際結算是指國際上不同國家之間貨幣收付的結算。國際間的收付包括:兩個國家之間的進出口貿易,資本的流動、勞務的輸出、傭金提成匯付、利潤的支付、旅游、融資租賃業務等。單純的資金交易是另外一種渠道,例如外匯的買賣、籌集資金、對外直接和間接投資等。國際進出口貿易結算可以理解為不同國家之間由于進出口貿易會使買賣雙方之間有資金的匯入和匯出,或者雙方會產生相應的債權和債務關系。非貿易結算是由于經濟、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所產生的收付款的清算。本文重點研究的是國際貿易的結算,國際貿易結算在國際結算中居于重要的地位。貨物買賣和貿易結算是聯系在一起的,資金和貨款是兩大主體。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大部分合同不再用現金交易,大宗的進出口貿易中,數量大、金額多,海運時間長的特點,為了保證安全收匯,一般采用的貿易結算方式有匯付、托收、信用證、保理、保函、福費廷業務等。
1.信用證結算比例下降,混合結算方式增多
國際商品買賣逐漸趨向買方市場,買方采購商品時采用的結算方式出現多元化,例如:T/T 和信用證相結合、T/T和托收相結合,T/T結算等,國際談判中也不會把信用證結算放在首位,因為信用證結算雖然銀行承擔第一付款的責任,能夠安全收匯。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買方開立信用證時,在銀行需要提供授信額度或者質保金,銀行手續費高、程序復雜,由于買方地位的轉變,買方逐步不接受信用證支付方式。
2.國際保理業務發展迅速
國際保理業務具有多種職能,它可以幫助出口商降低出口結匯的風險,還可以實現賬款管理、信用保險、融資等功能。出口商遵守銷售和保理合同,保理商提供信用保險,就可以按期收款,避免風險。此外,出口商可以在貨物裝船后,向保理商提供發票和相關單據,保理商依照合同,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向出品商支付貨款,這有利于出口商的資金周轉。國際保理業務對于進口商而言,一方面簡化進口的手續,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占用資金的信用額度。
3.電子化結算越來越普遍
按照國際標準采用電子化的單據,由服務平臺形成統一的數據模型來繕制、生成、發送、接收和保存。國際貿易中涉及的相關部門如買賣雙方、船公司、貨代公司、海關、商檢、保險公司、銀行、稅務、外匯管理局、港務局等相關部門通過聯網核查單據,完成整個貿易過程?,F在各部門的聯網電子單據核查比以以往人工為主核查單據速度快、效率高。
國際結算是為買方和賣方提供債權和債務關系的結算,不同的國家買賣雙方由于地理位置差異,國際結算內容復雜、范圍廣,具有以下特點:
1.幣值不同,存在匯率風險
國內結算只采用單一的幣種,不會因為匯率的變化而引起結售匯的變化。國際結算與國內結算不同,不同的國家使用的貨幣幣種不同,不同的貨幣需要兌換。一旦匯率變化,就會產生風險。買賣雙方簽約時,價格合適,一旦出現貨幣的增值和貶值,可能出現盈虧風險。這種風險不僅存在于人民幣和外幣之間,還存在于其他國家不同外幣之間。
2.國際結算風險的原因
利差、匯差雙重因素會給國際結算帶來風險,除了這兩種因素外,買賣雙方的地理位置、經濟、政治因素以及其他投機行為也會給國際業務結算帶來風險。
3.受到各國不同法規的影響
各國的法律、法規不同,對國際結算票據的要求也不相同。以票據法為例,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規定,并且差別很大。關于票據金額的大小寫問題,意大利、瑞士等國家發現大小寫不一致時,法律規定以小寫為準,相反,德國、英國、美國則要求以大寫為準。另外票據簽名或者簽章的效力,各國也有不同的規定,有的國家要求手簽有效,有的國家則沒有明確規定。
2013年全球經濟處于緩慢復蘇階段,我國的進出口貿易額出現穩中有升的局面。依據2013年統計局的數據,全年進出總額達到了258267億元(41600億USD),比2016年增長了7.6%。商業銀行運行平穩,國際結算業務穩中有升,國際結算的方式主要是信用證、匯付和托收等以及匯付和托收結合、信用證和匯付結合、托收和信用證結合等方式。國際結算主要集中在國有商業銀行如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等。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國際貿易結構不斷優化升級,貿易總額持續上升,國際結算業務被許多銀行充分重視。中國銀行是行業的領頭軍,2013年全年完成國際結算業務量位于全國第一,工商銀行也不甘示弱,從2011年到2013年國際結算的漲幅最大,這兩年的漲幅達到了118%,相對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 農業銀行的國際結算業務有些落后。其他的小型商業銀行如招商、民生、中信等的國際結算業務明顯地落后于國有四大商業銀行。
1.商業銀行管理體制落后
商業銀行給組織機構冗長,管理幅度窄、層次多,效率低,影響國際結算的效率。國際結算過程中,信用證項下的一筆結匯,從外資銀行如澳大利亞新西蘭銀行一天可以辦理結匯、押匯手續,相反國有商業銀行則需要2-3天的時間才能辦完,這與國有商業銀行的組織機構和清算有關,內部各銜接部門太多,導致工作效率低下。
2.商業銀行內部分工不明確,國際業務涉及多個部門配合
目前,雖然商業銀行分行設有國際結算部門,但是國際結算部門只是承擔單證審核、開立信用證、外匯清算等業務。當涉及到較多的國際貿易客戶時,就需要銀行內部幾個部門配合完成,其他的部門對國際貿易、國際結算、授信融資方面只停留在比較膚淺的表面上,在工作過程和配合中也無法深入了解國際客戶的需求。
3.國際結算業務人員缺乏,素質相對較低
國際結算人員認知水平不高,精通國際業務少,知識面不寬。有的商業銀行雖然設立國際業務部門,因為業務量不多,不能達到預期的利潤,所以不會設立專職的從事國際結算的人員,而是有其他部門的職員來兼職,一筆業務需要詢問幾個部門或者總部的相關結算部門才能完成,這勢必影響客戶對銀行的認可度。由于銀行員工對國際結算業務不熟悉、認識不足,定會導致工作效率低。
4.客戶需求有較大的缺口
在國際結算過程中,客戶的需求沒有得到全面滿足,還有很大的需求缺口。進出口貿易中,客戶最關心的就是安全問題。出口采用信用證支付時,銀行對來證的開證行和信用證內容都做審核,單單一致,單證一致,基本實現了安全收匯,安全性得了保證。托收結算時,由于銀行并不承擔第一付款的責任,銀行只是傳遞進口商和出口商之間的單據,承擔幫忙催款的責任。進口信用證,銀行在乎的是進口商付款贖單的貨款、保證金或者授信額度,銀行不會墊款。銀行只關心自己資金安全,不關心出口商的資信和進口商的經營情況。對于匯付和托收方面的結算,由于銀行沒有完全介入,對于出口商存著結匯的風險。
商業銀行的組織層次包括五個層次,它們分別是總行、一級、二級分行、支行和基層的網點。這種管理層次多,信息傳遞過慢,反饋速度慢,部門間缺少協調,導致辦事效率低。所以可以在銀行實行矩陣管理,加強各部門的配合。針對不同的客戶,采取不同的策略,實施不同的融資和支付方案。銀行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設定特殊的產品,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及時地為客戶辦理結售匯和國際融資業務。明確國際結算部門每個員工的職責,落實工作到人,提高辦事效率。
簡化業務流程,縮短申請、審批的時間,提高辦事效率和速度。國際結算業務涉及進出口公司、銀行、海關、稅務、外匯管理局等多個部門的聯網,因此坱要加強這幾大部門的溝通,還要加強本部門內部的溝通與協調,時時更新信息,提高結匯、核銷以及退稅的效率。
招聘高素質的員工,合理控制員工的離職率,防止人才流失,為員工提供良好工作環境,提高員工認可和滿意度,這樣員工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提升服務的質量,降低不利因素的產生,從而提升客戶的忠誠度。改善薪金體系和福利休假制度,給員工提供定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學習外資銀行的先進經驗,引入外資銀行的培訓技巧,提升員工國際貿易結算知識的熟練程度,拓寬國際貿易知識面,提升員工的綜合技能以及員工歸屬感和忠誠度。
銀行應該在加強效率的同時,合理防控風險,減少損失。在國際結算過程中,商業銀行應該明確每個人的職責和工作權限,按照銀行的規定和制度來有效地開展業務。國際業務結算人員應嚴格遵守UCP600、URC522和《國際保理慣例規則》等國際業務結算條例。商業銀行應該建立科學嚴格的管理體系,明確責任和義務,說明風險和后果,以便有效地防范風險 。
結束語: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商業銀行國際結算穩中有升的良好態勢。同時我國商業銀行的國際結算業務與外資銀行相比,還比較落后,這就要求我們加強人才培養,合理控制風險,創新產品類型 ,以確保國際結算良好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