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冠華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取得了許多突破性的成就,但在這個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經濟方面的問題。因此,研究在包容性增長的大背景下的普惠金融的發展戰略是極具價值的。
對于什么是包容性增長,還未出現一個明確的定義,因為不同的經濟管理部門和不同的研究學者對其理解也不完全一樣。然而,在這些理解的差異中也存在一定的共同之處,那就是,在對包容性增長的研究過程中,關注其結果是必要的,但同時對于其路徑和過程的關注也是不可缺少的。這種共識理論認為,社會產生的相對不平等的狀況是只有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前提下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即要想實現包容性增長首先要實現經濟的發展進步。
包容性增長這一概念的提出是為了解決世界范圍內的所有國家在經濟發展進程中會遇到的三個共同的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三個問題,即:失業、貧困和社會不平等。這三個問題往往存在著一定的相互關聯——失業和貧困一般情況下就會導致各方面產生一些不平等的狀況,這可能會給經濟、政治和社會不穩定帶來隱患,埋下導火索,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社會的長期穩定以及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發展。包容性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比較完整地將這三個問題歸入經濟發展的整體架構中,而且比較側重于對相應的經濟和社會政策的有效實施。要想有效地解決失業、貧困和社會不平等的問題,就必須注重經濟的發展,所以有一些新型的包容性發展政策與傳統的經濟發展政策是一致的。而且,包容性發展政策還有著新的關切,如對教育的重視和對人力資源的投資;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有效促進社會經濟結構的切實調整,從而為經濟的快速增長奠定更加廣闊堅實的基礎;累進稅的適用范圍需要進一步擴大;對社會保障的水平進行改進完善;減少社會歧視現象;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推進經濟社會體制的改革完善等方面。
包容性增長更多地表現為一種概念和想法,這就需要有相對應的社會經濟政策來對其進行落實,而普惠金融的發展戰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動包容性增長的有效實現。從包容性增長和普惠金融的英文解釋來看,二者都共同對包容性這一特性進行了強調,這比較直觀地反映了這兩個概念的內在聯系是比較深刻的。包容性增長倡導的是將經濟社會中涵蓋的所有群體,尤其是將那些處于邊緣的群體也歸入經濟體系范疇之內,從而使得人們能夠比較平等地對經濟發展帶來的惠益進行分享,也能夠為經濟的發展進步增添新的動力。從另一方面來說,普惠金融強調的則是將所有的群體,尤其是那些被排除在金融體系之外的群體重新納入金融架構之中,從而可以使得所有群體都可以獲得相應的金融服務,進而能夠有效地對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起到促進作用。從二者的范圍和實施措施來說,包容性增長的范圍更加廣泛一些,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普惠金融,而普惠金融可以說是對包容性增長這一概念的具體措施的反映。事實上,許多國家制定的包容性金融發展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對改善社會所有人群的福利的重要性做出了一個比較明顯的暗示,同時也比較直觀地反映了包容性增長所需要實現的目標。
從普惠金融這一理論的總體發展態勢上看,包容性增長與普惠金融這兩個理念幾乎是同時被提出的:學者對普惠金融的研究逐漸開始在普惠增長的結構框架內對更多與普惠金融有關聯的問題進行研究,而且逐步側重于研究包容性增長背景下普惠金融的發展對其的推動作用。而二者共同反映出來的包容性,是一個將這兩個概念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橋梁:要想能夠有效地包容性增長,其中的一項具體措施就是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發展戰略;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普惠金融發展戰略也由于包容性增長的背景,獲得了比較穩定的社會環境的支持。更加突出的一點是,在包容性增長的理論中涵蓋了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趨勢的具體分析。在包容性經濟發展的整體架構支撐下,普惠金融的整體發展戰略可以和其他相關的經濟社會戰略之間實現明顯的協同增效。
包容性增長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對經濟社會包容性的提高,基礎工作就是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實現持續增長。普惠金融在包容性增長的范圍內起到了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的作用,更加注重包容性和戰略增長的效益。對普惠金融的發展,采取不同的發展戰略帶來的發展結果往往是不同的。為了使包容性金融一直按照包容性和可持續增長這兩個主題發展下去,這就需要完善頂層設計,制定出確保滿足包容性增長需求的發展戰略措施。
除此之外,中國的具體國情也提出了一個問題,在普惠金融發展的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是如何在中國現有的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中實現與普惠金融的有機結合,發展普惠金融使其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
普惠金融的發展能對資源配置的合理優化起到促進作用,并且能夠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就當前的發展形勢看,普惠金融要想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從而能夠使得全體人民都能比較公平地享受到金融服務,實現有效的普惠增長。同時,在發展普惠金融的過程中,政府必須堅定正確的立場,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使政府自身職能得到充分發揮,確保金融信息能夠快速普及和廣泛應用。同時,政府應該有意識地主動地開展幫扶工作,重點關注那些對包容性金融發展較慢的中西部地區,在政策上有針對性的給予一定的支持:首先就是資金的合理分配一定要確保,從而使得專項資金能夠真正地發揮作用;另外,融資政策的條款可以適當地放寬,以便中小型企業可以獲取更多的融資支持;進而適當擴大中小企業和農業相關貸款實體的范圍,使不同層次的貸款需求都可以得到相應的滿足,從而促進普惠金融在包容性增長背景下實現發展。
普惠金融的概念與包容性增長是一致的。要在包容性增長的背景下對普惠金融進行發展促進,必須牢牢把握“包容性”和“增長”這兩個大的主題,在增長的前提下增強包容性,實現健康、穩步、持久的增長,同時包容性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結合中國的實情和發展階段,政府發揮好宏觀調控作用,選擇能夠將包容性金融發揮到極致的發展戰略,是促進中國經濟社會包容性增長的關鍵環節和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