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
摘 要 民辦高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必要組成部分,而隨著“互聯網+”新時代的盛行,不僅對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沖擊,而且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據2017年8月4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占全球網民總數的五分之一。互聯網普及率為54.3%,超過全球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隨著中國網民規模的擴大,在線教育市場的迅速發展,這就網絡教育趨向規范化發展道路。
關鍵詞 民辦高校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因此,民辦高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高校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作為民辦高校的兩股重要教育力量,日常和課堂接觸學生最多,因此對學生的思想影響也較大。但在新形勢下,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合力育人機制明顯不健全;兩者各司其職、合力育人觀念不一致;兩者在實踐中,合力育人的平臺不完善等問題突出,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網絡已滲透到學生的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改變著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高校應有效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陣地,增強網絡政治安全意識,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應合力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以促進民辦高校的長久性發展。
1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背景及意義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0月18 日在北京勝利召開,習近平總書記進行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十九大的召開,標志著中華民族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飛躍發展的新時代,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要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貫徹發展新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網絡強國、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提高基于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堅持和平發展道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報告總共8次提到互聯網,可見互聯網已經成為社會的基礎建設,如何科學、高效的上網、用網,不僅是社會、生活常態,而且是發展提升自己的所需手段。
民辦高校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僅具有豐富工作內涵,提供新的工作方法途徑,充實本專業領域的基本理論意義,而且針對網絡大環境下民辦高校存在的現實問題進行實際調查,分析其特點和原因,提出一些符合新發展的“升級”對策與建議,具有實踐意義。
2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解析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是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是網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包含這兩個層面的含義,按照經典概念解讀,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這種影響,從而形成一定社會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但在這基礎上,最主要的是價值觀教育,在中國,即引導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諦。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政治教育為主要指導的思想教育,進而可推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簡單地理解為以網絡為平臺載體,通過輸出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內容,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3新時代民辦本科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淺析
本文通過對民辦四川傳媒學院、四川工商學院和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的學生進行隨機抽取并發放回收的146份問卷中,利用Excel進行統計分析,發現以下幾點現狀。
民辦高校學生每天使用網絡的時間在5小時以上居多,平時使用網絡參與微信、QQ、電影、追劇、電話、短信、瀏覽新聞時間較多,網絡學習的時間相對人數較少,平時關注重大新聞或網站頭條人數較多,所以我們要想在民辦高校有效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需利用好現有平臺,網絡平臺的選擇要適應和緊扣所明確的對象上,基于工作對象的集群度、網絡平臺的交互性、工作效果的實效性;其次,從學生調查問卷中體現,內容的選擇是王道。平臺只是應用工具,內容是關鍵,其深度、廣度、高度、遠度才能展示作品的生命力,激發學生長久關注和學習的興趣;再次,思政老師、輔導員、其他各科老師應協調一致,多加交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歷史、經濟知識、法律知識等,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促進新時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發展。
4新時代民辦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升級”對策建議
根據民辦高校學生的專業性因材施教進行根源化思想政治的陶冶,比如傳媒學院學生藝術性的專業特點可以根據專業本身的性質進行疏導,不能僅僅只是思想政治學,在主題班會上可以制作短視頻和學生進行互動,在平時的班級管理班干部建設方面可以充分應用網絡技術更加具有創新性的培養,在學生專業學習和平時綜合能力培養上,可以充分利用當代網絡的優勢和不同層面的同學進行分層次交流,讓學生不斷認識到自我管理,自我學習,自我提高在當代這個信息化知識化時代的重要性。
5總結
綜上所述,在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互聯網思維,要特別關注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協調。用“+互聯網”,而不是“互聯網+”來指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用互聯網去豐富教育內容,擴展教育方法,變革教育模式十分必要,但是不能陷入對互聯網的依賴和盲目崇拜,永遠不能讓互聯網取代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這是民辦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也是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