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國杰
近年來,在河南省計生協的指導下,平頂山市計生協工作以加強組織建設為重點,抓保障、強基礎、促規范,有效提高了服務能力和工作水平,在協助地方黨委、政府倡導生育文明、幫扶計生家庭、推進基層群眾自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擺上位置,營造良好工作環境
高度重視,支撐有力。平頂山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計生協工作,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市計生協配備會長、常務副會長、專職副會長、秘書長。平頂山市衛健委(原衛計委)黨組每年召開兩次專題會聽取計生協工作匯報,協調解決協會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市計生協副會長直接參與全市衛生健康工作的決策研究,將計生協工作與衛生健康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考核、同獎懲,為計生協工作開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投入到位,保障有力。平頂山市政府和所轄縣(市、區)政府均將計生協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按時足額撥付到位。平頂山市計生協2019年預算資金933萬元。舞鋼市將村級計生協秘書長工資納入財政預算,按照不低于正村級工資80%的要求,以存折形式直接發放到人。寶豐縣328名鄉村兩級計生協會長和秘書長工資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并按時足額撥付。
納入考核,推動有力。將計生協工作納入全市衛生健康工作目標考核,增加考核分值,年底進行全面考核和評估,根據考核結果進行獎懲,有力推動了計生協工作的開展。
二、健全組織,著力提升服務能力
計生協是黨委、政府密切聯系廣大育齡群眾和計生家庭的橋梁和紐帶。平頂山市始終把計生協組織建設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建立縱到底、橫到邊的協會組織網絡,夯實工作基礎,提升服務能力。
一是著力發揮市級協會示范作用。平頂山市計生協1985年成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平頂山市最大的群團組織之一。市計生協配備了常務副會長和兩名副會長,定編5人,參照公務員管理;全市各級各類計生協共2783個,會員總數達66萬人,會員人數占全市總人口的15.3%。
二是著力完善縣級協會組織。積極主動協調組織、編制、財政等部門,在完成全市縣級協會機構“參公”“入序”“三定”的基礎上,充實調整,加強協會干部隊伍建設。目前,全市10個縣(市、區)計生協共有編制135人,其中5個縣(市、區)編制超過10人,9個縣(市、區)計生協規格為正科級,計生協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參照國家公務員執行。寶豐縣原有編制3人,2012年,又增加編制53人,現有編制58人。
三是著力解決鄉級協會薄弱狀況。鄉級計生協是組織建設的關鍵環節。平頂山市抓住衛生計生機構合并的機遇,建機構、配人員、抓管理,防止出現機構空白和工作斷層。全市所有鄉(鎮、街道)均成立了計生協,由鄉(鎮、街道)黨政主要負責人兼任會長,且配備有專職副會長和秘書長,設立專門辦公室,形成了有人理事、有人管事的良好格局。
四是著力加強村級協會規范化建設。全市2180個村級計生協做到按時換屆,先后整頓落后村級協會180個,調整村級協會干部390人,村級計生協全部配齊會員小組長,健全了會員聯系戶。村級計生協實現了有辦公用房、有會員之家、有協會宣傳專版、有報紙雜志、有志愿者服務隊伍、有活動器材。協會工作相關資料均有專人負責、專柜管理,實行統一規格、統一裝訂、統一保管。目前,全市96%的行政村實現了協會規范化管理。
五是著力抓好企業和流動人口協會特色建設。為了更好地服務流動人口群眾,近年來,平頂山市不斷加快新領域、新經濟組織計生協建設工作,重點向企業、流動人口聚集地和“兩新”組織延伸,切實做到哪里有計生群眾,哪里就有協會組織,怎么有利于做好計生工作,就怎么建立組織,探索了富有特色的計生協建會模式和科學靈活的工作機制。在平頂山市流出人口集中的蘇州市吳中區、昆山市和長春市綠園區,按照“黨支部+協會”的形式,建立了流動人口計生協,搭建起了“雙向”協作的橋梁和紐帶。目前,平頂山市共建立流動人口計生協37個、企業計生協307個,有效拓展了協會工作的覆蓋面。
三、聚焦主業,發揮計生協生力軍作用
工作中,平頂山市計生協突出群團組織特色,聚焦主業,發揮優勢,不斷調整和改進工作方法,使協會真正擔當起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與家庭和諧幸福的生力軍作用。
一是深化生育關懷,做家庭發展的“助推器”。1.做好生育關懷撫慰金發放工作,嚴格履行公開公正、本人申請、村級審核、鄉鎮復審、縣級審批的程序,全市沒有出現一例差錯。2. 開展生育關懷示范基地建設,共建成省級生育關懷示范基地5個、市級生育關懷示范基地26個、縣級生育關懷示范基地35個,經過不斷地培育和引導,逐步實現基地幫扶、培訓、宣傳能力的提升。2018年,市級生育關懷示范基地發放獎金25萬元。3. 開展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共建成“康樂家園”12個、“溫馨家園”33個、“親情家園”22個。其推行的集中供養和居家養老模式受到了原國家衛計委、中國計生協領導的充分肯定。4. 除了落實國家、省里的各項優先優惠政策,平頂山市計生協還創新了計生獎補制度和獨生子女家庭救助制度,2018年,全市共有4.8萬人納入獎勵補助范圍,發放資金2900萬元;救助515個獨生子女困難家庭,發放資金30多萬元。
二是開展幫扶慰問,做計生特殊家庭的“貼心人”。1.組織開展計生特殊家庭“一對一”幫扶活動,每年由66個市直單位分包66個行政村,為困難家庭送去幫扶金,并結合實際,為其制訂經濟增收規劃。2.組織協會會員開展慰問幫扶活動,抽調醫療衛生技術人員組成義診服務隊,到基層開展巡回義診服務活動。3.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組建生產幫扶、技術幫扶、醫療衛生、文化宣傳和親情志愿者等5支服務隊,開展關愛關懷服務。全市共組建志愿者隊伍7236支、志愿者7.18萬人。
三是營造濃厚氛圍,做生育政策的“宣傳隊”。1. 加強宣傳員隊伍建設,每年組織開展業務培訓140多次,受訓人員6600余人次。2. 深入開展專題宣傳活動,2018年,平頂山市計生協組織開展了“會員展風采活動”和生育關懷愛心行動,策劃了全市“最美協會人”評選活動,制作了專題電子相冊,編印各類宣傳資料2000余冊。3. 利用春節、計生協會員活動日組織大型宣傳服務活動,2018年累計發放宣傳資料3萬余份、避孕藥具1萬多盒,解答群眾咨詢3700余人次,舉辦各類講座18場。
四是積極開展計生基層群眾自治示范縣創建活動,增強基層群眾的自治能力,實現了“一村一約、一村一品,各具特色”。采取向村民代表大會報告工作、走訪座談、問卷調查、發布政務公開欄等多種方式,及時公開辦事程序、社會撫養費征收、優先優惠政策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事項,切實維護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計生基層群眾自治示范村696個、合格村1561個,分別占比30%和68%。寶豐縣市、舞鋼市、葉縣成功創建為全省計生基層群眾自治示范縣(市),25個村被命名為國家計生基層群眾自治示范村。
繼往開來,砥礪前行。在今后的工作中,平頂山市計生協將按照河南省計生協的決策部署,以堅強的信心和有力的措施,鍥而不舍地推進計生協工作,把計生協真正建設成政治靠得住、群眾信得過、工作過硬的群團組織,為加快推進健康中原建設,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與家庭和諧幸福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