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峰

和弟子阿西相聚,四目相對,不由唏噓:真是歲月不饒人啊,那么意氣風發的少年,轉眼都是鬢發霜白了。
阿西在一家較清閑的單位上班,收入不豐厚卻還算穩定,日子還算過得安逸。若說他不求進取那是假話,工作期間他取得了注冊會計師資格證書,之后又取得了律師執業證。可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他認為自己是個不稱職的父親。轉眼孩子初中快畢業了,他決定起點示范作用,給孩子當陪讀,直到孩子參加高考。他想,這樣做對孩子也許是一種無聲的激勵。
后來,阿西真的這樣做了,當然,結果如何,那是另一檔子事了。年過四十歲尚可以這樣去做,不管效果如何,這種舉動本身就是令人敬佩的。
有道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對于所有的家長而言,大抵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愛之深,才有恨之切。正因如此,父母們才會在“恨鐵不成鋼”的桎梏中,在所難免地產生糾結焦慮之心。但面對孩子,我們需要的恰恰不是糾結焦慮,而是陽光心態。
人與人是不一樣的,先天的資質不可小視,但后天的努力也必不可少。養育孩子是為人父母的本分,是上蒼安排的一場曠日持久的修行。相對而言,陪寫作業,為孩子輔導作業,不過是日常生活的小磨難罷了。一個人來到世上,有些事,就算再讓人心煩,也是必須去做而且一定要去做的。生氣沒有用,發怒沒有用,面對不易開竅的孩子,面對茫然的孩子,你需要用心良苦,尋求合適的教育方法,更需要有一顆淡定從容的心。
可以說,阿西陪讀,精神可嘉。
無獨有偶,有一個讀書不多的小攤販,為了自己的孩子長大后成才,他想出了一個笨而有效的辦法,在孩子上學讀書的時候,開始跟著他一起讀書。
孩子每天從學校回來,他都讓孩子將老師在學校講的內容給他講一遍,孩子做作業,他也在一旁做作業,弄不懂的就問孩子,孩子弄不懂的就去問老師。這樣,孩子既當學生又當老師,學習勁頭很大,將學習當成了一件生活中很愉快的事情,不知不覺,他的名次在班上排在了最前面。多年后,他考入了一類名牌大學。小攤販呢?也將自己變成了有知識有文化的人,他做生意比別人輕松,賺錢卻不比別人少。
由此看來,和孩子一起成長,可以起到以身作則的作用,既通過自身的行動和努力給孩子做出了示范,又促進了自身的進步。我們身邊的很多家長卻不是這樣,他們一邊以手機游戲自娛自樂,一邊吼叫著要他們的孩子好好讀書,好好做作業,這樣,即使孩子表面上聽話順從,心里頭卻是不服的,自然,能否用功學好就有很大的疑問了。
對于正在成長的孩子,家長不可忽視適當的陪伴所起的作用。在有心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家長需要像對待紛繁蕪雜的工作和生活一樣,遇到不順,遇到不快,先靜下心來梳理一下思緒,平息一下狂躁的情緒,讓笑容飛上嘴角。而后從容面對你的孩子,從容面對你孩子的家庭作業,就算心生滄桑,也要不急不躁,不惱不怒。這樣一來,你有了平和的心氣,孩子也有了和諧的學習環境,負重而行變成了快樂前行,你就有了同孩子一起云淡風輕地走到最后的機緣,你得到的,或許就是意料之外的成效,意想不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