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成
30歲以上的一部分婦女,早晨起來身上沒勁,懶洋洋地不想動,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脾氣不好,面色蒼白,心跳氣促,干起活來力不從心。據美國職業心理學委員會的專家研究,在家庭主婦中,約有2/5至3/5的人有此癥狀,故稱之為“家庭主婦綜合征”。
常見的家庭主婦綜合征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完美型主婦綜合征。 37歲的茱麗亞曾是一家醫院的護士,生下女兒琳達之后,就辭職做了全職太太。茱麗亞是一個追求完美的女人,喜歡將家收拾得一塵不染,物品擺放得井井有條。她一日三餐按營養搭配家人的飲食,不管丈夫彼得愛不愛吃,她都竭力說明這樣做對身體的好處,條條框框一大堆,嚴格得沒有絲毫討價還價的余地。茱麗亞很少外出應酬,整天圍著家庭轉,彼得也深知茱麗亞的付出和用心,但實在無法忍受她的嘮叨和循規蹈矩,總想法子逃離她。
康復貼士:學會寬以待人,承認他人和自己身上的缺點,并原諒它們;多做運動,轉移注意力,舒緩一下自己繃緊的神經;學做一個粗枝大葉的女人。
2.強迫型主婦綜合征。安妮塔是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一向做事風風火火,從不瞻前顧后。可最近她的一位同事患了急性壞死型肝炎,差點死去。目睹這一變故后,安妮塔特別懼怕外出應酬,也特愛清潔,每天洗手幾十次,重復擦凈手液10余遍還不夠,每次進餐前總要將碗筷反復擦洗,唯恐沾染病毒被傳染。安妮塔的行徑招來同事的竊竊私語,她也意識到自己行為不對,但她無法控制自己,總是疑神疑鬼的,讓她十分痛苦。
康復貼士:如果你意識到自己有反復做同一件事的沖動類行為,你一定要制止自己,不能任其發展;如果你無法控制自己,就去找心理醫生、精神科醫生提供幫助;讓另外一個同樣的患者來到你身邊,換位感受一下被強迫關懷的滋味是痛苦還是幸福。
3.多疑型主婦綜合征。36歲的安吉莉娜與鮑威爾結婚6年,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直在家里當全職家庭主婦。鮑威爾在外做生意,經常很晚回家。安吉莉娜很在乎丈夫,總害怕他有外遇。她常常悄悄地檢查丈夫的衣物、手袋,動不動就尋根問底地盤問,有時還偷偷地跟蹤丈夫,甚至一度想請私家偵探調查。鮑威爾說安吉莉娜無中生有,但她始終改不了,兩人時常為此爭吵不休,夫妻關系一直處在僵持狀態。
康復貼士:夫妻之間相互信任和理解最重要,加強同丈夫的溝通對主婦們來講,是你留住丈夫的根本;多讀書,培養健康的個性,改變自身對事件的認知模式,使自己心胸開闊起來;遇到負面事件時,要學會尋找疏解方式,比如找人傾訴,把內心的煩惱說出來.讓別人幫你明辨是非。
4.焦慮型主婦綜合征。40歲的凱瑟琳已有18年婚齡,她是一個成功的女強人,可是近來生意滑坡、連連遭受打擊的她懷疑自己老了,不再適應新的形勢,想要退居二線卻又心有不甘。長期失眠、胸悶,凱瑟琳漸漸感覺自己渾身不適,跑去醫院反復檢查,都沒有發現任何機體病變。但她不相信檢查結果,始終認為自己真的病了。她整天處于一種焦慮不堪、歇斯底里的狀況之中,動輒發脾氣,過后又后悔,搞得家庭和公司硝煙彌漫,下屬們都時刻提防著她。
康復貼士:及時調整心態,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做一些緩解壓力的運動,如瑜伽、游泳等;癥狀嚴重時不要諱疾忌醫,應盡早求助專業醫生,尋求藥物及心理治療。
5.抑郁型主婦綜合征。32歲的羅麗亞結婚時曾是一個備受人們羨慕的女人,丈夫是一個大富翁,她衣食無憂,安心在家做太太。可一段時間后,從前那個自信、美麗的羅麗亞不見了,她整天懶洋洋的,足不出戶,有時就像木頭人一樣,呆呆的,甚至還胡思亂想。羅麗亞對自己沒有了信心,對性生活也失去了興趣,她很苦悶,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癥。
康復貼士:不要失去自我,喪失獨立個性的女人不會可愛;充當志愿者,通過服務社會體現自身價值;對自己要有要求,如學習插花、裝飾等,把生活當作一種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