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家仕
編輯同志 :
我是一名47歲的女性患者,兩年前體檢,超聲檢查中發現“甲狀腺實性低回聲結節,10mm×8mm”。今年復查,結節有增大的趨勢,咨詢了多位專家,意見也不一致,有建議隨訪的,也有建議盡早手術的。我一方面擔心結節是惡性的,沒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影響預后;一方面又擔心如果手術切出來發現不是惡性的,不必要的手術代價太大。因此想請問專家,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診斷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為下一步診治指導?
讀者:林女士
林女士:
您好!隨著高分辨率超聲的普及以及健康體檢的日益興起,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明顯增加,由于懼怕甲狀腺惡性腫瘤,被診斷出甲狀腺結節的患者通常會有巨大的心理負擔。您提的問題是眾多患者普遍關注的問題。就您提出的問題,我們咨詢了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甲狀腺外科主任盧秀波。他的回答如下:
超聲檢查是評估甲狀腺結節的首選方法。甲狀腺結節的超聲特征對于提示良惡性鑒別具有相當重要的臨床價值。超聲醫學科現采用TI-RADS分級法來對甲狀腺結節進行良惡性程度分級。惡性征象:實性結節、低回聲或極低回聲、不規則邊界、微鈣化、TI-RADS(縱橫比)>1。TI-RADS1為正常的甲狀腺。TI-RADS2為良性結節。TI-RADS3可能為良性結節,建議3~6個月復查。TI-RADS4為可疑惡性結節。需要超聲引導穿刺,明確診斷。可細分為4a,即具有上述1項惡性征象;4b,具有2項惡性征象;4c,具有上述3或4項惡性特征。TI-RADS5為高度提示惡性結節,超聲表現具有5項惡性征象。TI-RADS6即經活檢證實的惡性結節。
但是依據超聲特征判斷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影像報告畢竟不是病理診斷。《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診治指南》推薦對所有甲狀腺結節行超聲檢查,對于具有可疑超聲特征直徑>5mm的結節或任何直徑>2.0cm的結節,均要行甲狀腺結節細針抽吸活檢(FNAB),以明確結節的性質。將TI-RADS分類與甲狀腺結節的FNAB結果結合起來,建議在TI-RADS分類中,對于3類及其以下的結節應以隨訪為主,對于4類及其以上的結節應進行穿刺活檢。
細針穿刺技術是超聲引導下的甲狀腺細針抽吸,得到細胞涂片進行細胞病理診斷。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結節細針抽吸活檢是一種安全、簡便、相對準確且性價比高的評估甲狀腺結節的檢查手段。
目前,不少醫院開展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結節細針穿刺,穿刺技術和細胞學診斷已經成熟,不僅提高了甲狀腺癌的檢出率,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因良性結節誤診而造成患者的痛苦。針對您提出的困惑,我們認為可以進行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結節的細針穿刺,根據細胞學診斷結果指導后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