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凌
【摘要】 目的 分析開塞露灌腸輔助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護理價值。方法 80例新生兒黃疸患兒, 以計算機隨機分組法分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40例。兩組患兒均給予藍光照射治療, 在此基礎上,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觀察組采用針對性護理+開塞露灌腸輔助治療。比較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
察組患兒黃疸消退時間為(7.9±1.1)d, 短于對照組的(10.9±2.5)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6.9468, P<0.05)。觀察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為95.0%(38/40), 高于對照組的77.5%(31/4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性護理措施更加利于新生兒黃疸應用開塞露灌腸輔助治療后的臨床護理, 可加快黃疸消退, 并提高患兒家長的滿意度, 應當積極進行推廣。
【關鍵詞】 開塞露灌腸;新生兒黃疸;針對性護理價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7.099
新生兒黃疸是常見的兒科新生兒疾病, 一般在新生兒出生后28 d內出現, 以膽紅素代謝異常、皮膚及黏膜黃染為主要的病理特征。該疾病可導致患兒出現輕微的食欲不振現象, 無其他明顯的不適感[1-3]。嚴重的新生兒黃疸可能導致膽紅素腦病, 損害新生兒腦組織, 阻礙其健康生長發育。在新生兒黃疸的臨床治療中, 普遍采用光照療法, 同時配合灌腸治療來降低其體內膽紅素水平[4-6]。此次研究主要是為了明確開塞露灌腸輔助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護理價值, 對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新生兒黃疸患兒進行了隨機對照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5年12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新生兒黃疸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以計算機隨機分組法將患兒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40例。觀察組患兒日齡3.2~24.3 d, 平均日齡(14.3±2.6)d;男17例, 女23例。對照組患兒日齡2.5~24 d, 平均日齡(14.6±2.1)d;男14例, 女26例。兩組患兒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兒經膽紅素水平測定等檢查均確診為新生兒黃疸, 且患兒日齡<28 d。
1. 2 方法 兩組患兒進行藍光照射治療, 將新生兒置于光療箱中, 并以黑色眼罩保護雙眼, 遮擋會陰與肛門位置, 裸露軀體其他部位, 視其黃疸輕重情況給予單面光或雙面光照射治療, 持續照射治療2~48 h, 最高照射時間為4 d, 也可采用間歇性照射治療, 直至患兒膽紅素<7 mg/dl。對照組患兒同時給予常規護理措施, 照射治療期間嚴密關注新生兒動向與臨床指標。觀察組患兒同時給予針對性護理+開塞露灌腸輔助治療。開塞露灌腸輔助治療方式:以注射器吸取5 ml開塞露+5 ml生理鹽水混合液, 將混合液溫度保持在38℃左右, 將新生兒置于左側臥位, 顯露患兒肛門, 并將胃管緩慢插入, 插入深度約5 cm, 而后推注注射器內混合液, 夾緊患兒臀部, 輕觸腹部, 順時針按摩1~2 min, 等待5 min后排出灌腸液。針對性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 2. 1 藥品劑量的合理選擇 開塞露原液濃度高, 容易刺激、損傷患兒腸道, 并增加疼痛感。因此, 在應用開塞露時, 應當選擇濃度較低、較為溫和的開塞露, 并以等量生理鹽水混合, 做加溫處理, 減少藥物刺激作用, 同時延長藥物留存時間, 提升治療療效。
1. 2. 2 肛管的選擇與應用 在選擇肛管時, 應當選擇型號適合, 且質地較為柔軟的產品, 如利用胃管代替。型號方面, 足月兒可使用8Fr, 早產兒則使用6Fr。插入胃管前, 需要檢查插入端是否光滑平整, 并以石蠟油潤滑, 插入動作應順時針旋轉, 輕柔溫和, 感到有阻力時, 退出0.5 cm后繼續插入。
1. 2. 3 體位選擇與疼痛護理 灌腸治療存在極大的不適感, 同時又要保證藥物在胃腸道內停留足夠的時間, 因此在操作時, 可給予安撫奶嘴, 或吮吸葡萄糖液, 轉移其注意力, 減輕痛感、避免哭鬧。插入操作時, 應當由另一人進行體位約束, 輔導完成插入操作。
1. 2. 4 其他護理 治療期間需要嚴格環境的管理, 將室內溫度控制在24~26℃, 空氣濕度保持在55%左右, 并對軀體暴露位置進行適當的遮蓋保溫;定期巡視, 查看新生兒的排便情況, 及時地清理排便, 清潔患兒臀部與肛門皮膚, 并為其穿戴紙尿褲, 確保臀部皮膚干爽舒適。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兒黃疸消退時間及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以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評量表評價, 本評價量表分為非常滿意、滿意與不滿意3個選項, 由患兒家長客觀做出評價, 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兒黃疸消退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黃疸消退時間為(7.9±1.1)d, 短于對照組的(10.9±2.5)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6.9468, P<0.05)。
2. 2 兩組患兒家長滿意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為95.0%(38/40), 高于對照組的77.5%(31/4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近幾年, 在新生兒黃疸的臨床治療中, 越來越推崇采用灌腸進行輔助治療。開塞露灌腸治療可有效減少膽紅素肝腸循環, 加速膽紅素的排出, 從而降低其體內的膽紅素水平, 起到良好的輔助治療效果[7-9]。
從本次試驗結果來看:觀察組患兒黃疸消退時間為(7.9±1.1)d, 短于對照組的(10.9±2.5)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6.9468, P<0.05)。表明在經開塞露灌腸治療后, 新生兒黃疸消退時間明顯縮短, 這一治療方式可促進患兒康復, 減少住院治療時間。
從兩組患兒家長滿意度數據來看:觀察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為95.0%(38/40), 高于對照組的77.5%(31/4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主要是由于灌腸治療存在極大的不適感, 而新生兒皮膚黏膜脆弱, 耐受力較差, 針對灌腸治療的臨床特點, 給予針對性護理, 嚴格控制每個操作步驟, 可有效減少不適感, 同時確保療效, 避免患兒產生嚴重的哭鬧、抵觸情緒, 防止產生應激反應而加重病情, 因而提高了家長的滿意度[10, 11]。
綜上所述, 針對性護理措施更加利于新生兒黃疸應用開塞露灌腸輔助治療后的臨床護理, 可加快黃疸消退, 并提高患兒家長的滿意度, 應當積極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蘇昕, 黃磊, 朱友菊. 開塞露灌腸輔助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護理.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41):198.
[2] 張蘇紅, 徐曉妮, 王亞萍, 等. 撫觸護理聯合早期游泳對新生兒黃疸的影響. 中國醫藥導報, 2016, 13(17):161-164.
[3] 葉科琴. 撫觸護理聯合早期游泳對新生兒黃疸的影響. 醫藥衛生(全文版), 2016(7):00069.
[4] 王荷花. 撫觸護理聯合早期游泳對新生兒黃疸的影響. 健康之路, 2017(2):202.
[5] 王碧江. 米雅與光療聯合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護理分析.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 2017, 37(10):376-377, 380.
[6] 鄧可. 強化風險護理對新生兒黃疸藍光照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的影響.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6, 20(16):160-162, 166.
[7] 麥鉆珍, 曾敬芳, 譚寶琴, 等. 強化風險護理用于新生兒黃疸藍光照射對療效及患兒安全性的影響. 海南醫學, 2017, 28(24):
4124-4127.
[8] 王琳. 鳥巢式護理應用于新生兒黃疸光療中的效果觀察.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25(4):632-634.
[9] 王勝. 開塞露灌腸輔助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觀察. 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4):51-52.
[10] 米艷麗, 于新巧. 開塞露灌腸治療新生兒黃疸.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12):135-136.
[11] 王彩芳, 海冬, 王巖, 等. 早期聯合干預預防新生兒黃疸的效果觀察.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5(49):18.
[收稿日期:201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