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苗
摘 要:建筑工程作為一個重要施工項目,具有耗資大、成本高、工期長等特點,對建筑工程進行工程造價,能夠很大程度上控制建筑成本,使得開發商投資效益最大化。當前國內大多數建筑工程采用的工程造價計價模式為定額工程造價模式,本文主要對傳統的工程造價計價模式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在建筑工程造價中的運用。
關鍵詞:工程造價;計價模式;造價控制
當前我國所使用的工程造價計價模式主要是定額工程造價模式,給計價模式屬于計劃經濟時代的一種計價模式,很多企業在建筑工程造價的計價模式按照這種方法以及施工圖紙計算出工程的工程量,然后根據實際的工程量,在當前市場的環境下,直接計算工程費用,然后在根據實際工程中的具體情況計算直接費用、間接費用、稅金等。等到工程竣工之后,再按照固定的計價規則對工程的材料統計計價。然而在現階段這種計價模式在工程行業中存在不少的矛盾,面對多變的市場經濟體制,尚且存在顧及不到的地方。
1 當前工程造價計價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量價合一的方式
定額工程造價模式所采用的量價合一的方式,將建筑工程中固定人力、物力資源的消耗量與實際的市場變動情況結合,這種方式雖然操作比較方便快捷,但是難以反映實際的人力、物力以及相關機械等實際價格動態,即使有當地政府發布的相關價格以及市場價格,但是對其價格進行調整的時候,往往出現實際價格與計劃價格產生差距,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的工期較長,市場的價格又會出現新的變化,這就容易造成工程造價與實際情況相背離。
1.2 工程方案過于死板
由于實際的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對于一些詳細的施工步驟,大部分的施工單位都是根據實際的施工環境自行選擇施工方法。而定額計價模式卻沒有對施工過程中的實際消耗量進行計算,這就造成施工方法、管理方法以及機械設備等過于固定化,缺乏一定的可操作空間,無法凸顯競爭優勢,對實際工程造價造成影響[1]。
1.3 計價模式缺乏科學性管理
科學性和合理性是一項工程項目管理的基礎條件之一,缺乏任何一項都會影響工程項目的正常進行。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影響更加的明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復雜,所需人力、物力資源多,所涉及的范圍廣泛,加上施工周期長,施工的面積大等特點,更容易出現管理方面的問題。
2 工程造價計價模式和造價控制實施的必要性
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市場變化頻繁,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長,時間跨度較大,還受環境天氣等因素影響,同時所需要的建筑材料方面極為廣泛。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是在招投標階段就已經開始,招標人給投標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單是集合施工圖紙、招標文件以及實際的工程量等方面計算出來的。這種計價模式以傳統的定額工程造價模式為依據,在其基礎上減少暗箱操作,是工程造價方案更加能夠適應市場的變化。相對傳統的計價模式,這種計價模式造價指標對比性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 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造價控制探討
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其實施過程就是一個全過程的工程造價管理模式在,通過工程量清單對所需要的費用進行詳細的記錄,使得工程造價人員把握工程建設中的個個造價管理重點,對工程所需材料、物件進行統計,在保證工程施工的質量上,合理運用工程造價,將每一筆費用落在實處,提高投資單位的投資效益[2]。
3.1 建筑工程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
建筑工程設計階段是整個工程施工的重要環節之一,設計方案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工程造價管理的結果。在進行設計過程中,需要結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從建筑工程所在的地區、當前社會市場、施工環境以及人為因素等多個方面進行考慮,進行適當的市場調查,對工程所需物資的市場價格進行對比記錄以及市場變動的價格預測。建筑工程在設計階段,設就需要對其進行造價控制,由企業技術工作人員做主導,生產計劃人員、經營管理人員以及工程施工人員等多個部門協作,共同參與工程造價設計編制。施工組織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技術性以及專業性,參與工程造價設計的人員同樣也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施工經驗。同時建筑單位還需要能夠運用價值工程對設計方案進行質量評估,使用技術操作高,費用相對經濟的評價設計方法,從工程造價選出合適的造價設計方案。除此之外,在進行施工組織設計編制的過程中,能夠積極完善自身的不足之處,同時對他人存在的問題進行提點指正,在這里,工程造價控制不是單純的降低工程造價,而是從工程的綜合情況進行分析,在保證工程高質量實施的同時,以最少的投資,帶來最大的效益,全方面提高建筑工程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
3.2 建筑工程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
1)構建組織措施。通常情況下,構建一個完善的項目組織架構,明確工程分工,并將工程造價管理落實到實際的施工過程中,能夠很大程度上減少施工工序,提高施工質量。所有的施工人員以及管理人員需要明確規定每一個造價人員的相關職責、工程評價、工作反饋等。對建筑工程項目實施階段進行分段造價控制,由于該階段是建筑工程投入最大的地方,在這個時候如果忽視對施工組織設計的管理,必然會使得工程造價成本超預算,甚至還會影響多個地方的造價管理,為項目管理方面帶來極大的阻礙,造成較大的資金浪費。所以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發生,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人員以及管理需要結合相關的專業以及經驗,制定詳細的造價控制流程,并邀請相關方面的專家對工程造價的計價模式進行評價,規范計價模式,優化施工控制。
2)加強技術措施管理。在建筑工程中,技術措施主要對工程施工階段的設計進行控制、變更。盡可能使得設計變更提前,降低工程損失。在發生計劃更改的時候,需要對工程造價設計方案進行多方面審核,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再次深入工程造價設計中,得出最佳的變更方案。同時,采用和合理分配先進的施工技術和機械設備,重視每一個施工步驟,應用有效的質量管理保證制度,確保人力、物力、財力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企業資源的最大利用率[3]。
3)加強施工資金管理。在建筑施工階段,加強施工的資金管理,對于每一筆工程資金支出需要明確該筆資金的詳細使用計劃,并合理確定工程造價目標,并進行相應的目標控制,同時積極召開管理人員會議,確定當前各個部分的施工資金使用情況,并對其進行控制,提高項目部全體人員的造價管理意識。在施工過程中,造價管理人員應當隨時了解工程資金的使用情況,通過對資金的跟蹤管理,將資金的使用情況與工程的建設情況進行合理分析,保證接下來的資金能夠運用合理。同時對已經完工的工程部分進行資料整理,核算該工程量的工程成本,定期對工程進行成本分析合理規劃后期的資金管理。
3.3 加強合同管理措施
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由于市場價格的變動,一些材料的價格會有適當的增減幅度。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合同修改、補充等情況的時候,應全面審核修改條款,并根據合同修改造成的資金變化,融入在接下來的工程施工管理中,對施工中的一系列變更積極聯系相關管理人員落實到位。除此之外,還需要分析因為合同變更的關系,對工程造成的影響,以便工程造價人員在接下來的工程中,合理控制工程造價。
4 結語
工程造價作為建筑工程項目中的重要部分,選擇合適工程造價計價模式,有效保證工程順利實施,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是一種新型、科學的工程造價計價模式,它充分體現出工程造價市場化特點,在體現市場競爭公平性的同時,實現建筑價格市場化,提高開發商投資效益。
參考文獻
[1]陳梅.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工程造價控制方法探討[J].安徽建筑,2015,24(1):108-110.
[2]張曉影,李俊飛.工程造價計價模式和造價控制分析[J].環球市場,2017,13(12):27-29.
[3]崔貴庚,郭淳芳.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分析探討[J].中外建筑,2016,12(8):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