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軍
摘 要:創新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前進的動力,新興事物會刺激市場活力,促進商品流通,推動經濟發展。為了從一些事物中獲取利益,人們把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重新組合, 然后引入到生產體系當中去,這個過程也被稱作為創新的過程。我國將創新創業的重任放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身上,化學工程與技術方面的研究生則擔負了這一專業的創新重任,同時這也為化學工程與技術的教育事業帶來了挑戰。如何提高化學工程與技術研究生的創新能力是一些高校一直以來研究的問題。本文首先從兩個方面簡單介紹了化學工程與技術研究生的培養目的及其現狀,隨后從三個方面介紹了培養該專業研究生創新能力的途徑。以此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研究生培養 創新能力 提升途徑
在研究生階段,創新能力是一種可以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創造性潛能,在人的成長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擁有創新能力,對研究生今后的發展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開放思想,轉變思維模式,有助于刺激新思想的產生,促進創新能力的發展。隨著近年來化學工程與技術招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基礎設施建設并沒有隨著人數的發展而完善,因此教育質量有所下降,提高化學工程與技術研究生水平已經刻不容緩。
一、化學工程與技術研究生現狀分析
(一)化學工程與技術研究生培養目的
化學工程與技術是一門具有實踐性和應用型的學科,它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實踐能力。培養和訓練工程開發能力、培育科學實踐的思維方式是該學科學習的重點,因此學生應該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理論、科學的研究方法和嚴謹的學術態度和較寬的知識結構體系, 可以熟悉所研究方向以及研究對象, 同時應該具有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能夠有能力獨立從事科學研究。
(二)國內外研究生創新能力的現狀
近年來,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問題引發了國內外知名高校的深入研究,在國內,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學院提出,研究生應該與企業密切交流,因此在校內建設了專為研究生開辦的實驗室,同時引進企業工程師作為導師來指導研究生,提高其創新能力和學校研究生教學質量。華南科技大學為研究生采取一系列改革校內教學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而在國外,眾多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在不懈探究著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的方法。美國提倡科研教育應該占據主導地位,才能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德國改革研究生培育模式和教學措施,采取“教學與科研相互結合”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創新能力,培育創新思維[1]。英國效仿德國的教育方式,改革研究生考核方法,從根本上改簽研究生創新能力差的問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有效成果。綜上所述,我國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指出改革研究生培養制度和培育模式是促進研究生創新能力提高的關鍵因素,我國學者也在繼續探究其中的方法和手段。
二、培養化學工程與技術研究生創新能力的途徑
(一)改革招生體系,提高生源質量
現如今,由于我國研究生教育體系不太完備,招生制度偏向于繁雜化,低效率,如何更好更多地在眾多學生中挑選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變成了我國各大高校的首要解決難題[2]。各大高校在招生前就應該結合自身定位和社會狀況明確學校招生的目標,以國家研究生招生目標為基礎,招生時學校應該明確研究生的入學目的,選取真正對科研存在濃厚的興趣,渴望加入我國科研團隊的人才,而不是企圖逃避和拖延工作,對科研毫無興趣的學生。在基礎知識的方面,可以通過統一的測驗和成績的高低來考察,在心理素質方面,可以通過平時思想道德的細節來觀察,在創新能力方面,可以通過科研考試之后的科研成果以及對待科研的態度來考察。嚴格審核過后,從中選取基礎知識牢固,心理素質強大,創新能力優秀的學生進行招納。
(二)建設創新環境,營造創新氛圍
研究生有濃厚興趣學習的時候,在此期間激發其創新能力,得到的效果最為顯著。學校應該鼓勵和全力支持研究生參加各個層次的科研競賽,比如化學工程設計大賽,在設計中激發創新思維,提高創造能力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競賽可以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實踐能力和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學習經驗,進而培養創新能力[3]。學校也可以為研究生搭建一個互相交流和學習的平臺,并給予一定的學校資金補助,是研究生創新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在此期間,學生占據科研學習的主導地位,能夠大力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在與企業的互相交流中,也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明白專業走向和工作前沿。好的創新環境對創新能力的培育至關重要。
(三)建設導師團體,完善創新教育
在研究生的學習和成長中,導師扮演著十分重要的指導和榜樣角色,導師的專業素養、科研態度、言行舉止都影響著學生,導師是否有對學生的責任心也是學生能否提高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高校應該健全招聘制度,完善選拔程序與標準,從中篩選出適合學生的優秀導師,同時也要開展導師培訓制度,讓導師對學校學生的情況進行了解,隨后建立起針對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方式,這樣的導師團隊才能具有活力和積極性,最后還應建立導師考核制度,對導師的專業素養、行為規范、道德素質、教學水平等等方面進行考核,采用優勝劣汰制,防止導師團隊參差不齊,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的能力。
三、結束語
時代發展呼喚創新,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4]。創新推動競爭和價值的創造,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進步的動力和希望,對于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育應該提上日程。在自我探索的同時,我國也應該借鑒國外應對問題采取的方法措施,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利用改革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
參考文獻
[1] 李青,張翠翠.提高化學工程與技術研究生創新能力的路徑[J].科技創新導報,2018,v.15;No.440(08):204-205.
[2] 盧美貞,聶勇,解慶龍,etal.構建化工類研究生專業實驗教學體系,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7(39):270-271.
[3] 郭亞丹,王學剛,陳井影,etal.基于專業學位研究生創新能力遷移與提升途徑研究——以環境工程專業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7(40):29-32.
[4] 羅衛華,陳建山,張新荔,etal.化工類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大學教育,2017(5):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