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潔丹
摘 要 本文采用了訪談法,以寧波大學德語專業本科生和專任教師為主要受訪對象,根據訪談結果總結了新形勢下90后、00后小語種專業大學生學情的普遍特點,并據此對包括德語在內的高校小語種教學改革提出了針對性建議,以期提高教師的專業教學效果,為提升高校小語種人才培養質量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學情 學習觀 課堂體驗 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6.030
The Two-way Impact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Conditions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mall Language Teacher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LI Jiedan
(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Colleg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15211)
Abstract This paper adopts the interview method and takes the undergraduates and full-time teachers of German major in Ningbo University as the main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interview results, it summarize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arning conditions of the post-90s and post-00s students majoring in small languag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d accordingly puts forward some pertinent suggestions o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of small languages in universities, including Germa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effect of teachers and enhance the small languag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quality of language talent training.
Keywords learning emotion; learning view; classroom experience; teaching mode
0 引言
“以生為本”,因材施教,歷來都是國內外教育者秉持的基本理念之一。這也就意味著,了解不同階段學生的學情,已經成了不斷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所謂學情,一般指的是對學生學習目的和動機、學習態度、學習焦慮、學習策略、自我評價以及學生對學校、教師教學評價等維度的調查分析。隨著90后、00后邁入大學,高校教師們面臨的學情自然也有了新的變化,對于小語種專業教師來說,因為其專業特殊性,相關專業學生人數較少,師生比較高,更因為專業課程密集以及語言學習的特殊性,師生互動更多,彼此的個體關注度自然也更高,如何對專業學生因材施教,是現階段值得我們高校小語種教師深思的問題。
為了準確了解現階段小語種專業學生的教學反饋,提升教學效果,因材施教開展教學活動,實現人才培養方案,筆者主要針對本校德語專業本科學生開展了訪談調研,內容包括其學習方式、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焦慮、學習策略、自我評價、對專業教師教學的評價等,訪談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年級,共計16人,其中2人為往屆生,受訪學生均為浙江生源。通過整理訪談結果,結合本專業各位教師的教學經驗,不難發現以下普遍現象:
1 主要結論分析
從學習動機來看,90后,包括個別00后學生選擇本專業的理由除了常見的對目標語國家文化、國情感興趣,或者想成為譯員之外,有越來越多的學生是抱著去目標語國家留學、深造的目的,更有個別是為了出國轉學其他專業,因而打算在本科階段打好語言基礎,這也從側面體現出現階段部分學生不僅擁有日益開闊的國際化視野和明確的自我發展定位,同時,這部分動機明確的學生在學習上明顯也更加主動積極。
從學習方式來看,網絡學習已經成了學生日益依賴的重要學習途徑,對于生活在“互聯網+”時代的大學生,尤其是對小語種專業學生來說,網絡上有比圖書館等實體機構更多可獲取的學習資訊。同時,無論是學單詞、看外語片磨耳朵,還是每天在小程序上打卡激勵自己堅持聽說讀寫方面的訓練,都對他們的專業學習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但同時,刷手機的學習方式對于一些專注度不強的學生來說,也有負面影響,容易讓其分心,尤其是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浪費了他們不少學習時間。
從學習態度來看,大部分學生都比較端正,專業學習興趣濃厚,但個別表示也有同學因玩電腦游戲作息混亂、耽誤正常學習,但由于專業人數較少,帶班老師能較多關注到每個個體,大部分同學都能正常投入到專業學習中來。
幾乎所有受訪學生都表示了學習焦慮,其中,就業壓力大、不知道未來的發展方向成了焦慮的主要來源,有一半同學表示,為了延緩這種壓力,有留學深造、考研的打算,另一些則表示愿意及早進入職場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直面這種壓力。此外,受訪的一年級學生普遍表示,適應大學生活、調適心理狀態成了入學后最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