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日 張艷秋
【摘要】本文作者來自于貧困縣,對于該類地區英語教育資源匱乏有深刻的認識,在該地區學生們對于知識的渴望與優秀教育資源的匱乏有著深深的溝壑,學生們或得知識的平臺少之又少。遠赴異鄉求學的學子為了為家鄉地區獻出一點綿薄之力,希望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做一些改變。面對英語教育資源匱乏這一問題,我們通過個人的一些探索,發現可以利用AI技術支持下的遠程教育來改善這一問題。
【關鍵詞】英語教育;遠程教育;AI技術
【作者簡介】班日(1996.12-),女,漢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大連民族大學,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社會學;張艷秋(1970.04-),女,回族,吉林人,大連民族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英語跨文化交際。
【基金項目】AI與遠程教育結合的潛在價值——解決民族貧困地區英語教育資源短缺問題的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1812026225)。
如今的網絡技術發達,即使是偏遠地區基本每個家庭都可以負擔起一部智能手機的費用,或者智能手機已經普及。所以通過我們親身的實踐,使用過遠程教育加互聯網手機等先進通訊設備進行課后學習,并不是難以實現的。所以想通過本次研究調查,為類似地區提供相應解決教育資源匱乏問題的模板和相應一些只得借鑒的經驗。本次調研組員全部來自少數民族地區,對于該地區教育資源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并且組員中有3名同學均使用過遠程教育進行課后學習,對于遠程教育的開發普及均持有支持態度。
本調研小組的導師經驗豐富,曾多次指導過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并且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并且了解實踐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在執行過程中導師認真負責,對于學生創新訓練過程中把關較嚴。并且能及時對調研方法和調研方向做出準確的把控建議。本組導師與組員之間建立了很好的交流溝通渠道,可以避免在創新訓練過程中因溝通不當而導致失誤。導師個人知識能力水平較高,對于指導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有獨到得見解,可以提出最適合該項目的相關建議。導師對于該項目也有很深層次的了解,并且有想法有能力,同時提供支持解決教育資源匱乏的問題。通過導師工作多年來不僅在學習上指導和引領學生,并且一直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綜合素質培養和實踐經驗。導師有資深教學經驗和指導學生實踐工作的經驗,曾擔任15年大創項目指導教師以及太陽鳥大學生科研項目指導教師。導師已帶領成員展開過多次關于本項目的探討,深切關心在基于AI技術支持下的遠程教育問題,對于該項目提出合理化建議。
對于該項目以下幾方面是主要介紹,首先本項目通過結合組員個人經驗與各貧困地區的調查,主要以大范圍發放調查問卷、真人案例訪談、專家咨詢、查閱資料等形式,深入了解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持下,對于各地區英語教育事業尤其是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與后續結果。對于是否具有解決該問題的能力做出相應判斷,并且給出一定恰當可行的解決方案。
對于順利開展該項目本調研組已有工作基礎如下首先與本項目有關的研究積累,組員們已與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赤峰學院,遼寧師范學院等高校的同學取得聯系,做了初步的調查并且發放了相關的調查問卷以便進一步加大范圍了解學生們對于遠程教育的應用情況和態度,并且為日后進一步廣泛調查奠定了基礎。其次小組組員查詢了相關信息,初步了解了AI技術支持的遠程教育網站與相應APP的應用情況。并給出一些數據支持來為后期得出結論做應有的數據準備。然后小組成員全部通過計算機二級,對于電腦word,Excel應用熟練,并且組員有專業軟件工程學生,對于AI技術有相應的專業知識儲備。最后指導教師與四位成員都有過相關研究項目實踐經歷,整個團隊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現階段我們具備的條件和尚缺少的條件及解決方法。首先已具備條件。第一,已具備條件有組員對于AI技術支持下的遠程教育有相應的經驗,并且有相應的技術支持,我們有信心通過在少數民族地區推廣這一技術,從而解決一些地區上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教育資源匱乏的情況。第二,我們已搜集大量AI技術支持下的遠程教育方式,包括網站,APP等各個程序,可以很好的為該地區提供及時的有效的遠程教育硬件幫助。
然而我們還有缺少的條件解決方法。針對貧困地區英語教育資源短缺的現狀了解還不夠細致。所以決定多分發幾次問卷調查并且實地考察,從而更細致的了解教育資源匱乏地區的現狀。第二,對于該地區已掌握AI技術的現狀情況了解不全面。還有其他相應的解決辦法例如:通過調查問卷,對相應專家的采訪與相關地區走訪等方式進一步了解教育資源短缺地區的AI技術支持下的遠程教育應用情況。或者利用寒暑假時間及課余時間對該地區進行進一步走訪,實地調研相應地區現狀。
接下來介紹本項目實行方案本項目旨“在AI技術支持下的遠程教育系統的潛在價值研究”,想通過該手段進一步解決貧困地區的英語教育資源匱乏問題。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遠程教育技術有很多優勢也有很多其他形式,但是我們可以不僅僅拘泥于手機電腦網課等,而且我們還可以應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視頻實物展臺、多媒體投影儀等現代信息教育技術來提高教學效果與教育質量。隨著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信息技術已觸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極大地方便和豐富了現代人的生產生活。特別網絡技術的發展,使資源共享、交相互動、實時傳輸等手段成為教學手段中必不可少的關鍵,所以應對教育資源匱乏地區的教育水平不均勻問題,我們應該更加注重互聯網,遠程教育,手機電腦客戶端先進技術手段來解決。
參考文獻:
[1]CELTS-22.網絡課程評價規范[S].北京:教育部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