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考而不死是為神”延續老舍先生一貫的辛辣幽默諷刺的語言風格。嚴復先生的“信達雅 ”翻譯三原則蘊含著豐富的真與美的思想原則,譯者借由這次翻譯實踐,對老舍先生的作品做進一步學習和梳理,對嚴復先生的翻譯三難進行深入探討和應用。
【關鍵詞】“考而不死是為神”;老舍;“信,達,雅”
【作者簡介】漆江艷,桂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翻譯是指在同一種意義指導下,用一種語言轉換為另一種語言的一種再理解,再創造的活動。本文結合實例對此進行分析,希望有助于筆者本人及感興趣的相關人士今后的翻譯實踐。
原作作者是漢字運用高手,將中文“高語境”應用自如。所以譯者以怎樣的角度翻譯將會最終決定一個怎樣的譯本。此文結合嚴復的“信、達、雅”,選擇恰當的策略和方法來翻譯此文。信,準確求實,精準忠實地再現原作的內容。 達,明白通暢,不生硬不晦澀,易于理解。“雅”,得體,用合適的形式展現原作,從美學角度鑒賞譯作,讓譯入語讀者讀出美感。
1.信——忠實。例(1):“設若你把X+Y和一八二八弄到一處,或者找唐朝的指數”一句中“一八二八”該譯為“eighteen and twenty-eight”還是“one times eight and two times eight”亦或是“the year of 1828”。通讀全文時,我們可以知道作者的意思是把代數和歷史的知識點混為一團。根據中文用語的對稱習慣,我們會知道前句的X+Y是代數公式,那“一八二八”應該為歷史年份,所以最后,我認為將其譯為“the year of 1828 in the history”。
例(2):“你這才想起‘妹妹我愛你。......就是你愛妹妹,妹妹也不愛你。”中的“妹妹”是否可以直接譯為“young sister”。老舍先生很喜歡用這些雅俗共賞的比喻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妹妹”在此文中也是一種比喻,“妹妹我愛你”并非愛情表白;在理解原作真實意圖之后,譯文“you just pick up the worldly affairs,like your dear...... even though you love others, but no one will echo you.”
此時的譯文結構作了很大改動,但句子的表達更加通順,適應譯作讀者的習慣。
2.達——順暢。漢語和英語因為不同的思維方式導致語言組成是完全不一樣的。漢語是以分析型為主的語言,組詞成句主要依靠次序和虛詞,故在句式表達中多采用以動詞為中心,以時間為次序的“流水型”句式結構。英語句子以主語和謂語為核心,嵌入各種從句,由主到次,遞相疊加,結構復雜,但形散而意合,形成了“樹杈形”的句式結構。
例(1):題目:考而不死是為神。
譯文:What a test survivor you are!
一個典型的漢語無主語句。如果按照字面翻譯“The person who didnt die of tests is God.”既不能恰如其分地表達原作幽默諷刺語氣,形式上也太冗長不適合為標題。因此,以感嘆句的形式來譯。
例(2)考試制度是一切制度里最好的,它能把人支使得不像人了,而把腦子嚴格的分成若干小塊塊,一塊裝歷史,一塊裝化學,一塊......
譯文:The examination system must be the best system, which enslaves all testers as non-human,even divides the brain into several pieces rigidly, one for history, one for chemistry, and another for ......
典型流水型句式。在翻譯過程中,不僅要將原作前后突兀的轉折,以及諷刺語氣表示出來,還要考慮英語“樹杈形”的句式結構。連接詞which應用,能使譯入語讀起來更加順暢,語意連貫。
3.雅——得體。嚴復先生在其著作中提及“故信達而外,求其爾雅”。嚴復的“雅”,即用“漢以前文字”的目的是“為達易”,“實則刻意求顯”;因為嚴復預設的讀者是士大夫和知識分子階層,故而他要“求其爾雅”以迎合其讀者的口味。譯者理解,雅,即文字之美,用得體的語言使譯文讀者有舒適的感受。
例(1)你就像從方程式里鉆出來的,全身的血脈都是X和Y。
譯文:It seems you are born from the formulas. Even your blood is filled with mathematical symbols X and Y.
例(2)赴考期間你別自居為人,你是個會吐代數,吐歷史的機器。
譯文:During the examination, youd better regard yourself as a machine which can spit out mathematics and history, but not as a human.
老舍先生作品有漫畫的活潑,有玻璃的透明,有手指的喜悅,譯者期望借由嚴父先生的“信、達、雅”原則將其辛辣幽默的語言風格傳達。
參考文獻:
[1]倪培森.辛辣幽默,妙語解頤——老舍《考而不死是為神》賞析[J].
[2]王振平.翻譯標準和“信達雅”[J].外語教學,2000(1):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