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 祁曉棟
摘要: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其地域文化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力。現在許多地域文化中的元素成為文創產品的主要依靠,如把繪畫、建筑物、風景等結合在產品中。本文在對國內外文創產品發展現狀的調查研究基礎上,對敦煌文化元素進行梳理和分析,結合現有實際案例,最終得出一些較為可行的設計方法,希望能對敦煌文創產品的設計實踐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文創產品 發展現狀 設計方法
一、引言
近幾年我國的文創產業發展迅速,但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集中體現在產品的設計研發能力弱、產品同質化等方面。面對如此的發展瓶頸,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將文創產業融入地方文化,將地域性特色與產品的創新創意思維聯系起來,在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經濟發展推動的同時,實現對地域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敦煌地域文化是華夏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是最能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性歷史文化遺產之一, 在如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下,更是成為世界歷史文化名城。這些都為敦煌文創產品的設計與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與物質支持。這些也促成了筆者對敦煌文創產品的研究興趣,通過對該地域現階段文創產品的案例分析,筆者得出了一些較為可行的文創產品設計方法。
二、 國內外文創產品的發展現狀
文化作為一種隱形的精神寶藏,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將抽象的、隱形的文化資源賦予具體的產品中,給產品帶來更多不一樣的體態,在提升產品價值的同時,更有利于傳承文化。我國的文創產品開始得比較晚,雖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和文化深厚的積累,卻沒有發揮出更多的優勢。地域文創產品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產品的創意沒有更好地探索和發揮出來。如文創產品中的大類——旅游紀念品設計,其很多的設計只是將地域最具代表性的事物粘貼在生活中的物品上,對地域文化沒有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與探索。
國外文創產品開發要早于中國并已經形成自己成熟的風格體系。如英國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將文創產業發展為國家第二大經濟產業;法國和德國將文創行業與本國文化資源緊密聯系。日本的文創產業也是日本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動漫是日本文創產業中最重要的支柱,是文創主要元素。韓國文創多以影視、游戲為主要的文創素材,并將其轉化為國家的經濟支柱。這些國家在經歷了早期文創產品市場混亂無序的階段后,都逐漸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文創產品設計特點和發展方向。
三、敦煌代表性文化元素分析
(一)文化藝術元素
敦煌從西漢時期漢武帝在此設郡,一直是我國西北重鎮,是我國重要的對外交流窗口。“敦煌”一詞最早見于《史記·大宛列傳》,東漢應劭解釋其為“敦,大也;煌,盛也”,其意即盛大輝煌。敦煌最重要的文化特點即中西相容,體現出中華民族文化的開放性與兼容性。敦煌莫高窟文化從魏晉南北朝時期伴隨著西佛東漸的深入而不斷修葺和擴建,最終在唐代發展到巔峰時期。莫高窟是圖案、建筑、壁畫、雕塑等多門藝術相互聯系的一個整體,更是中華民族文化與西方佛教文化融合發展的文化體系。如北朝時期單一的方形井型藻井發展到隋唐時期,伴隨著中西文化交流進程的推進、南北文化的交匯貫通,發展成內容豐富、變化莫測、華麗雍容的裝飾風格。盛唐時期的藻井多以花為主體,被煩瑣和活潑的“滾動的草”包圍,外沿有流蘇、響鈴、垂幔。它的構成明顯呈現出節奏性,在運用形式豐富多變、靈活疊加的裝飾技法的同時,亦不改其四方八位、均勻穩定的整體構圖形式,成為唐代裝飾圖案風格最明顯、最具有代表性的裝飾設計作品。敦煌壁畫中出現的兼有東方韻味和西式五官的“飛天”形象,也是敦煌藝術的重要代表。
(二)自然、人文景觀元素
敦煌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孕育了輝煌文化,各處的文化遺址、眾多的文字書籍、精致的壁畫藝術及奇山異水,使這座古城至今仍璀璨生輝。“月牙泉”曲折如月,古稱沙井,自漢代以來就有著“敦煌八景”之一的稱號,有“沙漠第一泉”之稱。泉內長有眼子菜和藻類植物,南岸郁郁蔥蔥的蘆葦,被漂流的沙子包圍,強風吹過時泉不會被沙子掩埋。“鳴沙山”所有山群都是由細小的顆粒狀黃沙堆積而成,起風時,由風速大小決定沙山發出的響聲大小、緩急、雄厚、尖銳等,因此得名鳴沙山。鳴沙山,沙峰升沉,像龍一樣攀登,波光粼粼,猶如金山。“魔鬼城”以雅丹地貌為主。南部以風蝕山谷、風蝕土墩、風蝕柱等為主,分布相對分散,丘峰林立,從個體到整體,形態各異,規模龐大,氣勢浩大,在世界罕見。敦煌雅丹風景是直到現在發現的全球范圍最大、地質形狀發育形成最成熟、極具欣賞價值的雅丹地貌。除了這些自然景觀,還有很多著名的人文景觀。如唐代王之渙的《涼州詞》所提及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玉門關,也有唐代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所描述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中的陽關。這些耳熟能詳的詩詞為敦煌增添了濃厚的人文特色和詩人般的情懷。
四、敦煌文創產品的設計方法
(一)直接引用法
直接引用即將現有的裝飾藝術、自然、人文等元素直接應用在產品的設計中,設計作品多呈現出較為明顯的西域文化特色。此類設計方法屬于最為直接、淺顯的設計方法。如圖1的文創產品是根據敦煌壁畫中的祥云圖案和生活中必需品進行融合設計的衣架,衣架由祥云的形態而設計,其衣架回旋的尾部有效減少物件的脫落,使物件在衣架上更穩定。 圖2是“飛天”系列的一款書簽,在此產品中將飛天圖案應用到書簽上,大小方便攜帶,書簽上文字對飛天圖案作出相應的解釋,加深使用者對敦煌文化的了解。
(二)間接引用
間接引用即將敦煌文化元素以較為含蓄、隱喻的方式來表達和應用。這種設計方法較為復雜,產品往往兼有實用性和審美性,屬于較高的設計層面。如圖3是月牙泉與建筑物的創意設計作品“觀魚·香臺”,建筑物、月牙泉產生共鳴,兩者相互呼應,作品靜中有動,以煙代泉,塑造出禪意。月牙泉焚香流煙,仿佛月牙泉的水紋流動,建筑物與底盤是靜態物,只有流煙緩緩流動,為使用者營造出動靜結合的優美意境。
五、結語
敦煌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發展變化,體現著不同時代的敦煌文化的發展成果,是人類文化和藝術的成果結晶。從2018年開始,敦煌市便開始每年舉辦一次“敦煌國際設計周”主題活動,其中敦煌設計大賽是以“設計服務絲路·創意品質生活”為主題,其目的就是將文化創意與“一帶一路”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緊密結合起來,評選出具有較高設計水平的敦煌文創產品。所有這些都可以看出,敦煌文創產業的良好發展勢頭。
從產業發展現狀到較有代表性的敦煌地域性文創產品案例分析,可得出一些啟示和設計方法,在后期筆者將繼續研究該領域的理論方法與設計實踐工作,進一步實現對敦煌文創產品的設計創新與研究。
參考文獻:
[1]魏鵬舉.文化創意產品的屬性與特征[J].文化月刊,2010(08).
[2]蔣海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兼析海淀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思路[J].中國市場,2009(09).
[3]朱自強,張樹武.文化創意產業概念及形態辨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
[4]楊剛,楊先平.敦煌藻井圖案的文化內涵及其色彩配置研究[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4(08).
★基金項目:本文系安徽省2018年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項目產品設計一流(品牌)專業(項目編號:2018ylzy021)。
(作者簡介:胡蝶,女,碩士研究生,淮南師范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文創產品設計;祁曉棟,男,淮南師范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文創產品設計)(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