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高校動漫專業缺乏產業支撐,教學與實訓脫節,學生缺少參與實際工作項目的實踐,導致動漫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低,就業專業對口率低。面對這些問題,本文將分析“互聯網+”時代下動漫專業與其他各行各業相結合,服務于各行各業的可行性,并列舉動漫相關技術技能如何服務于其他行業的具體案例,從而拓寬動漫專業建設和發展的思路。
關鍵詞:動漫專業 “互聯網+” 專業建設
一、高校動漫專業面臨的問題
隨著近年來國家政策對動漫產業的支持,國內動漫產業有了較為快速的發展,各院校紛紛開設動漫相關專業,但中國動漫行業看似雨后春筍的發展背后,存在著較為嚴峻的問題。
(一)中國動漫產業與美國、日本等國家相比,仍處于比較弱勢的地位,中國的國情、文化環境、動漫企業整體制作水準等因素都將決定著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動漫產業仍無法成為支柱型產業。
(二)當前,國內綜合性的高校、設計相關藝術類院校都紛紛開設了動漫相關專業,但由于中國動漫公司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經濟文化發展較為發達的地區,更多地區的院校所開設的動漫專業很難與動畫產業進行融合,學生缺乏跟隨實際制作項目得到鍛煉的機會,畢業后很多地區既缺少動漫企業提供就業機會,畢業生也大都無法達到企業所需要的要求,于是學生畢業后紛紛轉行。因此,中國動漫行業面臨著高校動漫專業所培養的大部分畢業生無法成為從業人才的境地。
二、“互聯網+”時代背景
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11月20日參加首屆互聯網大會時指出,互聯網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工具。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訂“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ITFIN)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互聯網+”的概念,通俗地講就是互聯網與傳統各行各業相加和深度融合。“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是移動互聯、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個背景下,傳統各行各業或多或少都需要與互聯網相融合,從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尋求自身的生存發展空間,如今我們的衣食住行、日常消費、旅游出行等各種活動都離不開互聯網。
在“互聯網+”大環境下,各行各業借助互聯網宣傳企業、產品,各種手機應用軟件層出不窮,而作為產品、服務的最終的呈現和展示,都離不開平面及三維設計,而這些技能與動漫專業開設的課程恰好相匹配。以家裝設計手機端應用軟件為例,傳統家裝行業的門檻比較高,需要專業設計人員才能進行效果圖設計制作,而如今人們只需要下載相應應用軟件,就可以自己可視化地設計家裝效果,而家裝設計軟件中自然需要大量的三維模型和素材供人們選擇。由此可見,在“互聯網+” 時代背景下,各行各業都需要動漫設計制作相關技術的人員,因此,傳統的動漫相關專業也應順應時代潮流,將動漫行業相關設計制作技能與傳統各行各業進行融合,擴大知識應用面,尋求發展新機遇。
三、動漫專業技能與各行業的結合
傳統動漫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較為單一,主要的人才培養目標集中在動漫、影視、廣告等領域,而這些相關企業對動漫制作技術的要求較高,應屆畢業生很難達到企業要求,導致動漫專業畢業生就業對口率較低。而在當今“互聯網+” 時代背景下,更多的傳統行業都需要動漫相關的專業技能,而很多就業崗位相對傳統影視、動畫行業,就業門檻更低,制作多為簡單的二維圖像和三維模型,大部分的應屆畢業生都可以達到要求。因此,對于當地動漫產業不發達地區的院校,動漫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完全可以服務當地較好的支柱型產業,使動漫專業成為服務于其他專業和產業的專業,必定能在競爭中體現出自身價值,擁有自己的定位和生存發展的空間。
(一)動漫專業與電子商務的結合
如今,淘寶、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各個電子商務平臺都聚集著眾多的賣家,截至2019年6月,淘寶普通店鋪商家的數量就超過一千萬家,而電商產品要想脫穎而出,其商品主圖設計、頁面版式設計、視頻錄制,甚至虛擬現實體驗模塊都要制作得盡量精美,而這其中的各個環節,都需要動漫專業相關技能做支撐,很多店鋪都會遠程將設計任務承包給設計師,設計師也可以通過“淘工作”尋找適合自己的設計工作。動漫相關專業與電子商務結合是極為容易的,甚至可以輕易拿到一些現實的項目案例作為相關課程的學習任務,不僅能夠使課程與相關工作流程緊密地結合起來,還能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二)動漫專業與服裝設計行業相結合
傳統的服裝設計與制版的流程是比較枯燥的,制版師需要根據設計的服裝款式進行平面化的制版工作,制版過程中需要通過身高、胸圍等數據進行計算,得到各個位置的尺寸并繪制出版型。而隨著三維掃描及三維制作技術的發展,服裝制版工作完全可以借助三維技術模擬推算。首先,通過使用人體模型或者三維掃描技術,精確地構建出目標人體模型,在此基礎上,可以制作出服裝的三維模型,并按照人體模型尺寸進行適配,這樣可以更為直觀看到人物著裝的效果,如果款式設計需要調整也方便進行修改。如果款式設計得滿意便可以直接通過分割,將立體的服裝三維模型拆分,展開成平面的服裝版型,在拆分的過程中自然設計出服裝分割及省道結構的設計,動漫相關三維制作技能與服裝領域結合不單優化工作流程,使制版工作方便快捷,更適合高端的私人定制領域,未來在“互聯網+”時代下,這樣行業結合的模式將有著無限的可能性。
(三)動漫專業與工藝美術領域相結合
事實上,目前很多手工藝品的制作已經與三維技術進行結合,只是這種模式還沒進行更廣泛的推廣和應用。例如,傳統的雕塑需要用陶或者泥進行人物刻畫,整個創作過程凝聚著藝術家們大量的時間和心血。隨著三維技術的發展,藝術家們可以借助三維建模技術,進行作品的設計,這個過程不需要耗費體力和很多的材料,便于修改,當虛擬的三維模型設計制作滿意后,可將模型轉化為模具,并借助三維打印技術打印出來,再利用模具將油泥制作成雕塑成品,這樣不僅優化了整個創作過程,還可以便于批量化生產。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缺少動漫產業支撐的高校動漫專業,在“互聯網+” 時代下也可以有自身的發展空間,由于動漫專業所輻射的技能較多,包含了基礎美術、二維制作技術、三維制作技術、圖像圖形處理技術、影視后期制作技術等,而這些技術在當今環境下可以與很多傳統行業深度的融合,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中,應客觀分析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分析區域經濟構成,在“互聯網+”環境下,辨識機遇,尋求和規劃一條符合自身特點的可行的專業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龔潤華.網絡平臺視野下信息化教學與動漫課程教學的有效結合[J].知識經濟,2019(05).
[2]馬丹.基于網絡平臺下動漫課程建設與信息化教學的實踐與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 (21).
[3]郭文婧.基于動漫課程實踐性教學過程的設計與應用[J].藝術科技,2017(09).
★基金項目:本文系天津市企業特派員項目(項目編號:18JCTPJC50400);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優質課建設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馬躍,男,本科,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講師,研究方向:動畫)(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