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艷
摘要:教材分析:《我的小綿羊》是一首印度尼西亞民歌,F大調、四四拍,由兩部分構成。歌曲的旋律用音節省,多采用同音反復,使旋律具有動力感,第一部分由四樂句構成,上行模進是其采用的寫作手法,第二部分是由四樂句加結束句構成,旋律在下屬音上起唱,吹喝聲明朗、響亮,給人以新鮮的感覺,然后旋律轉而重復第一部分的后兩樂句,與前面呼應,形成完滿的終止。這首歌曲風趣、活潑,是不可多得的兒歌作品。
關鍵詞:思路;目標;重難點;過程
1 教學思路
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本著以學生為主體,以在體驗中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為主題,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理念而設計這節課的。從學生興趣入手,用音樂游戲的形式,以體驗為主,在感興中進行課前練習;用“做老師小回聲”“歌曲接龍”“紅綠燈”等形式學習歌曲;在知識拓展環節,讓學生為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創編歌詞;在體現人文環節,教育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
1.1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藝術活動學唱歌曲,并用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通過學唱歌曲,教育學生要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1.2 組織教學
(1)聽音樂進教室(師生共舞)
(一開始就把學生帶到音樂氛圍中)
(2)用音樂形式師生問好
2 課前練習,情境教學
2.1 音階、和聲練習
師:小朋友,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動物王國今天要開聯歡會,邀請我和小朋友們去參加,想去嗎?(想)不過要去動物王國得先闖過音樂橋和旋律門兩道關才行,你們有信心嗎?(有)那就讓我們唱著音階出發吧!
(1)學生唱基本音階,教師用柯爾文手飾指揮
(2)學生分三組用“la”音唱和聲
2.2 認卡片
師: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音樂橋,哦!原來它是由一些小卡片搭成的橋,認識了這些卡片我們才能過橋。
2.3 唱旋律
師:祝賀你們順利闖關!過了“音樂橋”,轉眼來到了“旋律門”,唱出這些旋律我們就可以進入動物王國了,有信心沒有?(有)
學生試唱曲譜教師指導演唱
I=F 4/4 122 22 2 12|34 32 1-||222 222 12|33 22 1-||
2.4 動物合聲
師:呀!聯歡會已經開始了,看!綿羊媽媽正在唱歌呢!想聽聽綿羊媽媽的歌聲嗎?(師模仿綿羊媽媽的叫聲:咩——咩——咩——)
師:其它小動物也爭先恐后地想一展歌喉,你們知道其它小動物是怎樣唱的嗎?
生1:小狗唱歌:汪汪汪汪……
生2:小雞唱歌:嘰嘰嘰……
生3:小貓唱歌:喵——喵——……
(……)
|汪汪 汪汪|汪汪 汪汪|汪汪 汪汪|…………
|嘰嘰 嘰|嘰嘰 嘰|嘰嘰 嘰|…………
|喵 —|喵 —|喵 —|…………
3 學唱歌曲
(1)故事導入:小朋友,你們玩的高興嗎?(高興)小動物們玩得也很高興,可就在這高興的時候,發生了一件重要的事,你們想知道什么事嗎?好,老師用天津快板告訴你!
3.1 讀歌詞
師生模擬小動物們有節奏地喊小綿羊:“我的小綿羊呀,你在哪里呀?我的小綿羊就在新的豐司叢里。
3.2 聆聽體驗
師:小朋友們讀的真好!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歌中是怎樣唱我們的小綿羊的,聽完后,告訴老師,小綿羊藏哪了。
師:讓我們再聽一遍,談聽后感受。
(3)師范唱
3.3 學唱歌曲
3.3.1 師:你們愿做老師的小回聲嗎?
××|×× ×|印·尼|民歌|我的 小綿|羊。||
3.3.2 “紅綠燈”游戲
1師扮演“紅綠燈”2生1扮演紅綠燈3生2扮演紅綠燈
3.3.3 歌曲接龍
師:小朋友,我們再來做個游戲好嗎?小凳子就是你藏身的樹叢,老師來扮演綿羊媽媽找你們好不好?老師唱第一句,你們唱第二句。
3.3.4 生生接龍
4 歌曲處理。
(1)小朋友,你們知道羊媽媽找不到小羊的心情怎樣嗎?(著急)找到后呢?(高興)你能帶著這樣的情感演唱嗎?
(2)師生共同解決難點
(3)完整演唱
5 歌曲創編
5.1 小組討論,給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編歌詞
5.2 加旋律演唱
5.3 匯報表演
5.4 評價、獎勵
5.5 你還想用什么形式表現歌曲
A舞蹈B伴奏C戴頭飾表演
6 結語
(1)小動物們多可愛呀!作為森林中的動物,你想對人類說些什么?
(2)你們說的太讓我感動了,讓我們永遠和小動物做好朋友吧!讓我們再次唱起來,跳起來吧!
(師生共舞,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