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奇蘭
摘要:進入信息化時代以來,信息化技術已經在各行各業得到普及應用,計算機操作和應用能力也成為了新一代職業人才所必須要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中職教育是職業人才培養的重要一環,在中職學校開展好計算機教育工作顯得非常重要,面對信息化時代發展的新形勢,計算機教育要堅持與時俱進,還應當積極對中職教育的創新路徑進行探索,本文將就此進行展開研究。
關鍵詞:信息化;創新;中職;計算機教育
中職計算機教育的開展,是為了培養具有良好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職業技術人才。在新的社會發展時期,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價值已經得到凸顯。中職學校計算機教育工作的開展質量,將直接關系到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掌握水平,這也將影響到學生未來的就業成功率。這就要求中職學校必須要加強對計算機教育的全面創新,與時俱進地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為中職學生的能力成長和就業發展奠定基礎。
1 信息化背景下對中職計算機教育面臨的新挑戰
新時期,信息化辦公模式的普及,使計算機成為了很多行業必不可少的辦公設備,計算機應用能力也成為了工作中必備的基本技能。大多數企業在人才招聘時,都會對計算機應用能力給與關注,若應聘人員缺乏必要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很容易在就業競爭中處于劣勢。所以,對于中職教育而言,如何保證計算機教育的普及性,以及計算機教育的效果,提升中職學生的計算機素養和實踐應用能力,也就成為了非常關鍵的一個問題,這也是信息化背景下,對中職計算機教育所提出的挑戰。
2 信息化背景下創新中職計算機教育的策略建議
2.1 革新中職計算機教育的理念和目標
信息化背景下,中職計算機教育的創新,首先需要從理念和目標的革新著手。中職學校應當充分考慮學生所學專業的特點,并結合行業及實際崗位對計算機能力的新需求,對傳統計算機教育理念進行更新,明確計算機教育的應用性目的和價值,將重視教育實效、服務中職學生成功就業融人到中職計算機教育理念當中。在此基礎上,細化制定計算機教育實踐開展的目標,強化工作崗位所需的專業計算機應用知識與能力教育,強化學生未來的就業競爭力。
2.2 強化中職計算機教育的師資力量
強大的師資力量是保證中職計算機教育有效性的基礎,在信息化背景下,要實現中職計算機教育的創新目標,還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強化中職計算機教育的師資力量。首先要保證計算機教育師資的專業化水平,積極引入專業化的計算機高級教育人才,強化現有師資力量的專業化水平。同時加強計算機領域新技術的教育培訓,保證師資隊伍知識結構的持續更新,避免知識結構老化,影響計算機教育效果。此外,還可引入行業導師在中職計算機教育中的參與,以他們的行業經驗,提高計算機教育的專業針對性。
2.3 創新中職計算機教育的課程內容
以往中職計算機教育工作中,除計算機相關專業外,大多使用基礎的計算機課程教育內容,與學生專業的聯系往往較弱,并且教材更新較為緩慢,以教材為依據開展的計算機教育在課程內容上,容易顯得陳舊,導致學生知識結構跟不上技術發展。對此,中職學校還應當加強對計算機教育課程內容的創新,應結合學生實際特點、專業特征,以及相關崗位對計算機技術應用的需要,開發適合各專業學生的校本課程,并注意引入先進的計算機領域知識,適當刪減一些陳舊落后甚至已經淘汰的知識,保證課程內容的與時俱進,以更好地適應新時期各專業學生計算機綜合素養發展的需求。
2.4 創新和豐富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方法
信息化背景下,為保證計算機教育的效果,中職學校還應在計算機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教師應改變以教師為主導下的灌輸操練模式,可嘗試運用探究式的計算機教學方法,如采取項目驅動法,通過在教學中為學生設置項目任務,以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任務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在教師的指導和輔助下,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解決任務問題,掌握計算機知識與技術要點,并在這一過程中鍛煉實踐操作能力。
2.5 完善構建中職計算機教學評價機制
對于中職計算機教育的創新,還應對教學評價環節予以關注。中職學校應當針對計算機課程教育制定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充分考慮學生計算機知識與技能培養的具體目標,兼顧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教育過程與教育成果,建立全面的評價指標,為教學評價提供依據。
3 結語
在信息化背景下,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對中職計算機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有效應對挑戰,中職學校還應當從教育理念和目標、師資力量、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機制等方面積極采取措施,加強創新,以保證中職計算機教育的質量和效果,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職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張世軍.創新創業形勢下中職院校計算機教育的教學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8(14):170-171.
[2]李兵.信息化背景下計算機教育的改革與創新[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1):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