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
【摘要】目前高校鋼琴教學引入思政教育的過程中還存在引入內容過少、教育方法單一、效果評判標準不夠完善的現狀,本文從高校管理層面、基層教學組織以及教師個人層面分析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并提出解決的途徑,即從學校層面盡快建立和完善思政教育的工作機制、基層教學組織要探討引入思政教育工作的內容和方法、教師要利用課堂教學多指并舉開展思政教育,達到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關鍵詞】高校鋼琴教學;引入;思政教育;途徑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目前,各個高校都在大力探索高校“課程思政”的有效途徑與策略,同樣鋼琴課程作為音樂類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其思政教育的效果也必將成為評判其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如何構建鋼琴教學中的思政教育模式,為提高課程思政的效果提供了切實可行的途徑,也成為了高校鋼琴教學中的重要任務。
一、高校鋼琴教學引入思政教育的現狀
(一)高校鋼琴教學引入思政教育的內容過少
高校鋼琴教學引入思政教育,就是要求在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進行價值引領,最終實現課堂育人。價值引領的內容,即引導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就是鋼琴教學中引入思政教育的主要關注點。尤其是在鋼琴教學中,大多數的鋼琴音樂作品是以西方為主,教師講解時必定會涉及到當時的背景,如何對西方的思想加以批判吸收,將直接影響思政教育的效果。但是,目前高校鋼琴教學中對鋼琴技能的要求所占的比例要遠遠大于知識的傳授以及思想的引領,至于作品中所隱含的思想、這種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比較等更進一步的思想拓展,挖掘潛移默化影響學生思想的內容還非常少,導致思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高校鋼琴教學引入思政教育的方法單一
思政教育的本質是人的思想觀念的轉變,它是隱形的,是潛移默化影響的結果,過程中甚至還會出現反復。這種特點決定了在教育教學中,要運用多種方法來提升教育效果。思想轉變的主體是學生,不管教育工作者運用何種方法,最后的落腳點必定是讓學生自己能夠意識到思想的錯誤之處,自發作出改變。但是在目前的高校鋼琴教學中,僅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仍停留在教師的說教上,是從教師自身分析的角度得出的思想結論,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鋼琴教學方法基本上是停留在一對一的技能糾錯上,教師和學生的思想碰撞,尤其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幾乎很少,缺乏了學生自己的主動性,這樣的教學也會阻礙學生思想的形成。
(三)高校鋼琴教學的學習效果評判標準還有待增加思政教育的內容
從目前的高校鋼琴教學現狀來說,由于教學本身注重技能的形成,最終的考核評判標準也大都是以學生掌握技能的多少來判斷。對于鋼琴作品本身對學生的影響、學生從教學中所取得的思想變化,基本無從涉及。思想教育的效果還未引起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的足夠重視,自然也就沒有展開對效果評判維度的研究。
二、高校鋼琴教學引入思政教育內容過少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教學管理部門還未形成基本完善的全方位思政教育的工作機制
2016年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適應新時代的工作要求,全國高校也都在圍繞思想政治教育出臺了相應的意見或辦法,每個高校的課程組也先后涌現出思政教育工作的典型,但是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一是在標準上還未全面增加思政教育的內容,比如教學各環節的標準、課程標準上還未明確相關內容;二是方法上還未明確要求加強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互協同,還未提出有效加強第二課堂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方法和途徑;三是對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甚至教師的考核聘用還未形成明確的思政教育工作成效依據。
(二)高校基層教學組織的全方位思政教育的意識還有待加強
高校基層教學組織的單位是教研室,鋼琴課程的教學實施最終也要落實到教研室這一級。部分高校由于在學校層面還未形成統一的意見或工作機制,或者是雖然制定并要求實施,但到了院系這一級后,或者由于信息傳達的不對稱,或者由于院系自身的原因,導致教研室對教學中引入思政教育的這一思想還未形成足夠的認識,或者教研室自身還未明確相應的工作方法,導致思政教育工作未落實下來。
(三)教師自身的認識也有待加強
教師是實施教學的主體和第一責任人,他自身的思想轉變才是做好課程思政教學的最終落腳點。目前從教學實際來看,我國鋼琴的教學自啟蒙起,一直重視的就是鋼琴技能技巧的練習和形成,評判一個學校鋼琴專業的教學質量高低也一直以學生演奏及比賽的結果來作為標準。受這種現實的影響,鋼琴教師的教學中也自然重視技巧的講解及傳授,對于學生思想的形成,因為與考核、晉升等沒有多大的關聯,自然也就不會引起他們的關注。所以,從教師這一層面講,教師自身的思想轉變又是鋼琴教學中引入思政教育工作成效的前提條件。
三、高校鋼琴教學中引入思政教育的途徑
(一)高校要從學校層面盡快建立和完善思政教育的工作機制
思政教育作為高校最重要的教育工作要貫穿在教學過程的始終,全部課程都要作為思政教育的陣地,學校管理部門應該首先明確這一思想,并要求各院系切實組織實施。其次,要把思政政治工作的成效作為院系開展課程建設、專業建設、教學改革的依據,使院系的工作重心更多轉移到思政教育工作、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的上來,甚至在教師個人發展上,要增加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最后,學校也要設立典型,引導教師把教學的重心更多注重立德樹人的目標上來。
(二)基層教學組織要探討引入思政教育工作的內容和方法
基層教學組織活動的開展主要通過內部的教研活動來進行,具體到鋼琴教學,要引入思政教育,一是要修訂現有的鋼琴教學大綱,從現有教學內容中挖掘出思政教育的“點”,并進行合理加工,使這些“點”形成前后聯系、符合思想形成規律的“面”,形成新的教學大綱;二是要在教研室內部多開展集體備課,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為教學提供參考;三是要統一鋼琴教學的考核標準,探討如何在最終的考核中增加思政教育的內容,引導學生在學習中不僅要掌握技能,更要注重培養自身正確思想形成的過程中來。
(三)教師要利用課堂教學多途徑開展思政教育
具體在課堂教學中,要從以教師傳授為重心轉移到以學生學習為重心,注重學生思想道德的養成方面。比如對作品的教學,通過教師的預習布置,讓學生首先了解作品的產生背景及初步感知,然后教師對關鍵點進行適當的提問,讓學生對背景有足夠的了解,接著由教師示范演奏,再通過學生的演奏,師生討論演奏中的難點以及對作品內涵的理解,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對作品內涵進行提煉和升華,達到思政教育滲透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個別教學與集體教學相結合,在集體課教學中可以運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上討論、提出問題課后自主解決問題,在這些過程中都可以進行思政教育的滲透。教學中,教師也要時刻關注學生思想的波動,及時解決學生思想中出現的問題。
綜上,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引入思政教育,是新時代思政教育的要求,作為鋼琴教師,要明確樹立思政教育貫穿教學全過程的思想,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適應新時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唐薇.“思政”視域下德育與高校鋼琴教學的融合[J]. 藝術評鑒,2018(8).
[2]田晶濤.鋼琴教學中的德育實施路徑研究[J].音樂時空,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