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摘要】隨著新課程教育的不斷改革,對音樂教學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標準,其中明確指出,在傳統和聲教學中要加強流行音樂和聲語言的應用。近幾年來,在流行音樂迅速發展影響下,使傳統課程教學也得到了一定的變化和發展,并且流行音樂和聲逐漸融入到傳統音樂和聲當中。而傳統和聲和流行和聲的結合,不僅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對傳統和聲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同時還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有一個高效的提升。因此,本文針對于流行音樂和語言在傳統和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流行音樂;和聲語言;傳統和聲教學;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J61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對于傳統音樂和流行音樂,二者之間既有著密切聯系,又有一定的區別,對于和聲方面來說也同樣如此。所以,這就要求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對傳統音樂和聲和流行音樂和聲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音樂教學效果。傳統音樂和聲主要產生于一些歐洲地區,并且在以往以多聲部音樂形式存在,通過一段長時間的變化和發展,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音樂和聲。筆者結合自身實際教學經驗,詳細分析了傳統音樂和聲的教學現狀,并針對于在傳統和聲教學中如何應用流行音樂和聲語言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希望對相關音樂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和指導。
一、現階段傳統音樂和聲教學的教學現狀分析
和聲教學,可以說是音樂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教學中一項重要教學內容,在現階段普通高校中被作為一門必修課程。由于受以往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的影響,在以往和聲課中我們可以看到,其教學形式主要以教師口述講解為主,結合實際教材內容中的大調體系和小調體系對學生進行有關和聲知識內容的教授。隨著流行音樂的歌曲的不斷出現和發展,針對于這種教學內容,在現階段已經無法滿足社會時代的變化和發展需求。雖然有很多學生都能對和聲有關理論知識有一個充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無法運用到實際當中,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嚴重缺少對和聲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這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將有著嚴重的不利影響,使教學目標無法與社會發展需求達到相互統一。就目前來看,雖然現階段有很多普通高校對和聲課程已經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和創新,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能夠正真把流行音樂語言與傳統和聲教學做到充分結合的卻微乎其微,甚至沒有。我們都知道,流行音樂和聲語言是由大調和聲和小調和聲通過結合而形成的,而對于大調和聲和小調和聲來說,二者之間不僅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又有著一定的區別。因此,要想使學生對流行音樂和聲有一個更好的學習和掌握,首先必須先要學習傳統大調和聲和小調和聲。在充分掌握大調和聲和小調和聲后,再對流行音樂和聲內容進行不斷的研究和拓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專題講座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有關流行音樂和聲理論知識內容的講解,更重要的是要加強音樂實踐練習。例如:音樂編配、音樂伴奏、音樂創作以及音樂演唱等各個方面。同時,在教學方案和內容設計時,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和接受能力以及教材內容等各方面的實際情況,以確保有一個高效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流行音樂和聲語言在傳統和聲教學中應用的策略方法
要想使流行音樂和聲語言在傳統和聲教學中有一個更好的應用,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對流行音樂和聲和大調和聲、小調和聲之間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和弦標記、和聲方面
在傳統和聲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對自然音和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和掌握,然后,在此基礎上加強對自然音和弦中的重、副屬弦和大調和音、小調和音以及轉調、編配等相關內容的講解和傳授。例如,在對和弦標記有關知識內容講解時,可以把流行音樂中的和弦標記內容結合到一起對學生進行教學和講解。在對和弦進行標記的過程中,對于一些傳統音樂和聲的用法規則來說,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流行音樂帶來獨特的音樂風格和理想的音樂效果,尤其在一些流行音樂演奏專業以及演唱專業顯得尤為明顯。要想使自己的音樂演唱或演奏達到理想效果,就必須要對流行音樂的和聲風格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只有這樣,才能在演唱或演唱過程中有一個更好的發揮。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在演唱或演奏的同時體會音樂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內涵以及獨特魅力,或者可以讓學生多對一些不同時代、不同風格類型的音樂有一個親密接觸和了解,例如古典風格類型的音樂、浪漫風格類型的音樂以及流行音樂等。尤其在對流行音樂進行教學時,要注重對以往傳統和聲在特點和風格方面知識內容的講解,使學生能夠把所學習和掌握到的和聲相關知識,在歷史時期中有一個更好的應用和體現,并站在當時時期角度來對音樂進行適當評價,進而使學生能夠對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都能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和審美能力。
(二)和弦構成方面
與傳統音樂和聲相比,流行音樂和聲語言凸顯了自由性和復雜性。而對于和弦三度疊置來說,其原則依然以音樂和聲的豎立方向結構形態為主。但是也突破了一些常規方向結構形態的限制,出現了一些留音和弦、省音和弦和附加音和弦以及高疊和弦等,并且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和廣泛應用,逐漸形成了屬于自己的獨特和音特點和風格。
對于高疊和弦來說,其包括五和弦、十一和弦、九和弦和十三和弦等,這些和弦主要被廣泛應用在流行音樂當中。而在傳統音樂中,被廣泛應用的和弦主要有兩個:第一,是由三個音所構成的和弦;第二,是由七個音所構成的和弦,其主要優勢特點在于音響比較清晰、流暢,和音功能也比較多樣、鮮明。與傳統音樂音響相比,高疊和弦音響出現的比較沉重、尖銳,并且其形態變化也多種多樣,可以充分體現出高疊和弦音響特點和效果的獨特性。
對于附加音和弦來說,其含義主要指的是在普通和弦中添加的一些其他和弦,而這些和弦統稱為“附加音和弦”。附加音和弦在傳統和音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豐富和弦內容、增添和弦色彩,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突破三和弦對和傳統和音的限制和約束。
對于省音和弦來說,省音和弦又可以稱作為“非三度疊置和弦”。由于在和弦中去掉了一個和音,所以,就使省音和弦逐漸形成了具有獨特特色的音響效果和音調、風格。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有很多普通高校,在傳統和聲教學過程中很難與流行音樂和聲語言做到充分結合,不僅使傳統和聲教學無法滿足流行音樂的變化發展需求,同時也很難有一個高效的教學質量和效率。針對于這種教學現狀的出現,我們必須要及時采取相關合理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和完善。從和弦標記、和聲和和弦構成方面出發,對流行音樂和聲和傳統音樂和聲二者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行區分,有利于流行音樂和聲語言更好地融入傳統和聲教學當中。
參考文獻
[1]郝蔚.流行音樂和聲語言在傳統和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北方音樂,2016,36(20).
[2]郝蔚.流行音樂和聲語言在傳統和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北方音樂,2016,36(20):118.
[3]陳怡.論流行音樂與傳統音樂中和聲運用的異同[J].中國外資,2014(8):288.
[4]單晶晶.流行音樂表演演唱學科的教學體系建立和分析與傳統聲樂體系的比較[J].藝術時尚(下旬刊),2014(1):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