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與涼山各民族大團結和西昌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開展中華優秀經典、西昌本土優秀經典文學和民族優秀經典誦讀活動。通過開發誦讀資源,組織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實現核心價值觀素養和語文素養的共同提高。
關鍵詞:培育踐行 核心價值觀 民族團結 本土經典誦讀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沒有固定化程式化的教材和方法。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在教育教學中應充分重視立德樹人,結合涼山西昌本土的文化和實際,結合所教學語文學科教育教學的特點要求,創造性的開展積極探索和研究工作。
一、方向和切入點
習近平在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論述中,特別強調民族優秀傳統的重要意義,提出了把超越時空的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中。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前提是要培育起核心價值觀,培育核心價值觀離不開扎扎實實的學習。語文教育要把學習落實在課程之中,還要把學習從課內拓展到課外,引導學生向生活學習,向鄉土學習,向中華傳統文化學習,向鄉土文化經典學習,向各民族優秀經典學習。通過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樹立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州情特點
涼山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彝族自治州,是全國人數最多的的彝族自治州。據涼山州統計局以2010年11月1 日零時為標準時點進行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州常住人口為4532809人,戶籍人口為4798037人。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155357人,占47.55%;少數民族人口為2377452人,占52.45%。其中彝族人口為2226755人,占49.13%。作為多民族自治州,民族團結是全州穩定的基石,是人民安居樂業幸福生活的保障。
從現在就要倡導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處、互相尊重、互相幫助。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作為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政策在中國的憲法和有關法律中得到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
三、教育實踐思路
家庭、學校、社區都有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民族團結思想的責任和義務。思想培育要從小抓起,從教育開始,從點滴開始從日常開始。學校、教師肩負著光榮而重要的使命。作為高中語文教師,特別是面臨學生即將參加高考,依然可以有所作為,特別是要在學生即將升入高一級學校,即將進入社會之際,更有再次系統學習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加強民族團結教育的必要。
我結合語文教育教學的特點,結合自己多年研究西昌本土文學的實際經驗,認真參與此次課題研究,開展教師學習材料及學生學習材料的編撰工作,開發校本教材。同時組織學生參加綜合教育實踐活動,誦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民族團結材料,特別是西昌古詩文中涉及培養核心價值觀及民主團結的篇章,以文學學習的角度教育引導學生。活動在較短的時間里取得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四、探索教育實踐活動
(一)編撰校本學習和誦讀讀物
1.資料的收集:查閱抄錄、采訪、購買讀物
根據課題負責人楊勇玉及西昌教育界教科研專家蒙佐德老師的指導,積極開展專題學習,查閱資料文獻,收集有關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記民族團結的相關學習讀物,并收集選編的簡易教師讀本。
同時到圖書館查閱《西昌縣志》《西昌市志》《寧遠府志》《涼山州古詩文選釋》《歷代文人吟西昌古詩文選讀》等,收錄培養核心價值觀及倡導民主團結詩文資料。
參觀瀘山邛海風景區,收錄對聯詩文;參觀涼山奴隸社會博物館,了解涼山彝族發展、社會結構、文化歷史,生活習慣、文化進步等情況。專程拜訪了彝族老人畢摩的日伍呷先生,請教彝族教育經《瑪牧特依》、太陽歷、火把節等相關知識,獲得許多第一手資料。
2.編撰:教師學習材料、學生誦讀材料
在閱讀采訪收錄資料的基礎上,我選編了教師閱讀的簡易讀本,字數約10000字,內容包括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族團結知識,中國的民族政策,瑪牧特依的道德觀,班級管理如何滲透核心價值和民族團結教育,在民族團結教育中如何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
選編了學生閱讀讀本,內容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弟子規》《朱熹家訓》《朱子治家格言》《勸孝歌》,民族團結詩十四首,《瑪牧特依》選讀,民族團結歌曲《西昌是個好地方》等。在核心價值觀的選編中,動員班上彝漢雙語都好的學生海來依呷、羅威等同學積極參與,打字校對,印發全班學習,大家普遍反映很有特色,效果很好
(二)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教育活動
1.專題教育實踐活動
開展語文專題綜合實踐活動,把資料整理,誦讀,詩歌朗誦,學唱歌曲,辦板報,撰寫演講稿和學習心得體會結合起來,組織高三一班學生參加學習實踐活動,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學生對核心價值觀及民族團結教育有了新的理解,普遍反映在即將參加高考,升入高一級學校,步入社會之前再次進行這教育實踐活動,對于今后的學習生活,特別是為人處世定會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2.黑板報
以培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民族團結為主體,辦一期黑板報,學生自己找材料,自己設計,自己書寫繪圖。展示了學習成果,鍛煉了綜合實踐能力,再次得到了教育。
3.學唱一首民族團結歌
組織學生尋找適合西昌特點,切合培養核心價值觀促進民族團結的詩歌,經多方尋找,發現《西昌是好地方》這首老歌很適合演唱,但歌詞和曲譜都沒有現成的。于是發動學生全力收集,找人詢問,網上尋找,最后在月華鄉“中國西昌上山下鄉知識青年博物館”找到了比較全的版本。
大家跟著網絡上的曲調學習歌唱,很快就能掌握了并進行演唱表演了。根據歌曲歌詞,我安排同學們試著仿寫歌詞,把今天西昌的發展和你對未來的期望寫進去,學生積極參與,寫出了許多精彩的詩句。
經過歌唱活動,學生感到學習輕松有趣,綜合實踐能力得到了鍛煉。
4.誦讀西昌本土文學的民族團結篇章
我從《歷代文人吟西昌古詩文選讀》中,精心選擇了14首歌唱民族團結的詩歌供學生們誦讀。其中有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面軍長征路過西昌時張貼的布告,布告中提出民族團結“平等自由”的號召:
中國工農紅軍,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漢平民,都是兄弟骨肉。
可恨四川軍閥,壓迫夷人太毒。苛捐雜稅重重,又復妄加殺戮。
紅軍萬里長征,所向勢如破竹。今已來到川西,尊重夷人風俗。
軍紀十分嚴明,不動一絲一粟。糧食公平購買,價錢交付十足。
凡我夷人群眾,切莫懷疑畏縮。趕快團結起來,共把軍閥驅逐。
設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
希望努力宣傳,將此廣播西蜀。
老紅軍原中央組織部部長陳野蘋的《西昌解放四十周年題志》,贊美了彝漢“手足情”:
春到邛瀘四十年,山光水色日鮮妍。
彝漢一家親手足,遙思共植桑梓園。
劉海林的《西昌曲》,贊美民族團結促進了涼山的發展的狀況:
月兒圓,涼山迎來新紀元。新紀元,歷史跨越,一步千年。 民族團結譜新篇,奮發圖強建家園。建家園,涼山騰飛,小康在前。
月兒高,大山壯美秀水嬌。秀水嬌,大渡奔騰,金沙滔滔。 涼山山美畫難描,奇山奇景異香飄。異香飄,瀘峰聳翠,螺髻妖嬈。
5.撰寫學習心得及演講稿
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自己撰寫心得和演講,參加演講交流活動,用實踐活動展現對培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民族團結的理解。
6.制作微課,交流經驗
為了擴大影響,給學生更為直觀的學習,我還錄制微課,播放給學生們欣賞學習,并準備上傳到西昌教育網,以學習交流。
五、小結
當民族團結形勢好時,誰都不會有明顯感覺;但當民族團結遭到破壞時,人們才意識到它的寶貴和重要。
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中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就是要在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基礎上,全國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祖國的繁榮昌盛,維護社會主義祖國的統一安全,同心同德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這是各族人民共同的事業,是各民族每一個成員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
作為教師,我們有教育引導學生的責任。從語文教育的角度,開發收集整理誦讀資源,拓展學習的內容,開展創新的綜合的學習實踐活動,從而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素養和語文素養的共同提高。
按照認真實踐“立足中華傳統文化”這個思路去做,學習和實踐活動永遠在路上。
參考文獻:
[1]楊肇基.西昌縣志.西昌:寧遠印刷公司,1942.西昌市舊志整理委員會重印,2009.
[2]蔣邦澤,武誼嘉.涼山州古詩文選釋.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7.
[3]王仁剛.歷代文人吟西昌古詩文選讀.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