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祖堅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是文化知識的傳承者,是學生的引路人!我認為一個人能否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思想品德,關鍵在于小學階段的教育。學生良好的思想行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過每一件事,每一項活動,每一節(jié)課,班主任老師的一言一行,長期熏陶下才能形成。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我作為眾多班主任中的一員,既感到榮幸而又深感任務的艱巨。作為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出于對學生成長的關愛和負責,對學生的缺點,錯誤進行批評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同時,我作為班主任一直利用班會,周會課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如認真貫徹《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小學生守則》《禮儀常規(guī)》等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德育工作無時不有、無處不在?,F我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歸納如下“六常”模式:
一、“?!弊W生的行為習慣的常規(guī)訓練
加強對學生進行行為和習慣的常規(guī)教育和訓練,做到“嚴格要求,落到實處”。我每當接一個班的班主任工作任務后,對班上每個學生行為和習慣實際情況作詳細的了解,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常規(guī)教育和訓練計劃,并充分利用時間加強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的進行培養(yǎng)。計劃如下:
1.首先訓練學生正確讀書和寫字的姿勢;
2.讀書時要求全班同學都拿起書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
3.做作業(yè)時,不斷地提醒、糾正學生的不良姿勢;
4.當學生起來發(fā)言時,則要求他們站端正,兩眼平視前方,態(tài)度平和大方,回答問題聲音要響亮,吐字、詞要清楚;在聽力方面,則要求他們集中精力聽別人說話,聽清說話內容,記在心中,要求學生做到能說內容。
以上的辦法對學生聽的習慣養(yǎng)成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如今學生在課堂上讀寫、坐站聽說的正確姿勢有了較大的改善,增強了學生的自控能力,課堂秩序井然有序。每天對學生的言行習慣不間斷強調與糾正,良好的行為習慣慢慢得形成。
二、“?!庇帽頁P,講藝術
表揚是教育學生的一種不可缺少的教育方法。但表揚運用得恰當,同時班主任要注意語言和形態(tài)的幽默性。學生的積極因素就會像原子裂變一樣發(fā)生連鎖反應。人都有自尊心,表揚有批評的作用,是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批評。我常用表揚某個學生道德品質、思想行為上的積極因素去影響和克服后進學生中存在的消極因素,寓批評于表揚之中。這樣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學習,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三、“?!币陨碜鲃t,樹立師表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工作,班主任對創(chuàng)設良好的班集體,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陶冶學生情操,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學校里,特別學校每個班主任接觸學生的時間最多、最常,開展的教育活動最常,對學生的影響最大,在學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鏡子、一本書。因此,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首先要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率先垂范。我作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實踐中,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帶頭做到;要求學生講文明禮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人格,從不挖苦諷刺他們;教育他們熱愛勞動,我每天早上和學生一塊打掃環(huán)境衛(wèi)生和教室清潔衛(wèi)生,每次打掃落葉都是我掃好了,才叫學生來幫助,凡是臟話、難活都是我去做,我班清潔區(qū)是廁所及周圍衛(wèi)生,一次,一個一年級楊奕城同學拉肚子,把大便拉了一地看了讓人作嘔,學生不愿去掃,我當時毫不猶豫撮來灰反復掃又用水沖洗,才弄干凈了,當時有很多人看到都捂著鼻子跑開了;教室不干凈我親自打掃,地上有垃圾自己去撿,墻壁有灰塵親自去擦;我常教育學生搞好團結,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師搞好團結;和學生交知心朋友;在學習上,要求學生書寫認真工整,我的板書首先做到書寫規(guī)范認真。這樣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經成了一種無聲的教育。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榜樣,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教師更應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職業(yè)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風范去影響學生,當好學生健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四、愛生如子,父母“?!睉B(tài)
“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愛是溝通教師與學生情感的紐帶。通過和學生接觸,我充分認識到了“愛心”在師生關系溝通的橋梁。談到班主任的工作,我不禁想起法國作家拉封丹的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試,看誰能把一個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風首先施展威力,行人為了抵御北風的侵襲……”這則寓言給了我很大的啟示:班主任工作應父母的“愛心”,父母的“?!睉B(tài),也就是說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有父母的情感和愛,去感化和教育學生的言行。
五、“?!眲?chuàng)正確輿論,立良好班風
正確的輿論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對班級每個成員都有約束、感染、熏陶、激勵的作用。在扶正壓邪,獎善懲惡的過程中,輿論具有行政命令和規(guī)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主任在班內應時時注意培養(yǎng)正確的集體輿論,引導學生對班級生活中現象進行議論、評價,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現象有人抓”的風氣。有的學生不注重自己身邊發(fā)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學后窗戶沒關就走了,大白天燈全開著卻不以為然等等。針對這種情況,我組織開展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班會,會上對小事該不該管進行了辯論,還列舉同學身邊發(fā)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結論:“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實踐證明:有了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就會無形的支配集體成員的行為和集體生活,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六、“常”與后進生溝通
我們這個班,后進生的人數挺多。因此,轉化后進生是班主任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我認為對后進生要給予特別的關愛。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視,感情上不厭倦,態(tài)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對差生的一片真誠的愛心,去叩響他們的心靈之門。要善于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
總之,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一項艱苦而耐心的工作,可我卻樂在其中。我堅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獲”。我相信只要留心德育,處處德育,營造一個良好的創(chuàng)造教育的氛圍,使創(chuàng)造教育之花絢麗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