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超 荊超

【摘 要】 目的:探討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與超聲彈性成像用于診斷乳腺癌的效果及評價。方法:回顧性分析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2例乳腺腫瘤患者臨床資料,其中所有患者先行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再行超聲彈性檢查,經手術確診后,將兩種檢測方法的診斷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超聲彈性成像用于診斷乳腺癌的敏感度、準確率及特異度均高于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P<0.05),漏診率低于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P<0.05)。結論: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與超聲彈性成像用于診斷乳腺癌均具有重要的診斷意義,但超聲彈性成像用于診斷乳腺癌的可靠性更高。
【關鍵詞】 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超聲彈性成像;乳腺癌;診斷
目前乳腺癌病因在臨床仍未明確,加之早期癥狀并不明顯,當病情得到進一步發展,腫瘤細胞在脫落進入血循環系統出現轉移,就會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因此早期對乳腺癌疾病進行診斷,對于患者的早期治療方案制定及預后效果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次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2例乳腺腫瘤患者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先行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再行超聲彈性成像檢查,旨在進一步分析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與超聲彈性成像用于診斷乳腺癌的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2例乳腺腫瘤患者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先行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再行超聲彈性檢查。患者均為女性,年齡30~65歲,平均(47.62±5.16)歲。病灶直徑8~50mm,平均(28.57±5.84)mm。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 所有患者均先行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儀器設備:Voluson730 ProV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將探頭頻率調至7.5~13.0MHz,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充分暴露乳腺后,用直接接觸法,將探頭置入其雙乳并按順時針進行移動,探測患者病灶大小、位置、形狀及血流信號,如果觀察到腫瘤中存在3~4個點狀血管或≥5個的點狀血管則確診為乳腺癌。
1.2.2 超聲彈性成像 對感興趣區域調查后持續改變壓力,從而獲得較高穩定性的彈性圖形。運用改良五分法評估病灶,其中1分為病灶呈均勻綠色;2分為病灶呈藍綠相間,綠色為主;3分為病灶呈藍綠各半;4分為病灶呈藍綠相間,藍色為主;5分為病灶呈綠色。得分≥4分則確診為乳腺癌。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統計敏感度、準確率及特異度,同時比較其漏診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χ2檢驗,P<0.05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病理檢查結果
102例乳腺腫瘤經手術確診,其中48例為惡性腫瘤(47.06%),余下54例為良性腫瘤(52.94%)。惡性腫瘤分別有非特異性侵潤性導管癌26例(54.17%),惡性葉狀腫瘤20例(41.67%),乳頭狀癌2例(4.17%)。54例良性腫瘤患者均為纖維腺瘤。
2.2 檢測結果比較
檢查結果表明,超聲彈性成像用于診斷乳腺癌的敏感度、準確率及特異度均高于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P<0.05)。詳情見表1。
2.3 漏診率比較
超聲彈性成像漏診2例,綜合漏診率為1.96%(2/102),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漏診16例,綜合漏診率為15.67%(16/102)。超聲彈性成像漏診率明顯低于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P<0.05)。
3 討論
乳腺癌作為威脅女性健康的常見惡性腫瘤[2],目前仍未明確其病因,發病率不僅在隨之提高,且其發病年齡也在不斷降低,有學者猜測可能和女性家族遺傳、月經初潮、絕經時間、環境、生活習慣、基因突變及生育史等因素相關,早期階段乳腺癌的體征并不明顯,其中少數患者可能會因為乳房腫塊及乳頭和乳房皮膚出現變化選擇就醫,故提升早期乳腺癌診斷率對于減少患者病死率是非常必要的。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提出[3],通過普查盡早對乳腺癌進行診斷、治療,對于減少患者病死率具有積極意義。超聲檢查因其沒有輻射、創傷小、痛苦小及操作簡便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臨床,而彩色多普勒超聲則是利用二維彩超明確腫瘤大小、位置及回聲特征后,再用高平探頭獲得更可靠的數據,再將有效數據用于臨床判斷病灶良惡性,之后還可利用彩色多普勒現象顯示病變內血流特征,為診斷與鑒別乳腺癌提供有利依據。
超聲彈性成像是一種新型的超聲成像技術,它是根據病灶與周圍組織彈性差別成像來進行良惡性病變的判斷的[4]。因為正常的乳腺組織和乳腺癌組織在周圍組織硬度上有著一定的差異性,而超聲彈性成像則可以對周圍組織的彈性系數進行判斷,從而判定病灶的良惡性質。相關臨床研究表明[5],超聲彈性成像用于診斷乳腺癌,其敏感度、準確度及敏感度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聲,而本次研究中采用超聲彈性成像檢查102例乳腺腫瘤患者的其敏感度、準確度及特異度,分別為75.00%、83.33%、90.74%,明顯高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56.25%、68.63%、79.63%,與相關文獻基本一致[6],充分說明了彈性超聲成像的可靠性。
綜上所述,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與超聲彈性成像用于診斷乳腺癌均具有重要的診斷意義,但超聲彈性成像用于診斷乳腺癌的可靠性更高。
參考文獻:
[1] 王鐵芳.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聯合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對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的診斷價值[J].中國鄉村醫藥,2018,25(20):48-49.
[2] 張勤.對比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癌診斷中應用效果[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02(02):20-22.
[3] 金燕燕,宋會明,王谷一,等.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與超聲彈性成像診斷乳腺癌的臨床對比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7,27(07):1398-1400.
[4] 范曉芳,陸庭勛,丁勇俊,等.超聲彈性成像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及其與癌組織分級及MVD的關系[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13):3093-3096.
[5] 馮春芳.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和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癌中診斷價值差異[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01(06):87-88.
[6] 余健彬,施國穎,汪建軍.超聲造影微血管成像與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J].江西醫藥,2013,48(12):1281-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