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孫逸帆

交通運輸行業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是部省聯動、覆蓋全國的信用信息采集、管理與服務平臺。該平臺由部、省兩級平臺組成,部級平臺基于內容管理系統、數據采集軟件、信息發布系統等支撐軟件,匯聚行業信用信息
目前,我國正處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攻堅期,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要求。同時,交通運輸是社會信用體系商務誠信建設的重要領域,為貫徹落實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切實加強交通運輸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推動交通運輸科學發展,交通運輸部于2015年5月印發了《關于加強交通運輸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交政研發【2015】75號),為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提出了頂層設計。交通運輸信用信息服務平臺作為行業信用信息發布、服務與宣傳窗口,是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交通運輸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公開和應用的重要載體,是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主陣地,對于加強交通運輸行業誠信建設、提升行業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具有積極作用。
部省聯動、覆蓋全國的信用信息平臺
交通運輸行業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是部省聯動、覆蓋全國的信用信息采集、管理與服務平臺。該平臺由部、省兩級平臺組成,部級平臺基于內容管理系統、數據采集軟件、信息發布系統等支撐軟件,匯聚行業信用信息,提供PC端、手機端和微信端的服務。PC端服務提供信用信息發布、信用信息查詢、信用信息服務和信用反饋四項服務。
信用信息發布即及時發布交通運輸行業信用相關政策法規、標準規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動態、信用知識等信息,提供站內檢索服務。信用信息查詢主要提供交通運輸政府部門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雙公示信息,從業企業基本信息、良好信息、不良信息、信用評價信息,以及聯合懲戒黑名單、聯合激勵紅名單信息查詢服務。征信服務主要提供信用報告、信用評價等信用服務。信用反饋為從業者和社會公眾提供咨詢、建議、投訴舉報等窗口。手機APP基于對內容管理系統信息的同步,及時發布PC端發布的信用信息,提供信用信息綜合查詢服務。依托微信公眾平臺建立微信訂閱號,及時發布行業信用政策法規、標準規范和工作動態,接入信用信息綜合查詢系統,實現微信端雙公示、企業信用和紅黑名單信息的查詢。
省級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基于省級信用信息的整合,提供信用信息發布、信用信息查詢等服務。部級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定期對省級信用信息服務平臺發布的政策法規、標準規范、工作動態、誠信失信公示等信息進行采集,實現部省信息聯動。
交通運輸行業信用信息管理系統整合公路建設市場、水運工程建設市場、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道路運輸市場、水路運輸市場、海事等領域信用信息管理系統,歸集全國交通運輸信用信息,與交通運輸行業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共享數據。此外,部級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對接信用中國,向其提供交通運輸行業信用數據,共享來自高法、工商、公安等部門的信用信息。
平臺的組織構成及應用
政府主導是目前平臺建設推進的主要動力,交通運輸行業信用信息服務平臺亦由交通運輸部組織建設,“信用交通”網站群作為平臺對外載體,于2016年9月建成并開通。網站群由“信用交通”總網站和“信用交通”地方網站構成,整合交通運輸行業信用信息,面向行業和社會提供以下幾大類信用信息服務:
信用工作信息公開,發布交通運輸行業信用工作政策法規、標準規范、動態等信息。信用公示,公示聯合懲戒備忘錄和失信黑名單、聯合激勵備忘錄和誠信紅名單,以及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息,并提供查詢服務。法人和自然人信用信息查詢,提供法人和自然人基本信息、資質資格、良好記錄、不良記錄、信用評價等信用檔案查詢服務,以及信用報告服務。信用宣傳,宣傳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成果,普及信用知識,開展多種形式的信用宣傳活動。
基于“信用交通”網站群的建設,目前信用信息的應用主要體現在行業監管、公共服務和市場服務三個方面。
平臺的首要作用是為政府部門聯合行政執法提供支持,達到行業監管的目的。“信用交通”網站群整合的企業信用檔案以及聯合懲戒黑名單、聯合激勵紅名單等信息,能夠為政府部門依法行政和執法檢查提供重要參考,從而對信用較差的企業進行重點督查,對信用良好的企業給予相對優惠的發展政策。
其次,公共信用信息對于實現政府部門公共資源的有序、公平分配具有廣泛的用途。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在基本建設項目采購招標過程中,能夠查詢投標單位的信用檔案,查看其信用報告,及時掌握其信用情況,以便選擇信譽好的企業,降低項目實施風險。此外,政府各種福利政策、優惠政策的申請均以法人或自然人信用良好作為先決條件。
最后,與第三方征信機構合作,利用“信用交通”網站群整合的信用信息,開展信用評價和風險評估,可以服務于特定機構,起到服務市場的作用。例如,與行業協會合作,為協會開展企業信用評價、誠信企業建設等提供數據支持。
平臺亟待解決完善的三大問題
然而,平臺在建設和服務的過程中,也逐漸顯現出以下三大問題:
其一,信用信息服務平臺的屬性問題。目前,“信用交通”網站群是作為交通運輸部政府網站子站運行的。從屬性上來看,信用信息服務平臺雖然具有政府網站的部分特征,但不完全屬于政府網站范疇。而且該平臺作為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整合的是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等法人和自然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形成的信息,反映的是其身份、經濟狀況、履約能力、商業信譽等信用能力的數據和資料,通常由政府部門或其下屬的企事業單位負責建設,提供面向行業和社會公眾的公益性、基礎性信用信息服務,是行業運行的公共基礎設施。而交通運輸行業政府網站是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及依法行使交通運輸行政管理職權的機構改造職能,面向行業和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官方網站,是政府施政宣傳平臺、政務服務平臺、公眾出行服務平臺和政民互動交流平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提供的行業信用政策法規、標準規范、工作動態、信用公示等信息是典型的政府信息公開服務,但法人和自然人信用檔案不屬于政府信息,法人和自然人信用查詢、信用報告等服務是基礎公共服務,但不屬于政務服務,而與第三方征信機構、行業協會等聯合開展的征信服務是典型的市場服務。可見,信用信息服務平臺雖然提供部分政務服務,但不能定性為政府網站,否則會影響其進一步發展。
其二,行業信用信息服務平臺與國家、地方公共信用服務平臺的關系問題。隨著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逐步推進,政府部門普遍建立起了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2015年6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指導,國家信息中心主辦的“信用中國”網站開通。目前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已不同程度的建立起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在我國現行的條塊管理體制下,交通運輸行業信用信息服務平臺主要從縱向上整合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產生的信用信息,在向“信用中國”提供交通領域信用信息的同時,通過“信用中國”共享來自其他行業的數據。在服務上,交通運輸行業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基于對交通運輸行業從業單位和人員信用信息的整合,主要為行業監管和行業經濟活動提供服務,同時為社會化、市場化服務提供支持。該平臺與國家、地方公共信用服務平臺在整合的信用信息上有重復或交叉,但在服務上更加聚焦、更有針對性。
其三,運營模式問題。該平臺作為行業公共基礎設施,是公益性質的平臺,目前由政府部門主導建設和運維,提供公益性、基礎性信用信息服務。但信用信息本身除了具有社會屬性外,還具有經濟屬性,可以在市場服務中發揮更大的價值。因此,在信用信息大量歸集并形成一定規模和體系的基礎上,可以允許平臺進行市場化服務的探索,以充分發揮信用信息的價值,推動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同時政府部門應該加強監管,使行業信用信息服務平臺為第三方征信機構、行業協會等提供的服務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更好地為行業發展服務。
(作者單位: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