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建愛
游戲課程化是學前教育理念的創新發展成果,是學前教育的新興課程模式。游戲課程化對于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有著積極的作用,成為幼兒園教育改革的重點項目。本文介紹了幼兒園游戲課程化的內涵和意義,并提出了幼兒園實施游戲課程化的策略,以供參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將游戲、生活、綜合并列為幼兒園教育的三大核心理念,并強調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這從指導思想上明確了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為幼兒園課程建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
一、幼兒園游戲課程化的內涵
德國著名教育家,被譽為學前教育鼻祖的福祿培爾說過:“兒童早期的各種游戲,是一切未來生活的萌芽。”而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發展,“游戲就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這一觀點已經成為學前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識。游戲課程化,就是充分尊重了幼兒喜愛游戲的自然天性,將教育融入游戲之中,將游戲以教學化形式組織開展,以期實現促進幼兒知識學習、智力開發、習慣養成和品質形成的教育目的。
二、幼兒園實施游戲課程化的意義
首先,游戲課程化符合幼兒身心發展需要,適應了他們好動、好玩的年齡特點,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認知興趣,提高他們參與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教育效率和質量的提高。
其次,游戲課程化可以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相對于課堂教學,游戲更能夠調動幼兒多種感官的參與,實現動腦、動手、動嘴的協調統一,使得他們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運動能力、交往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得到有效鍛煉,有助于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再次,游戲課程化可以擴展和豐富教育資源,實現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游戲形式多種多樣,包含的教育資源眾多,這是常規的課堂教學所無法比擬的優勢。通過游戲,教師可以將更多的教育資源進行有機整合,以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滲透,起到了寓教于樂、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此外,游戲課程化建設水平也是幼兒園教育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有助于幼兒園特色化和品牌化發展,增強幼兒園的社會影響力。
三、幼兒園實施游戲課程化的策略
(一)教師的職業素質是幼兒園實施游戲課程化的基礎
教師是游戲課程化的具體實施者,教師的職業素質直接決定了游戲課程化實施的效果。一是需要教師對游戲課程化有正確的理解認識,充分了解游戲課程化的內涵和意義,增強開展工作的主動性。二是需要教師有較強的專業知識能力,如幼兒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健康保健知識等,為實施游戲課程化做好理論保證。三是需要教師有愛心、耐心和童心,對幼兒產生較高的親和力,讓幼兒發自內心地愿意和教師一起開展游戲。四是需要教師有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游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實施游戲課程化的首要前提就是確保安全,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實現教育目標。這就需要教師具備相應的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能夠及時發現并處理各種問題,保障游戲課程化的順利平穩實施。
(二)環境氛圍的創設是游戲課程化實施的條件
要想實施游戲課程化,教師就必須創設出相應的環境氛圍。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他們極易受到環境氛圍的影響。教師要重視環境氛圍的創設,一方面,要創設心理氛圍,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熱情,從情感體驗上做好開展游戲的心理準備。另一方面,要創設硬件環境,教師要針對游戲活動的實際情況,提前準備和檢查所需道具、玩具、設備,確保物品齊全、狀態正常,為幼兒游戲提供安全、完備的硬件支持。
(三)豐富的游戲項目是游戲課程化實施的關鍵
幼兒階段具有好奇心強、注意力不能長時間保持集中的特點,單一的游戲在一定時間段內開展的效果不錯,但長期反復使用,幼兒的興趣就會下降,興奮點就會消失,甚至會對某個游戲產生抵觸、排斥心理,這不利于游戲課程化的實施。教師應開闊思路,積極豐富游戲項目,針對教育目標和幼兒實際情況,將教育因素巧妙地滲透于多種游戲項目中,靈活變化,常玩常新,始終讓幼兒保持高度的興奮感和參與積極性,促進游戲課程化的持續發展。
(四)完善評價是游戲課程化實施的重點
游戲的結束并不代表課程的終止,游戲課程化本質上屬于一種教學模式,而評價是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環節。首先,通過及時的評價,教師可以對幼兒進行所學知識的整理總結,使幼兒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其次,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本身也為幼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互動交流平臺,幫助他們鍛煉和提升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再次,激勵性的評價使幼兒在活動中獲得了成就感,有助于他們樂觀自信品質的形成;最后,認真分析評價結果,可以幫助教師客觀地認識到活動中優勢和不足,為下一步教育教學活動的改進提供準確的依據。
(五)實施游戲課程化過程中需要重視的問題
一是要重視游戲切合實際,具有針對性。教師在設計游戲時,要充分考慮到教育目標、教學內容、幼兒的身心特點以及幼兒園的實際情況,確保游戲因地制宜,安全有效,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二是要重視交流合作。實施游戲課程化,僅靠某個教師的單打獨斗是不可能完成的,教師之間要加強交流合作。例如,在教育資源的搜集、游戲過程的組織、安全保障等工作上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并積極開展經驗交流活動,取長補短,互通有無。三是要重視家校合育。游戲課程化需要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家校形成教育合力,才可以將教育活動延伸至課外,進而不斷強化幼兒的情感體驗,增強教育效果。
(蘭州新區第四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