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在解讀《“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政策文件的基礎上,對高校公共體育教學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了論述,并以“健康中國2030”為契機,為我國高校體育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優化方略。其目的是進一步推動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學改革,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需求,從而提升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促進健康中國的實現。
一、《“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簡析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共同印發并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這不僅是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更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人民健康的重大關切。同時,這也是我國積極參與全球健康治理、履行我國對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承諾的重要舉措。
綱要全文共包括八篇二十九章,其中第二篇第六章第四節對健康工作的重要陣地“學校體育”做出了明確部署: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培育青少年體育愛好,基本實現青少年熟練掌握1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確保學生校內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到2030年,學校體育場地設施與器材配置達標率達到100%;青少年學生每周參與體育活動達到中等強度3次以上;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25%以上。以上清晰可量化的具體目標為今后高校體育改革提供的方向,因此高校體育教育必須以“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為契機,對傳統的體育課程模式進行不斷優化與升級,努力提升國民整體的健康素質。
二、當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
(一)體育教學經費不足、基礎設施不完備
校園體育經費不足、體育教學相關的基礎設施和設備不完備,成為當前影響我國高校體育教學開展的共同問題。受到傳統管理體制的影響,我國絕大多數高校的體育經費全部來自財政撥款,有限的財政撥款要同時滿足多方面的需求,最后用于體育方面的經費更是少之又少。體育器材設施不僅存在數量不足的問題,而且很多已經老舊不堪,但因為經費原因不能及時換新,無法為體育教學的正常進行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撐。
(二)體育教學內容繁雜且出現低水平重復
當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為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開設了眾多的體育教學項目,出現了學生本學期學習籃球、下學期改選健美操等無效銜接的學習現象,最終導致學生“什么都學,卻什么都不精通”的現象。此外,當前各學段體育教學內容千篇一律,成為我國校園體育的一個通病。以排球運動為例,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傳授學生基本的墊球、傳球,而對于高級別的技術如扣球、跳發球以及競賽實戰等很多高校少有涉及,低水平重復的體育教學現象,使學生對體育課產生免疫感,使運動技能的發展和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培養受到了極大的阻礙。
(三)體育教學溫清化
當前,國內許多高校都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開設了眾多的體育選修課程,并由學生自行選擇。到了選課時間,學生爭搶的往往是那些趣味性高、運動量小、能夠躲避風吹日曬的項目,沒有選上的最后為了完成學分,不得不學習不喜歡的體育項目,改革的現實結果是體育教學逐漸趨于快樂體育。而作為一線的體育教學人員,在課堂的組織和實施過程中也出現對學生過于溫情化的現象,只重視技術傳授忽略體能訓練,熱身環節或者技術教學完成以后,放任學生自由安排,導致很多學生大部分的時間處于閑聊、耍手機、甚至趁教師不注意溜出課堂,這些現象都無形中也影響了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四)體育課堂教學評價手段與內容單一
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是總結性的評價,其內容是考核學生對技術掌握的程度,而對學生平時練習和學習的過程性評價少有涉及。評價的主體也基本上是由體育教師主導,缺乏學生的參與。這種缺乏科學性、客觀性、全面性的評價內容和方法,不能充分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不利于學生個性發展和終身體育的發展。此外,單一的評價主體有時也會因為教師個體的差異而出現評價尺度的不同,學生的體育選修不是選擇運動項目而是選擇打分高的教師,從而影響學生的體育學習。
三、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對策及建議
(一)多方位籌措體育教學經費
在無法改變體育經費財政撥款的現實狀況下,各高校應該立足實際,通過企業贊助、校友捐助等方式多方位地籌措體育經費,以滿足學校體育活動開展的需求。
(二)實施“專項化”的體育教學
像體育專業的學生一樣,在進行一定時間的體育項目普修之后,其他專業學生可以選擇一項體育運動作為重點,進行提高學習和重點突破。同時,利用“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保障學生掌握所需的運動技能。
(三)加強體育課堂管理
不論是何種項目的體育教學,身體素質訓練都應當貫穿學習始終。另外,對于上課期間表現散漫的學生,教師應當重點關注,以保障體育課堂的有序性。
(四)注意評價主體和方式的多樣性
體育教學應采用總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教師既要關注學生運動技能掌握的程度,又要注意學生運動技能學習的過程。在評價主體上,高校應建立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的多方位評價體系。在評價方式上,相同體育項目的考核也可采取統考制度,避免教師個人差異造成評價結果不同。
(宜賓學院)
作者簡介:胡毅(1971-),男,四川宜賓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