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蘋
當前,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學習。在這樣的形勢下,如何培養高技能的中職生是職業學校需要探索的問題。成都市工程職業技術學校的藝術部通過對其他職業學校的考察、學習,結合人才培養的需要,特別是幼教四個專業的特點,根據學生的需要,通過差異化教學,率先制定特色走班的教學制度,并不斷完善管理制度,以將其推廣到全校。
一、藝術部和“走班制”
成都市工程職業技術學校的藝術部分別有學前教育、服裝與形象設計、旅游服務與管理、建筑四個專業,目前共18個班,學生約800名。該部率先在學校進行“走班制”教學試驗,首先以學前專業和旅游專業為試點開展走班活動。
“走班制”是為適應社會對多樣化人才的需求,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在保證每個學生達到共同基礎的前提下,各學科分類別、分層次設計多樣的、可供學生發展不同能力的特色課程內容,以滿足學生對課程的不同需求。學校藝術部通過觀摩其他技術類學校的教學,率先引入“走班制”,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在每周的固定教學時段(一般為兩節課)上特色課。
二、實行“走班制”的意義
實行“走班制”是社會對人才專業化的需要,也是學生發展的需要。隨著社會分工的精細化,用人單位對人才的專業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人才朝著專業化發展。以學前教育為例,幼兒園教學涉及音樂、舞蹈、環創、體育活動、游戲等,需要在某一個方面有特長的教師帶動項目的開展。每一個專業都有多門課程,因為個體差異不同,學生的體質、心理、特長也不盡相同,難免會偏科,所以學校教育要將其優勢盡可能發揮出來。建立特色“走班制”,是為了讓學生發揮各自的特長,集中培養其興趣愛好,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能,實現高考升學和順利就業的目標。同時,“走班制”也將學校各個專業發展得更加完善,促進專業的長遠發展。
三、“走班制”的實施辦法
(一)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專業部特色課負責人將課程名稱發放到各班,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然后根據各班統計的人數進行分班。如果一個課程報名人數過多,就再分班,配備教師,即使有的學科報名人數達不到一個授課班級的規模也照常開課,以體現個體需要。這樣做的目的是充分尊重學生意愿,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也就更有動力學習。
(二)制定對學生的測評方案
目前,學生往往根據興趣愛好來選擇特色課。與此同時,教師要根據平時學習情況和已有基礎評價學生是否適合這門課程,特別是聲樂、舞蹈、琴法這些課程需要一定的天賦和基礎。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定期考核學生的學習成果,主要通過操作、練習來打分,嚴格執行考勤,如果學生無故曠課,就取消其學習這門課的資格,和正常上課一樣,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鞏固學習效果。
(三)嚴格把控教師的授課內容
每學期開學前,特色課的授課教師要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首先,科任教師向學校負責人提供整學期的課程計劃。每周只有周一下午屬于走班課的時間,教師需要計劃這一大堂課的內容,計劃包括授課內容、授課時數、授課方式、器具器材、授課方式等。其次,教師需要提交教案、講義、PPT等,保證每堂課都充實有效。專業部教學助理還要不定期抽查、旁聽課程,檢查授課教師是否嚴格按照教學計劃執行。
(四)培養學生的核心競爭能力
在走班課程上,設置該專業最有代表性的課程。例如,學前專業有玩具制作、POP手繪、舞蹈、蒙氏教育、琴法、舞蹈、簡筆畫、手工、書法、教師口語等課程,其中學生選課較多的是舞蹈、琴法和手工,另外還有一門特色體育課,主要針對男生,培養幼兒園體育教師。旅游專業開設了咖啡、茶藝、旅游門店服務、旅游宣傳、餐飲宴會設計、英語服務、景區服務、餐飲服務等課程。學校將所學的主要課程列為專業課,學生可以集中精力將其學得更扎實。這些課程都是根據市場需要而設,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五)課堂教學與實踐須結合
為了讓特色課的學生學以致用,專業部盡量給這些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例如,舞蹈教師在學員中擇優挑選部分學生,成立校園舞蹈隊,其除了在學校的大型活動中為全校師生表演,還參加市、區的比賽或交流活動,這樣不僅強化了學生的專業技能,也開拓了他們的視野。再如,咖啡、茶藝專業的學生在“爭當小老板”活動中,在校內開設飲品店,尤其在夏天收效良好,專業部也會投入資金,給校內教師發放品嘗券,支持學生的事業。
(六)多種方式展示專業學習成果
每學期專業部大約要安排兩次技能展示,除了各班的展示節目,特色班也要準備節目,特別是舞蹈、聲樂、茶藝、景區講解等。技能展示除了動態展示外,還有靜態展示,學生優秀的簡筆畫、手工、書法作品張貼在學校公示欄上,或者經過包裝制作成禮物送給來校視察的領導和參觀的友人。學校還鼓勵學生創業,特別是青白江區有大型旅游活動時,會為他們爭取攤位,制作一些作品售賣。
四、“走班制”的實施效果和改進方法
“走班制”得到了學校領導的高度肯定,更受到學生的歡迎,例如,校園舞蹈隊的節目獲得師生的褒獎,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提高,希望走美術方向的學生得到了更多的指導。學生喜歡的課程學習得到了加強,在常規課中能起到引領示范作用,教師也更方便發掘人才,為學校如宣傳部、文藝部等提供人才,有些課程還吸引了本校教師前去旁聽,如國畫、書法等。
“走班制”在實行過程中仍存在不足,還要不斷改進其管理措施。藝術部要對授課教師、學生的學習效果采取更有效的監督措施,如教師、學生雙向評價。藝術部要進一步采取措施提高走班課的地位,讓學生認識到“走班制”的重要性,獲得更多實踐和鍛煉的機會。
總之,“走班制”打破班級、打破年齡的學習方式讓學校的教育過程充滿了活力,經過不斷打磨,下一步必將在全校推廣開來。
(成都市工程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