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平
得益于改革的不斷深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能力已經有了顯著提升,很多事業單位對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也有了顯著提升。但也需要清醒地看到,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狀況已經有了很大變化,繼續沿用以往的理念、模式與方式方法驅動財務管理活動也帶有明顯的局限性。更為嚴重的是,新會計制度的正式實施大為加劇了業已存在的財務管理問題負面影響,很多事業單位對財務管理問題如何解決也較為茫然,鑒于此,探尋出新時期事業單位更好進行財務管理的有效策略也十分必要。
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事業單位的發展環境,財務管理活動開展狀況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催生出了新會計制度的出現[1]。2019年,新會計制度正式實施,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活動開展也產生了十分明顯的影響。從積極影響的層面來看,新會計制度的實施有利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規范化程度的提升,這對于促進事業單位更好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從消極影響的層面來看,新會計制度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實際壓力與難度,固有的財務管理模式也受到了很大沖擊,如何在新會計制度下更好進行財務管理也是事業單位需要認真思考的現實性問題。
很多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活動開展中存在著缺乏側重的具體問題,這也是很多事業單位看似在較為積極地進行財務管理,并迎合新會計制度要求進行了財務層面的不斷調整與優化,但財務管理有效性依然較低的重要原因。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本身涉及到很多管理事務,但事業單位內部的財務管理資源較為有限,想要在單位時間內對各項財務管理事務予以兼顧明顯缺乏現實上的可能。一旦事業單位忽略了對財務管理活動開展的規劃,財務管理活動開展中無具體側重,就會陷入到較為被動的狀態。在這一不良狀態下,事業單位不僅無法較好地提升財務管理實際有效性,新會計制度對其財務管理活動開展的沖擊性影響也會越發明顯,這也會從側面上加劇財務管理活動開展的現實壓力。
可以影響到財務管理狀況的因素較為多樣,財務管理方式方法的選用是最為直接的一種因素,一般來說,財務管理方式方法的選用狀況也會影響到財務管理實際有效性[2]。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單一且固化的財務管理方式方法被長時間沿用,很多事業單位不僅沒有認識到財務管理方式方法多元化的必要性,更加缺乏財務管理方式方法多元的有效經驗。這一因素客觀存在和影響下,單純地借助人力資源,運用機械的方式方法進行財務管理也會成為一種常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創新的實際空間也會被不斷壓縮。這便導致傳統的財務管理方式方法會被長時間沿用,新會計制度的正式事實也會將單一財務管理方式方法應用的弊端放大,從這一層面來看,財務管理方式方法過于單一也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部分事業單位內財務管理活動的開展缺乏一個基礎性制度予以指導和規范,這實際上已經引發了具體財務管理問題的產生和出現,不僅如此,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活動開展中缺乏有效的評價與監督,財務管理評價與監督機制缺失的問題也十分顯著。在無法對財務管理進行有效評價時,事業單位很難對財務管理實際狀況、財務管理需求,財務管理方式方法實際有效性等進行較好感知,這很容易致使財務管理活動開展中帶有明顯的盲目性色彩。無法對財務管理進行有效監督時,很多財務管理問題既無法被及時發現,更加無法得到較好解決,相關財務管理問題長期堆積在一起也會在增加財務管理壓力的同時,大為增加財務管理的風險性,這一狀態下想要適應新會計制度的具體要求也會變得十分困難。

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需要明確出財務管理的具體側重,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財務管理活動開展,以此將降低新會計制度正式實施對一般性財務管理活動開展產生的沖擊。例如,江蘇省某淡水漁業研究員早在2018年10月就進行了財務管理層面的改革嘗試,財務管理人員通過對即將實施的新會計制度進行了細致研讀后,將預算管理作為了實際意義上的財務管理核心。在此基礎上,該事業單位基于管理會計建設視角,對全面預算管理法這一管理會計工具進行了應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以及預算指標的細化、量化等也大為增強了預算管理的有效性,并大為豐富了財務管理的層次性。其它事業單位也要在新會計制度正式實施下明確財務管理的重點,增強財務管理的體系性優勢,避免財務管理成為形式大于內容的管理形式。
財務管理方式方法的選用狀況會直接影響到財務管理進程以及最終的財務管理成效取得,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更好進行財務管理也要在管理手段的選用上進行優化。例如,新會計制度對于財務核算以及會計分錄上都提出了新要求,繼續沿用以往的財務管理手段并不可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則要在充分研讀新會計制度中具體要求的基礎上,圍繞著財務管理需求的滿足進行財務管理手段選用層面的調整。財務管理信息化是一個明顯趨勢,事業單位也可以將財務管理信息化作為財務管理手段創新的一個有效選擇。借助金蝶、用友這樣專門的財務管理軟件進行財務管理能夠大為提升財務管理效率,財務管理中人為失誤引發的財務管理問題也能夠得到較好控制。伴隨著財務管理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升,事業單位在新會計制度正式實施下也能夠具有更多的財務管理選擇。
新會計制度正式實施倒逼著事業單位更為規范與高效地進行財務管理,對于各類型事業單位而言,其需要強化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基于內部控制視角不斷提升財務層面內部控制力度。除了進行基礎性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外,事業單位也要結合財務管理實際狀況與需求進行相應評價與監督機制的構建,將評價與監督機制作為新時期財務管理活動更好開展的一種保障性機制。具體來說,事業單位核心領導層可以充當財務管理評價與監督主體,根據細化出來的標準履行評價與監督職能。借助常態化評價,事業單位要對財務管理策略的選用狀況等進行評估,在財務管理活動開展中進行跟進式調整。依托嚴格的監督,事業單位需要發現財務管理活動開展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對相應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與解決,將財務管理問題的解決過程作為新會計制度實施下財務管理有效性不斷提升的動態過程。
事業單位需要給予財務管理更多的關注,為財務管理活動開展提供更多的支持與保障,切實維護其在綜合管理體系中的核心地位。新會計制度下,系列財務管理問題需要得到行之有效的解決,但財務管理問題的解決并未一朝一夕便可完成,在充分認識財務管理新形勢與新趨勢,細致分析系列財務管理問題的產生原因,可能引發的負面影響與后果后,將財務管理問題的解決作為一種常態化工作十分必要。在內外部因素會對新時期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產生諸多不可控的影響時,財務管理的調整與優化也要堅持從實際出發這一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