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楊
【摘要】青年創新創效活動是一項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共青團傳統的主題實踐活動。在挖掘青年群體蘊涵的巨大創新創效潛能,實現青年員工成長成才、推動企業生產建設和創造經濟效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時代的進步和80、90后新員工的加入,要想使青年創新創效始終保持蓬勃生機、發揮關鍵作用,就需要對青年創新創效活動的載體、方式等進行不斷創新,才能吸引青年廣泛參與,激發出青年創新潛能。
【關鍵詞】青年;創新創效;實踐與思考
創新是企業的活力之源,是推動企業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當前,青年員工已成為公司員工隊伍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影響公司當前以及決定公司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企業的發展又依賴于高素質的青年人才,可以說,青工創新創效活動是推動公司加快技術進步、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也是引導青年員工加強學習、銳意創新,在企業改革發展中成長成才、建功立業的重要途徑。同時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創新激情的群體,青年時期也是人一生中思維最活躍,創新能力最強的時期。因此,如何有效、充分地激發和調動廣大青年員工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潛能,就需要我們不斷創新青年創新創效活動的理念、載體和方式,能夠使傳統的活動煥發出勃勃生機。
一、加強對青年創新創效的思想引領
青年普遍具有高學歷、高素質、高智商的特點,要使這樣一支青年隊伍在當今社會環境中靜下心來,踏踏實實搞科研、一心一意強攻關,就必須將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工作的首位。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堅持抓好團員青年的政治理論學習,深入開展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團十八大等重要精神,大大提高了團員青年的思想認識和政治理論水平。還要契合時下青年人對網絡、手機依賴程度較高的現狀,積極采用微博、微信等“微信息”傳播途徑,把青年人抵觸、不感興趣的“集中”教育方式變為分散、靈活的教育方式。
二、青年創新創效研究活動
青年創新創效研究活動充分結合了青年員工探索意識強,求知欲望強,個人成長發展意愿強等特點,旨在鼓勵青年個人或團隊圍繞公司生產經營中心任務,立足本職工作崗位,發現在管理創新、工藝改革等方面的空白點和可行點,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創造性、實用性、延伸性和完善性的研究,并形成具有應用價值的研究成果,要求研究的內容要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要和本職工作緊密結合,但不能同本職工作完全重合。
(一)立項申請審批
團委應鼓勵和發動廣大青年員工積極參加青年創新創效研究活動。并組織專家嚴格按照研究項目是否合理的創新程度、生產實踐與應用成效、推廣前景及潛在價值等標準進行嚴格審核。為通過審核的研究項目提供研究資金。要求研究項目注重與本領域日常工作中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完成的任務目標相結合,注重研究成果的轉化和實際應用,真正發揮研究活動價值和作用。
(二)組織推進
公司團委與項目負責人、所屬單位團組織在研究項目開展的過程中,通過對項目的持續跟蹤、中期檢查、成果驗收等環節保證所有研究項目按時按要求完成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
(三)完善青年創新創效機制
機制的健全,是創新創效取得實效的關鍵。為此,應該主要抓兩個環節:一是企業應成立由黨政領導掛帥的領導小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組織、協調,做到專人負責到位、任務落實到位。二是完善激勵機制。對在創新創效活動涌現出來的優秀個人,要給予獎勵,大大激發青年創新創效的熱情。
三、多措并舉加強青年隊伍建設
近幾年來,一些公司團委通過不斷探索實踐,開展青年創新創效研究活動和青年創新創效交流論壇活動,充分激發出青年的潛能、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公司改革發展中心任務作出了積極貢獻。青年的科研水平和綜合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他們創新創效的能力。為打造一支科研業務精通、綜合素質過硬的青年隊伍,團委狠抓三個“持續”:一是持續開展導師帶徒活動。為畢業大學生配備首席或高級專家作為導師,師徒可以跨科室、跨專業進行雙選,導師必須為徒弟量身制定短期帶徒計劃和長期職業生涯規劃。二是持續開展綜合技能培訓。在各項專業培訓中,刻意加強不同專業、崗位間知識的相互融合,促進青年多方面、多領域發展。三是持續開展各種類型崗位活動。定期組織青年走上科室的講臺,講述自己的工作心得和認識,并請導師進行點評。通過活動開展,既鍛煉了青年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可以讓導師發現徒弟身上的問題,及時予以糾正。
四、提升服務能力,滿足青年成長成才的多樣需要
要變以往的“單方灌輸”教育方式為“雙向互動”,通過頭腦風暴競賽、趣味搶答賽等形式,讓團員青年在輕松歡快的活動中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責任觀。開展精益管理、安全生產主題活動,鼓勵青年員工廣泛參與小改小革、QC成果、合理化建議、“講、比”競賽、科技論文征集等多層面群眾性創新實踐,將個人崗位實踐融入企業生產經營,促進個人價值成長。引導青年充分發揮集體的示范引領作用,豐富“青”字號品牌內涵。將青年文明號、青年安全示范崗、青年文明監督崗等青年集體的崗位實踐融入企業中心工作,發揮示范引領的聯動效應。開展創新創效活動必須依托青年創造性、積極性、潛力的充分發揮和展現,這就要求必須有屬于青年人自己的活動陣地。要強化組織建設,以“面向基層、服務基層”為基準點。堅持以“黨政滿意、青年滿意”為目標,加強團支部自身建設,促進了團支部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團支部積極配合黨支部開展工作,助手作用得到較好發揮。積極做好“推優”工作,不斷提高“推優”工作質量。實現基層團建與基層黨建在工作層面上的有效銜接,推動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有效化、常態化,為團員青年學習科研知識、提高創新創效能力提供了條件和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