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
【摘 要】 目的:探究大內科臨床思維在消化疾病診治中的應用。方法:選擇本院2016年4月份-2018年3月份收治的100位消化疾病患者,使用隨機分組方法將這些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組患者的人數是50位,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護理方法,而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使用內科臨床思維方法干預,對兩組患者的實際治療成效進行比較。結果:對于確診情況而言,觀察組患者明顯超出了對照組患者;對于治療滿意程度而言,觀察組患者明顯超過了對照組患者,兩者存有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消化疾病治療過程中運用大內科臨床思維非常重要,值得被臨床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 大內科臨床思維;消化疾病;診治;應用
【中圖分類號】R5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045-01
臨床方面經常出現消化疾病,比如,胃、肝以及腸等位置的疾病,其表現主要是惡心、嘔吐以及便秘等。將大內科臨床思維運用在疾病治療過程中至關重要,其可以讓患者對疾病擁有一個準確的認知,與此同時,也可以提升醫生的能力。本研究分析了大內科臨床思維在消化疾病診治中的應用,其報告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6年4月份-2018年3月份收治的100位消化疾病患者,使用隨機分組方法將這些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組患者的人數是50位,其中對照組當中男性患者39位,女性患者11位,平均年齡在38.05±6.12歲;而觀察組當中男性患者40位,女性患者10位,平均年齡在38.21±6.26歲。對兩組患者的資料進行比較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比較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性治療方法,而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使用內科臨床思維方法干預,相關臨床醫生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初步診斷,之后記錄其診斷結果,使用有關診斷儀器設備確診患者情況,臨床醫生對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整體建議,并且展開合理有效地治療。
1.3 觀察指標
研究與分析兩組患者的實際診斷情況,并且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的滿意程度,把其分成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對比兩組患者的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信息的處理,其計量資料使用x±s進行表示,使用t進行檢驗,其計數資料使用x2進行檢驗,而P<0.05代表存有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診斷情況分析
對于兩組患者的確診情況而言,觀察組患者明顯超出了對照組患者,兩者存有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其具體內容如下表1。
2.2 兩組診治滿意情況分析
對于兩組患者的治療滿意程度而言,觀察組患者明顯超過了對照組患者,兩者存有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其具體內容如下表2。
3 討論
現階段,隨著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這使人們的飲食習慣和結構出現了改變,經常出現飲食并不規律的情況,當前我國消化系統疾病的概率在提高,在消化疾病治療過程當中運用大內科臨床思維,主要是在實際治療的時候嚴格遵守此思維形式,這是對疾病進行準確認知的主要武器。某些學者表明,臨床思維主要是指對某個疾病展開調查、判斷以及分析的思維活動,其目的是全面了解與掌握疾病本質。一方面是主要的診療形式,另一方面在治療疾病的時候也適用,醫生在掌握大內科臨床思維以后,可以提高確診的質量與成效。
一般情況下,臨床方面存有的多數疾病在最開始發病的時候不會展現出器官異樣現象,其表現主要是器官與系統疾病。如若醫生缺少豐富的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會導致臨床思維發生移動的情況,導致疾病誤診現象的出現。比如,對于甲狀腺疾病而言,會造成患者出現胃腸道方面的反應,導致腹瀉現象的出現。與此同時,其他系統疾病會造成患者出現急腹癥,如若起升缺少豐富的專業知識,過于盲目的診治患者,便會造成嚴重后果的出現。經過本研究表明,對于誤診效率而言,觀察組患者是2%,而對照組患者是22%,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對于診療滿意率而言,觀察組患者是96%,對照組是7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因此,在消化疾病患者治療過程當中廣泛運用大內科臨床思維至關重要,其成效十分明顯,臨床醫生一方面要具備充足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具備全面的大內科臨床思維,醫生在整體掌握大內科有關理論知識以后,才可以有效診療患者的疾病情況,讓患者全面了解消化疾病,使用較為細致與縝密的思維判斷患者的實際病情。
參考文獻
[1] 晏子蘭.大內科臨床思維在消化疾病診治中的應用.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22(3):100-100,101.
[2] 周彥彬.大內科臨床思維在消化疾病診治中的應用.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8(11):110-111.
[3] 許銀.大內科臨床思維在消化疾病診治中的應用.求醫問藥(學術版),2017,11(2):536-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