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妮

【摘 要】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患者腎性骨病的臨床效果,然后總結出一些模式。方法:對我院腎病科在2016.1-2019.1月間接受治療的100例腎性骨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臨床上分為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觀察組采取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對照組僅采取血液透析治療。結果: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結論: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患者腎性骨病,具有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臨床上值得推廣。
【關鍵詞】 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腎性骨病;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8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087-01
引言
對于腎衰竭患者來說,常見并發癥之一就是腎性骨病。臨床上多采用血液透析治療。但單獨采用血液透析,具有遠期療效較差,復發率較高,死亡率較高等缺陷,臨床效果并不理想。這就亟待改進治療方法[1]。目前,我們探索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的全新手段治療。經過大量的臨床觀察,實踐證明這種治療方法的治療效果要好于單獨的血液透析治療。這種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腎病科在2016.1-2019.1月間接受治療的100例腎性骨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臨床上分為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50例,采取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對照組50例,單一進行血液透析手段。患者年齡在45-56歲之間,平均年齡50±0.75歲。男性58例,女性42例。患者經簽署相關協議,自愿接受各方面的治療與護理措施。所有選入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腎性高血壓和貧血癥狀 , 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不存在統計學差異 , 兩組患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都要以血液透析的療法為基礎 , 一周進行兩到三次血液透析治療 , 每一次血液透析的時間均控制在四小時左右 , 超濾量則為0 k g --4k g的范圍內 , 患者接受治療期 間的血流量在200ml/min至260ml/min之間 ,透析液流量則控制于5 0 0毫升每分鐘, 同時選用低分子肝素來開展臨床抗凝[2]。對于實驗組,運用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方法, 這種治療手段每月開展一次 ,在治療的同時還要注意記錄下患者的病情癥狀動態及骨痛狀況,然后根據這些具體情況對于治療隨著進行調整。 還要測定和記下治療前,治療后分別的血磷情況。
1.3 臨床觀察指標
整個治療環節里隨時記錄患者血液成分變化動態, 對其指標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對于這兩組患者來說 ,將治療過程中獲取的相關資料用SP S S 15 . 0 軟件包來檢驗。 其中 , 以(n , %) 來表示相關的數據資料 ; 患者治療中所得的計量資料行(x±s) 表示 , 并進行 t值檢驗。兩組實驗所得數據經統計為 p ≥0 . 0 5, 因此通過上述數據就可看出觀察,對照兩組在效果上的區分。
2 結果
觀察組好轉人數與好轉率高于對照組,死亡人數與死亡率、并發癥發生人數與發生率都顯著低于對照組。經過對比,觀察組在療效上面要明顯勝出。綜上所述,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患者腎性骨病,臨床上具有推廣的價值。
關于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治療效果對比見表1:
3 討論
腎性骨病,這種癥候群同時也稱為“腎性骨營養不良” , 這種疾病是尿毒癥患者一種較為常見的并發癥 , 給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影響。腎性骨病的主要的發病機制就是患者體內的血鈣、甲狀旁腺素等激素代謝紊亂所引起的。而針對于此病,血液透析被看作是最典型的治療措施[3]。但效果常常不夠理想,因而需要聯合其他療法。對此,可以嘗試用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的手段,本文將其與單獨的血液透析進行了對比。通過一年的觀察與對比,最終證實了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比起單獨的血液透析來,要效果好得多[54]。能夠有效地提高緩解率,降低死亡率與并發癥發生率,臨床上非常值得推廣運用。腎性骨病對于患者的骨骼來說,不但留下了很嚴重的損害,且可引起鈣磷代謝異常、皮膚瘙癢、貧血、神經系統損害和心血管病變所以在腎性骨病的應對方案上面,突破口也在于對這些物質進行清理[5]。要清理掉血液濾對流和一些吸附,吸附又是清理血液灌流的最主要手段,針對不同物質,要選擇合適的手段來清理[6]。比如,彌散清除更適合于清理小分子物質,而對流及吸附則更適合于中大分子物質。
因此說,對因為慢性腎衰竭而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單獨血液透析在中、大分子物質毒素的清理上有限,此時就要與濾過聯合血液灌流相配合。特別對于腎性骨病的防止上,這樣的手段更是意義非常重要,效果比較突出,使用后讓患者慢性骨病有了較顯著的緩解,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發癥的發生率。
4 結束語
腎性骨病在臨床上又被稱之為腎性骨營養不良,這種并發癥在尿毒癥患者當中不少。運用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患者腎性骨病,對比起單獨采用血液透析的方法來,能夠效地提高緩解率,降低死亡率與并發癥發生率,臨床上非常值得推廣運用。對此我們要對于這種方法仔細進行深入研究,探索出有效的運用手段,并最終運用于臨床實踐當中。
參考文獻
[1] 龐健輝.循證藥學在臨床藥學實踐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2(03):74-75.
[2] 孫世瀾,姚國乾血液凈化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453-454.
[3] 王海燕.腎臟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924-1928.
[4] 馬俊琳.觀察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患者腎性骨病的臨床療效[J].智慧健康,2018,4(04):161-162.
[5] 王麗紅.分析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患者腎性骨病的臨床療效[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03):44+48.
[6] 王雪娜.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患者腎性骨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30):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