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婁群立 張雪
【摘 要】 目的:探究超聲引導下微創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6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均分成治療組、對照組,各30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針刀治療,給予治療組患者超聲引導下針刀治療。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程度(通過視覺模擬評分VAS進行評定)。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VAS評分相比差異不明顯,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各時間節點VAS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各時間節點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與單純針刀治療相比,給予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超聲引導下微創(可視針刀)治療效果更佳,患者疼痛更低,生活質量更高,值得臨床大力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 超聲;微創;腰椎間盤突出癥
【中圖分類號】R8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100-02
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病率高,但臨床治療進展緩慢。手術創傷后硬膜外疤痕粘連、神經根粘連、粘連性蛛網膜炎及腰椎不穩等并發癥的發生也常導致術后療效不佳[1]。超聲引導下微創術作為一種新型治療方法,其通過B超定位進行操作,引導精確,直到患處,無射線損傷,安全性高,經濟有效[2]。本文筆者通過對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6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分組行常規針刀治療及超聲引導針刀治療的研究,進一步明確超聲引導下針刀治療的效果,以供臨床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6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檢查均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標準[3],且所有患者均有2周以上腰腿痛癥狀,1個月內均未接受過其他治療,并已排除合并腰椎滑脫、腰椎腫瘤、椎管狹窄致腰腿痛者,合并嚴重心、肝、腎、腦疾病者,精神疾病者,哺乳期、妊娠期女性等。將所有患者隨機均分成治療組、對照組,各30例。其中,治療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21-56歲,平均(40.26±10.67)歲;病程2-35個月,平均(12.08±9.97)個月。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22-55歲,平均(40.38±10.71)歲;病程2-35個月,平均(12.14±10.03)個月。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基礎資料上相比,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已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研究對象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針刀治療,給予治療組超聲引導下針刀治療,即:(1)設備:飛利浦Affiniti50彩色超聲診斷儀,淺表探頭(L12-5);漢章牌I型0.8號一次性小針刀。(2)手術方法[4]:常規消毒超聲探頭,患者取俯臥位,常規皮膚消毒、鋪巾,使探頭長軸與腰椎垂直(橫切面),超聲探頭放置于L4-5棘突之間或L5-S1棘突間水平旁開2.5cm左右,超聲圖像顯示高信號亮帶,按壓至關節突外緣骨面,針刀刀口線平行脊柱縱軸,針體垂直刺入慢慢探索至關節突骨面,移針至上關節突外緣刺切,針下有明顯韌性組織阻擋感者,針刀切開松解之。臨床中若患者下肢疼痛明顯,可選兩個椎間孔一起松解。若患者下肢麻木,應重點松解患側腰大肌筋膜,選L3-4棘突間旁開3cm進針,針刀垂直皮膚刺入達腰4橫突背側骨面,再移動針刀刃至骨下緣,繼續深刺1cm左右,針下有明顯阻擋感,將硬韌肥厚的腰大肌筋膜十字切開。若患者下肢疼痛消失,但仍殘留腰痛癥狀者,在排除椎管內病變后,需解除腰神經后內側支卡壓,松解腰椎上關節突副突韌帶。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程度及治療效果。通過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定患者疼痛程度,分數越小表明疼痛越輕。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所有數據,用(x±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比較計量資料,用χ2檢驗比較組間率,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前,治療組、對照組VAS評分分別為(4.92±1.21)、(4.89±1.22);治療1周后,治療組、對照組VAS評分分別為(2.14±0.86)、(3.81±0.84);治療1個月后,治療組、對照組VAS評分分別為(1.59±0.87)、(3.06±0.95);治療3個月后,治療組、對照組VAS評分分別為(1.19±0.68)、(2.26±0.72);治療6個月后,治療組、對照組VAS評分分別為(1.00±0.63)、(1.86±0.68)。治療前,兩組患者VAS評分相比差異不明顯,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各時間節點VAS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各時間節點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超聲已經能夠清晰地顯示人體內部組織結構,對腰椎病變部位的定位及定性也相當準確,而且能實時觀察動態變化,因此超聲還可作為一種實時導航技術手段,可通過超聲引導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更準確的診斷及更精準的治療[5]。簡單來說就是,超聲的實時引導是針刀精確穿刺的保證,同時在超聲的監視下還能控制治療范圍,既能有效松解受到髓核卡壓的神經,又避免熱損傷波及周圍正常組織,增加了治療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與單純針刀治療相比,給予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超聲引導下微創(可視針刀)治療效果更佳,患者疼痛更低,生活質量更高,值得臨床大力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 申成功,丁建美.超微針刀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30例臨床觀察[J].浙江中醫雜志,2016,51(5):368-368.
[2] 何星.小針刀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6,8(8):27-28.
[3] 葉肖琳,黃雪蓮,葉新苗.小針刀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效果的Meta分析[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6(7):2784-2788.
[4] 朱洪玉,陳霞,溫伯平,等.針刀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進展[J].西南國防醫藥,2015,25(4):455-457.
[5] 吳飛.超微針刀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30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6,25(8):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