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溢


【摘 要】 目的:評價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房顫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方法:選入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房顫患者88例,采用奇偶法的分組形式將其平均分成實驗組(n=44,心理護理)與對照組(n=44,基礎護理),分析護理效果、焦慮、抑郁評分、滿意度。結果:實驗組的護理效果、焦慮、抑郁評分、滿意度遠遠優于對照組,數據之間的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性,P<0.05。結論:在老年房顫實際護理的過程中,采用心理護理法,有助于減少負面情緒,具有較高的推廣優勢。
【關鍵詞】 心理護理;老年房顫;負性情緒
【中圖分類號】R24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160-02
房顫屬于目前臨床診療過程中較為常見的心律失常病癥,近年來在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其發生率也有所提升,加之老年人群體的免疫力較差、心理接受能力較低,很容易引發嚴重的心理問題。針對于此,下文分析我院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收治的88例老年房顫患者,評價心理護理的方式在其中主要應用優勢。
1 基本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于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時間段之內我院所收治的老年房顫患者當中,選入88例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通過奇偶法的形式將其均分成為兩組,即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4例。
對照組:年齡:65歲到85歲,中位年齡(75.22±1.11)歲。性別:男20(45.4%)例,女24(54.6%)例。病程:2年到30年,中位病程(7.66±2.33)年。
實驗組:年齡:66歲到84歲,中位年齡(75.26±1.14)歲。性別:男21(47.7%)例,女23(52.3%)例。病程:3年到31年,中位病程(7.68±2.35)年。
納入標準:經檢查符合房顫的診斷標準[1];年齡超過60周歲;對此次研究知情。
排除標準:拒絕參與此次研究。
兩組基本資料,如年齡、病程等予以SPSS21.0軟件處理,未見統計學差異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基礎護理,針對發病狀況進行監督與觀察,了解飲食以及服藥具體狀況,合理的進行指導。
實驗組:心理護理。①應針對心理狀況進行合理的評估,針對性的制定指導方案。②重視家庭以及社會方面的支持,指導家屬給予患者充足的關心與關愛,經常進行安慰,以此提升參與治療的自信心。③護理工作者需要為患者以及家屬合理的介紹疾病知識,告知可能會出現的藥物反應,提供成功治療的案例,以此提升其配合度。護理工作人員需要為患者解答各類問題,開展心理方面的指導工作。④采用放松類型的心理療法,指導患者根據自身的愛好特點與實際狀況等選擇放松方式,例如:聽音樂、看電視、慢走散步等等,有助于轉移注意力[2]。
1.3 判定指標
①采用SAS、SDS形式評價焦慮以及抑郁情況,總分為10分,分數越高證明不良情緒越嚴重。②采用問卷的形式針對滿意度進行合理調查,總分為10分,得到8分以上可以判定成為十分滿意,得到6分到8分可以判定成為一般滿意,得到6分以下可以判定成為不滿意,此次研究中的滿意度主要采用十分滿意+一般滿意的形式進行計算。③在護理之后頭暈、憋氣以及胸悶等癥狀已經完全消失,判定成為痊愈;在護理之后所有的癥狀都有所改善,可以判定成為有效;在護理之后未改善甚至加重,判定成為無效。在此次研究中的護理效果主要采用痊愈+有效的形式進行合理計算。
1.4 統計學分析
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SAS、SDS評分,并用t值進行檢驗,對滿意度與護理效果,采用百分比形式進行卡方檢驗,核對數據軟件選擇SPSS21.0軟件,當指標存在明顯差異時,采用P值小于0.05的形式進行表達。
2 結果
2.1 SAS、SDS評分
實驗組的SAS、SDS評分遠遠優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 滿意度
對照組的滿意度遠遠低于實驗組,P<0.05。詳見表2。
2.3 護理效果
對照組遠遠低于實驗組,P<0.05。詳見表3。
3 討論
房顫多發生于老年人群體,發病之后癥狀為憋悶以及頭暈等等,心理狀況不佳,嚴重影響依從性,所以在實際護理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具體的護理需求與特點,做好心理方面的指導工作[3]。
上文分析中主要研究心理護理在老年房顫中的應用,對照組的焦慮以及抑郁評分遠遠高于實驗組,P<0.05。在心理護理的過程中,要求護理人員可以做好評估工作,制定針對性的疏導方案,利用健康教育方式、放松方式等合理的預防負面情緒。在此過程中應鼓勵家屬參與到護理活動中,給予患者充足的關心與關愛,提升其參與治療的依從性與積極性。另外,在實際護理的過程中,要求工作人員按照具體的心理指導要求,總結豐富經驗,營造良好的病房環境,做好各方面的督導工作、監測工作等,全面提升自身的護理效果與水平。魯婧,劉淼鑫[4]專家研究的過程中,觀察組的護理效果為96.36%,對照組為78.18%,而此次研究中實驗組的護理效果為97.7%,對照組為79.5%,可見二者之間存在一致性。
綜上所述,在老年房顫實際護理的過程中,采用心理護理法,有助于減少不良情緒,提升依從性,并全面提升整體護理效果,增加滿意度,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具有較高的推廣優勢。
參考文獻
[1] 方小麗.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房顫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26):235-236.
[2] 張燕玲.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房顫患者心理狀態及臨床癥狀影響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67):112-113.
[3] 余東鶴.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房顫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分析[J].飲食保健,2018,5(28):120-133.
[4] 魯婧,劉淼鑫.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房顫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34):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