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米娜 惠文飛

【摘 要】 目的:探討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的觀察及護理措施分析。方法:2017年12月—2018年11月,維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癥)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n=40)和觀察組(n=40)。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對患者動靜脈內瘺厚進行觀察后,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措施。10d后對患者護理情況進行評估,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兩組護理前并發癥發生年率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進行針對性護理后10d血管狹窄、感染、出血、血栓事件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的觀察及護理措施的分析,助于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產生,助于患者早日康復,利于醫院提高護理管理工作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尿毒癥;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護理措施;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195-01
透析治療法是目前臨床醫學中常見的一種治療方式。此治療方式廣泛應用于尿毒癥患者的后期治療中,且效果極佳[1]。但是由于透析技術要求的技術水平較高,因此稍有不慎就易產生感染的出現。因此,對于維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癥患者來說,進行動靜脈內瘺血管吻合手術能夠有效的減少感染的出現。但臨床發現,動靜脈內瘺血管吻合手術存在引發血管狹窄、感染、出血、血栓事件的隱患[2]。這對長期遭受病痛折磨的患者來說不利的,對患者的治療情緒以及治療信心會造成一定的打擊。可見,針對患者動靜脈內瘺的情況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對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本文采取隨機對照法進行研究,探討探討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的觀察及護理措施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17年12月—2018年11月,維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癥)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表將患者分成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30—75)歲,平均(51.43±3.31)歲。文化程度:小學10例,初中9例,高中12例,大專及以上9例。觀察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齡(31—76)歲,平均(52.81±4.20)歲。文化程度:小學8例,初中10例,高中11例,大專及以上11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文化程度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血液透析(尿毒癥)患者的臨床診斷標準并且獲得了病理學的確診檢查。(2)能夠嚴格的遵循醫囑并完成所有相關護理工作。
排除標準:(1)合并精神異常患者;(2)不能積極認真配合醫護人員治療的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方法治療。觀察組:在對患者動靜脈內瘺的觀察分析后,給予患者針對性的護理。主要包括:(1)動靜脈內瘺的觀察。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的巡視,及時獲取患者的身體狀況以及動靜脈內瘺相關指標,對出現的異常情況進行歸納整理,找尋原因,并給出恰當的護理方案[3]。(2)護理措施:實施依據觀察結果給予的護理方案。此外,要求醫護人員為患者創造良好的住院環境并為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技術的講解,幫助患者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增加治療信心。要求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1.4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動靜脈內瘺情況,記錄并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管狹窄、感染、出血、血栓事件的發生率。
1.5 統計分析
采用SPSS22.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χ2檢驗并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并采用(x±s)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護理前并發癥發生年率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進行針對性護理后10d血管狹窄、感染、出血、血栓事件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血液透析技術是一項療效快、技術水平高,但風險較大,且并發癥發生率高的治療方法。主要用于尿毒癥患者的治療,且治療效果較好。對于血液透析患者來說,進行動靜脈內瘺以增強血液通游戲的治療效果是極為必要的[4]。通過動靜脈內瘺為患者構建血液通路以保證血液回路正常,對患者延緩病情極為重要。但是,動靜脈內瘺也存在一定的風險,術后極易引發血管狹窄、感染、出血、血栓等不良事件的產生[5]。因此,針對患者動靜脈內瘺后的相關身體指標,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是極為必要的。本次研究中,兩組護理前并發癥發生年率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進行針對性護理后10d血管狹窄、感染、出血、血栓事件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在對患者動靜脈內瘺的觀察后給予具體的護理措施,有效的幫助患者減少了血管狹窄、感染、出血、血栓等不安全事件的發生,對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療有著極大的幫助,且提高了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的觀察及護理措施的分析是記為必要的,對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產生,提高血液透析的療效起著積極影響,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曹磊, 黃學卿, 王黎洲,等. 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在血液透析患者失功或未成熟動靜脈內瘺中的應用[J].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17, 14(9):584-585.
[2] 周敏, 盧方平.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后期自體動靜脈內瘺功能不良/失功修復術后通暢率觀察[J]. 中華醫學雜志, 2017, 97(15):1175.
[3] 李冰, 田軍苗. 局部涂擦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聯合壓力沖擊按摩法促進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成熟療效觀察[J]. 中國全科醫學, 2017, 20(S2):85-86.
[4] 錢大鈞, 劉斌, 戴敏,等. 尿毒癥患者動靜脈內瘺術后血漿腦鈉尿肽水平及左室心肌分層應變參數的變化[J]. 山東醫藥, 2017, 57(33):59-61.
[5] 徐昇, 張志忠, 毛志遠,等. 中藥熏蒸配合功能鍛煉促進糖尿病腎病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成熟的療效觀察[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7, 37(6):66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