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娟
摘要:普惠金融和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后,為解決“三農”問題、實現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提供了條件。本文就鄉村振興戰略施行后普惠金融的發展情況進行梳理,總結目前普惠金融發展已經取得的成績,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普惠金融未來縱深發展面臨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探究。
關鍵詞:鄉村振興 普惠金融 縱深發展
一、普惠金融與鄉村振興戰略政策梳理
我國普惠金融發展戰略在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大力發展普惠金融,中國銀監會設立普惠金融部。2016年,國務院印發《推行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對普惠金融的具體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提出了明確要求。
鄉村振興戰略在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公布。同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加快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現代化農產品加工業及鄉村新型服務業”的要求更加明確。在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同時強調“完善金融機構內部考核機制,激勵加強普惠金融服務,切實使中小微企業融資緊張狀況有明顯改善,綜合融資成本必須有明顯降低。”
普惠金融與鄉村振興戰略一前一后相繼在我國施行,普惠金融的實施推動了三農高質量的發展;而鄉村振興作為后者提出,更為普惠金融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和發展要求。
二、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普惠金融發展已取得的成績
從2013年普惠金融作為我國發展戰略到2018年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已經推行五年,這五年中我國在普惠金融的發展中取得了長足進步,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農村新型金融體系逐漸形成。隨著城鎮一體化的推行,目前農村產業多元化發展,產業供給主體增多,經濟模式發生著不斷變化。與此同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模式也在發生著改變,農村金融機構已經由傳統的零星農業銀行、信用社等大型國有銀行網點演變成目前當地村鎮銀行、城市小型商業銀行、小型金融機構等各種類型金融機構并存的局面,新的農村金融體系正在逐步建立。
農村融資難的問題正在逐步緩解。近幾年,土地市場盤活后,農村土地生產經營權、農村房屋產權等都可以作為抵押或擔保進行融資,以前融資沒有抵押、缺乏擔保的問題得到很大程度地解決。農村融資問題緩解后,融入資金可以參與到鄉村振興的方方面面,農民消費、投資活動不斷頻繁,拉動國民經濟增長,各產業的融資問題也正在逐步解決。
政策激勵導致更多資本投入到農村金融市場。在現行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較多投資者資金投向在政策上導向性明顯。“三農”發展歷年來受到政府重視,每年的一號文件都涉及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問題,伴隨近年來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更多的投資者愿意進入農村領域、普惠金融領域進行投資。
互聯網金融模式創新推動了普惠金融發展。隨著農村經濟多元化發展,“互聯網+”迅速走向農村,通過互聯網金融,更多的社會資金流向了田間地頭,流向了農戶和農村的小微企業。近年來,互聯網創新的各種金融模式,如網絡借貸、網絡支付、互聯網保險、互聯網基金等新型發展模式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多元化服務。金融機構或互聯網公司通過網絡平臺與農戶進行業務往來和信息交流,解決了普惠金融發展中銀行和農戶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過去不少傳統銀行才可以提供的服務產品,現在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提供,降低了銀行和農戶雙方的交易成本,為普惠金融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
三、鄉村振興背景下普惠金融縱深發展的問題
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問題。三農問題是關系到民生的根本問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正是要補齊農村發展的短板,而金融行業是關系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更應體現社會責任和社會擔當,為普惠金融發展出一把力。但是金融企業也是營利性企業,他們需要可持續的發展,金融機構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做多少,應由企業自身進行衡量,過度地強調社會責任,不利于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更不利于普惠金融的長期戰略實施。
金融機構層次分明,體系有待創新。目前農村金融貸款需求主要指農戶經營類貸款,包括農戶養殖業和農副產品類貸款。農戶存在大量的融資需求,但是在抵押物和擔保方面,能夠適應銀行授信要求的農戶較少,擔保方式單一、抵押物價值不足的情況時時存在。而主要向農戶提供信貸支持的是縣域的商業銀行機構,比如農業銀行、農商銀行的縣域支行,這一級別的金融機構沒有較高的產品審批權限,也沒有產品創新權限,往往容易出現農戶融資需求無法滿足或是審批困難的情況。
金融產品種類較少,多樣化需求難以滿足。一方面,普惠金融經過幾年的發展,部分大型商業銀行已經設立專門的普惠金融部門,但是在農村或村鎮等地區并沒有大型商業銀行的分支網點,只有一些小型的村鎮銀行,大型金融機構的普惠金融政策在城市地區普及比較好,而在村鎮地區還沒有得到推廣。另一方面,在鄉村振興戰略要求下,農業現代化發展、發展農村特色產業、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集體經濟規模發展等,都對融資需求較大,僅僅依靠已有的普惠金融產品很難得到滿足。土地資本化后,雖然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房屋所有權等資產可以作為抵押物用信,但是對于該類新型抵押物的價值估計存在困難,缺乏客觀第三方評估機構,評估價值高估或是與市場背離的情況存在,易造成信貸風險,所以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授信流程中存在風險顧慮,融資需求不能及時滿足。
農村金融信用環境欠佳,風險隱患大。這與征信體系建設關系較大。農戶的征信參與度比城鎮人口要低得多。一方面,征信信息的采集難度大,部分農戶信用意識淡薄,不愿意透露個人信息,再加上近年來農村外出人口增多,人口流動性增大,信用信息采集更加困難。另一方面,為了防止被銀行拒貸或是用信產生影響,部分農戶也不參加信息采集。這樣造成了銀行授信部門與借款人之間的信息不透明,影響了農村信貸的順利開展。已經授信的信貸業務由于事前沒有深入調查,授信后出現風險的情況較多,擔保抵押不足的情況容易發生。
四、鄉村振興背景下普惠金融縱深發展的問題探究
創新發展綠色金融。金融企業的社會責任問題,主要是企業可持續發展與承擔社會責任多少之間的矛盾。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將金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責任相連接。我國各大商業銀行的底盤大,各地分支機構多,員工較多,運營成本高,各地區各單位只有充分盈利,金融機構才能得到可持續的發展。當前,我國在綠色金融產品領域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比如綠色債券、碳市場交易、綠色保險等綠色產品已實現部分規模化創新,綠色金融已經成為環保和金融機構持續發展的重要議題。金融機構的營利性與其綠色金融的發展息息相關,兩者都可以推動整個社會的金融穩步發展。因此,在盈利過程中,可以對各個金融機構的營業方式進行創新,在產品營銷和產品研發中加大環保產品和綠色金融產品的比例。政府方面再次引導,對綠色金融產品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從而在實現社會利益的同時,實現金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鼓勵多層次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發展。針對目前部分大中型金融機構無法滿足農村信貸需求的情況,我們可以鼓勵大、中、小、微型金融機構共同發展,共同為農村實體經濟服務。對大型國有金融機構,繼續發揮大型金融機構在農村資金配置中的資金導向作用,協調好三農發展與市場支持的關系,同時針對目前的農戶融資不流暢的問題,從頂層進行產品創新和運營流程改善;對中型金融機構,比如地方性的商業銀行,他們比大型金融機構在政策方面靈活性大,自主決策性強,可以根據農村當地的融資環境和市場條件,調節信貸政策和客戶準入條件,根據當地農業發展需要來調節金融產品結構和要素;對小型金融機構,比如村鎮銀行、小型貸款公司、小型金融公司等民間金融機構,主要是把控市場風險,完善其準入條件,嚴格監管,保障小額信貸順利發展;對于微型金融機構,比如網絡借貸平臺、各類擔保公司,在互聯網創新的同時,加強網絡監管和引導,讓其更好地為農戶服務。
構建多樣化的產品服務體系。政策性銀行可以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為鄉村振興提供產業基礎。作為國有控股的大型商業銀行,可以在現有條件下進行業務的拓展,在鄉鎮、村鎮合理布局營業機構,在農村改革中,提供配合農村產業發展、集體化經營的信貸產品,對農村土地產權、股權等抵押物進行統一規范的市場估價。對于個體農戶,可以開展線上授信,通過現有的微信公眾號、手機銀行等農戶可以接受的線上授信方法,及時發放線上的小額信用貸款,解決農戶臨時性融資需求。對于農村小微企業,金融機構可以采取線上申請和線下調查相結合的方法,線上對企業進行信息采集,抵質押物記錄,線下調查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利用金融媒介對新型農村經營主體實行高效授信,既節省了銀行成本,擴大了客戶,又為農村小微企業提供了有效的信貸支持。
建立農村金融風險防范機制。首先,各個商業銀行向農戶授信時要施行貸前、貸中、貸后的全流程風險把控。重點解決信貸調查人員與農戶用信人員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授信前要充分調查農戶信息,定期向農戶普及征信理念,宣傳信用體系的作用,授信調查中對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農戶經營信息、抵押物價值、擔保人經營狀況進行充分調查掌握。授信后要加強貸后管理,對資金用途和資金流向做好監管。定期對農戶的經營情況、財務狀況進行調研,加強貸后的風險管控。同時,金融機構的目標客戶可以向有政策支持或是有農業保險的項目傾斜,控制金融風險,引導產業資金流向。其次,要推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嘗試建立農村企業和個人征信數據庫,發動農戶進行信息采集,規范農村用信環境,減少信用違約的情況發生。再次,要擴大農業保險范圍,對與鄉村振興有關的涉農保險,提升保額和賠付標準,推行農戶信貸保險,提升風險防控水平。最后,規范擔保市場,建立農村擔保機構,鼓勵農戶、政府、經濟組織等的聯合擔保,嘗試建立商業型擔保基金,參與農貸市場運作和管理,從而達到分散農貸風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曙光.王丹莉.鄉村振興戰略的金融支持.中國金融.2018(12).
[2]陳秀明.普惠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思考.青海金融.2019[1].
[3]中國人民銀行烏蘭察布市中心支行課題組.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幾點思考.北方金融.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