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秀萍 梁廷中
摘 要:通過實踐工作過程導向教學,從學習方法、學習效果、對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的認同度等方面對學情進行分析看,工作過程導向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培養學生技術技能發揮了促進作用,同時,需要我們在課程建設、教學過程、學生評價等方面進一步優化,達到知行合一,做中學,學中做。
關鍵詞:中職學校;工作過程導向教學;對策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6.210
1 工作過程導向教學學情調查結果與分析
1.1 學習方法
問卷中涉及到“模塊化項目教學學習的一般流程”,“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經常和同學合作”“碰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怎么辦”等學法,多數學生清楚模塊化項目教學學習的一般流程,能夠規范有序操作;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經常和同學合作,碰到解決不了的問題,能夠通過看書、網上查資料,或者請老師、同學幫助解決;對自己的學習效果能進行自我評價,或者與同學互相評價,發現優點和不足。同時也有部分學生不清楚模塊化項目教學學習的一般流程,和同學合作、交流學習的意識不強,遇到學習難題選擇放棄,沒有評價和檢測學習效果的習慣。
1.2 學習效果
對“項目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大多數學生表示能按時完成,隨著學習時間的增加完成的情況越好;同時,我們通過訪談得知,大多數學生獨自和與同學合作完成,不達目的不放棄。
1.3 對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的認同度
對“喜歡在生產現場上課嗎”,對“做中學,學中做”這種課堂形式是否感興趣時,大多數學生能制定學習任務書,喜歡在生產現場上課,“做中學,學中做”的課堂形式特別受歡迎,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悅感。
從調查結果看,工作過程導向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培養學生技術技能發揮了促進作用,實踐中也發現了不容忽視的問題,課程內容不能與職業崗位對接,教師的技能水平需進一步提高,更多參與企業實踐,教學過程中要知行合一,做中學,學中做。
2 優化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的策略
2.1 教學內容與工作過程對接,優化開發模塊化項目教學校本課程
模塊化項目教學校本課程建設要遵循“兩主、兩化、兩融合”原則:課程目標以培育職業能力為主線,課程內容以職業活動課程為主體;課程結構模塊化,課堂教學理實一體化;文化知識與專業實踐相融合、教學內容與崗位標準相融合。
(1)課程符合學生的認知和技能學習規律,做中學,學中做。以工作(生產)目標為指引,調整教學計劃,合理增刪調課程內容,舍去理論中比較深奧的成分,增加實用的、必需的部分,使之較好適應工作(生產)所需,使理論和技能的訓練內容與實際生產需要相吻合。
(2)課程實現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用結合。以實際工作(生產)崗位上的某一生產過程為教學內容,把整個生產過程分成若干階段,每一個階段都對應著一個項目或多個項目。教學實踐發現,教學過程不能等同于生產過程,生產過程追求的是效益和利潤,而教學過程培養的是學生技術技能、人文素養等多方面的綜合職業素質,所以,教學過程是教學化了的生產過程,要將生產過程進行教學化處理。
(3)課程體現技術技能理念,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按照“行動導向、任務引領、學做結合、理實一體”的職業教育理念開發課程,課程結構要反映生產過程,遵循生產工作邏輯,貼近生產需要,注重邊講邊練、邊學邊干、學用結合,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和職業文化素養。
2.2 教學過程以解決生產實踐中的問題為導向
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方法必須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高效的組織管理者、職業操作的教練員、有問必答的咨詢師、探索創新的引路人。所以,工作過程導向教學法要求變傳統的“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生產應用)”教學學習思維,為“為什么(生產應用)——是什么——怎么樣”的教學和學習思維;先明確習得某項技術技能的目的——該項技術技能要解決的生產實踐中的問題,然后能描述該項技術技能,掌握必備的知識,最后熟練掌握該項技術的要領、操作流程與規范、注意事項等,解決實際生產中的問題。這樣做有領個好處:一是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增強,二是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學習興趣得以充分激發。
2.3 探索內容多維、主體多元、方式多樣的學生評價
評價是激發學生學習的重要方面,在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的背景下,學生評價既要關注結果,更要注重過程發揮,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激勵學生的創造性。建立起主體多元、內容多維、形式多樣的評價體系。
將自評與他評、結果與過程相結合,建立評價指標多元、評價方式多樣的評價體系;自我評價包括“遇到問題的處理方式”“項目學習中擔負的任務完成情況”“合作意識”“操作能力”“項目任務完成的質量”“對項目學習方法的評價”“本學習項目的主要收獲或體會”;小組評價包括“合作情況”“遇到問題的處理方式”“任務完成情況”“實踐操作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態度”“作業或學習成果成績”等方面。
評價的主體包括學生自我、學習小組、指導教師、企業師傅評價,評價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個性表現,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同時鼓勵全體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以提高評價教學的有效性。借助評價,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整個過程,體驗學習的整個過程,在學習體驗中獲得知識與技能。評價的形式上,既有等次評價,又有描述性評價。
評價的內容上,將結果與過程相結合,強調學習過程評價。自我評價包括“遇到問題的處理方式”“項目學習中擔負的任務完成情況”“合作意識”“操作能力”“項目任務完成的質量”“對項目學習方法的評價”“本學習項目的主要收獲或體會”;小組評價包括“合作情況”“遇到問題的處理方式”“任務完成情況”“實踐操作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態度”“作業或學習成果成績”等方面。指導教師、企業師傅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評價,肯定亮點,特別是創新點,同時指出努力的方向。
工作過程導向教學是落實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實現產教融合的有效方法,關鍵是要通過項目教學、案例教學、生產過程導向教學方法,讓學生“做中學,學中做”,在參與中體驗學習過程,體驗仿真工作過程,在體驗中習得知識、技能與職業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趙志群.對工學結合課一些基程本概念的認識[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33).
作者簡介:閆秀萍(1970-),女,甘肅民勤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職英語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