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廣
一向自認為自己的身體還不錯,照例參加了每年一次的體檢,卻發現了不妙:左心房異常。繼而到一家高級別的醫院檢查,認同了體檢結果,又到更高級別的醫院確診,進一步確認了我的病情的嚴重性:需要住院檢查。住院后經過系統檢查,首選方案是動手術。
都說病來如山倒,可我這病來得無聲無息,大家都不相信我得了要動手術的大病,連病房的病友都說我不像,至今還有朋友懷疑是不是誤診。但我心里明白,病是有預兆的——平日里有時走路,特別是走陡路,會氣喘。每年的體檢都反映我有“三高”。
人們習慣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事物表面的呈現。但是,看到的或者感覺到的東西不一定直接反映本質,就像人們常說的“眼見為實”,可現實生活中,眼見并非真實也屢見不鮮。一個人要真正成熟起來,就要懂得哲學和運用哲學思維方法。看待一切事物,任何時候都不能只看事物的表象,要透過現象看清本質。
病中的我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是巨大的,一粒種子可以穿越阻擋它的一切,破土而出;同樣,死亡的力量也是巨大的,在死亡面前,榮譽、財富、地位、才華、權勢,甚至醫術都無濟于事。面對疾病、面對死亡,除了接受,你別無選擇。接受重癥和死亡,幾人能談笑從容?多少人都免不了要經歷心痛、掙扎、悲傷、絕望。只有經歷這些艱難的、非英雄的心理和生理過程,才能窺見死亡的面貌,才有勇氣與死亡握手言和。
生了病,才知道沒有病的日子是多么美好;得了大病,才明白擁有健康是多么值得去珍惜,才明白那些健康講座,那些過來人的肺腑之言是多么的寶貴。妻子和一些朋友曾勸我多走走路、少坐車,我卻不屑地表示,我寧愿少活十年,也不愿流著臭汗去軋馬路,搞什么鍛煉。當身體狀態好的時候,我任性地吃喝拉撒,生冷熱辣,來者不拒,吃飯睡覺也不定時定量。當身體出現不適,自己還抱著僥幸的心理,不愿花時間、費精力去做進一步的檢查。
更可恨的是,自己的病已“兵臨城下”,卻麻木不仁地不愿到人滿為患的醫院去排隊,不愿打亂已經習慣的生活節奏和正常的工作安排,而是憑感覺、想當然、圖省事地到就近的藥店隨意買藥吃。直到再次體檢,亮起了紅燈,妻子在網上搶到大醫院名醫門診號確診后,才老老實實地住進醫院接受系統檢查,簽下手術知情同意書,這才痛恨起以前的無知和無畏。
通過這場大病,讓我明白,不管是否做好準備,死亡就在生命旅途的某一站等著我們。事實上,認識生命、了解死亡,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只是這節課沒有列入大學、中學的課程表,而是讓我們自學。我在生與死的領域里真實而深切地實踐過、摸索過。死亡在我心里變得越來越不那么恐怖。
人的一生復雜而簡單,概括而言,就是一句話:好好活、好好愛、好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