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嘉慧?王霄
在信息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國大學生信仰教育面臨著機遇與挑戰。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到來,大學生成為了當下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爭奪的主要對象。本文從學生層面、社會層面、思政工作實際三個層面深入研究和分析新時代大學生目前的信仰的現狀,以期能夠為下一步順利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信仰教育工作提供一些支持。
追溯中國的崛起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發揮了不可替代的指導作用。當我們邁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這一刻,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未來將更多地寄托在青年的身上,青年興則國家興,因而,國家對于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但是,由于新興網絡技術與媒體的不斷更新,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日益豐富,無疑是大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過程的一次巨大考驗,大學生難免會出現馬克思主義信仰缺失。
一、新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的意義
大學生作為高校的主體,大學生政治信仰培育就成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環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沒有科學、堅定的政治信仰托底,各種私心雜念、誘惑欲望將迅速侵蝕大學生、乃至國家的根基。大學生“精神缺鈣”“軟骨病”問題將直接影響到中華民族復興大業,顯然,如何才能織密新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網”,值得我們探究。
二、新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從學生視角剖析
大學生自身缺乏一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概念中的馬克思主義對于多數大學生而言,是一個既熟悉而又陌生的術語,但對此術語所形成的思想魅力則是一知半解。這就使馬克思主義理論就成為了大學生在考試時臨陣磨槍的“工具”,考試之后被迅速遺忘的一種“符號”。
當下社會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文化形式,這樣的花花世界讓大學生在擺脫升學壓力后如沐春風,趁此機會打造出來一些精心包裝過的西方自由主義文化迅速彌漫開來。與此同時,大學生的人格還具有敏感性、不確定的特征,由于缺乏現實生活閱歷,此刻他們的理性思維遠遠不足以促使他們能做出深刻反思和判斷,進而弱化了他們對主流信仰的情感認知,就更難把概念上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自己的信仰并指引自己前行了。
(二)從高校工作實際體悟
高校思政教育理念相對滯后。近年來,借助新興網絡媒體,高校思政教育雖在發揮網絡信仰主陣地上取得一定的成績,然而,這并沒有改變道德教育方式單一的傾向。即重視道德教育的知識性,忽視了人們道德選擇與能力的培養。
高校大學生作為網絡活動中的主體,對該群體的長效監管機制尚不完善,動搖著大學生的主流意識形態。
(三)從社會維度切入
當前的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方式過于官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官宣”的內容具有“權威性”、“學術性”等特點。這種話語形式無形中拉開了大學生與馬克思主義信仰之間的距離,從而在大學生的情感意識造成極大程度上的“疏離”。
同時,當前社會在網絡法制宣傳與網絡道德建設上有欠缺,致使許多網絡失范行為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糾正,從而愈陷愈深。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種“放任自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行為傾向。
三、新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培育對策
(一)大學生要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的“排頭兵”
情感需求是人類最普遍、最深厚、最持久的信仰動因。要想引起大學生的情感共鳴,就要克服時間空間的阻礙,沿著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足跡,引導大學生與“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一起”,從而感嘆馬克思恩格斯的人生志向,認知馬克思主義的卓越與偉大,從而激發對其強烈的情感體驗與情感需求,從而才能喚醒大學生心中的信仰。堅定的信仰足以捍衛一切。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只有堅持以信仰為先導,以心中有信仰為信條,才能影響、帶動周圍的人一同進步。
(二)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的“領路人”
恩格斯曾指出: “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高校思政工作者要轉換思路,創新方法,優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網絡轉播方式。
針對絕大多數學生所認為的馬克思主義信息過于抽象、難懂的問題,我們需要由表及里、深入淺出的引導大學生網民能和馬克思主義理論親近,并且認同之。架起“內在”與“外在”的橋梁,把這種“內在”借助新媒體手段形象化、生動化。使理論在網絡信息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上“活起來”,使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容“外表”生動、形象起來。
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將理論轉化為行動的力量,培養大學生行為的目標意識、積極審美意識以及社會責任意識。借助各種網絡平臺展示眾多溫暖人心的信息,讓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會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重要意義與價值。
(三)網絡社會要為馬克思主義信仰“護航”
社會是一個系統復雜的綜合體。新時代的網絡社會需要以德養網。杜絕三人成虎的事件不斷升溫惡化,對于那些別有居心、歪曲事實的人要進行道德上的譴責,要用自己的正義與道德還原事情真相。需要以法立網,疏堵結合,借助更加完善的立法執法,將現在“平面的網”織的更加立體,讓不法分子無空可鉆。需要以“技”護網,營造良好的網絡生態環境,將良莠不齊的信息進行過濾。只有這樣社會才會變得更加有溫度。
綜上,馬克思主義信仰是人們知、情、意、行的指導,是與時俱進的理論,是新時代奮進的號角。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信仰能夠喚醒大學生的情懷與意識,這是新時代賦予青年一代的責任,更是促進社會健康發展的行為指南。織密新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網”對于我們個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意深遠。(作者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基金項目:2016年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項目重點課題“基于MB-DAS分析模型的網絡時代下高校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路徑研究” 校社科字〔2016〕4號,項目編號 DJYJ2016A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