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平



[摘 ? ? ? ? ? 要] ?方法:采用大學生學習倦怠量表對河南省高職院校學生323人進行測試。結果:(1)量表總分平均值為2.935,接近3,屬于中等程度范圍。但總分大于等于3,存在學習倦怠問題的學生占總數的44.3%,情況不容樂觀。主要原因可歸結為成就感低、行為不當。(2)學生的學習倦怠問題在“專業”“是否擔任學生干部”“有無兼職經歷”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文科專業的學生無法將學習落實到行動中去、不擔任學生干部和無兼職經歷的學生學習倦怠感更強。(3)大部分學生對自己所選專業認可度高,并愿意付出努力,但想法沒有真正落實到行動上,認為應該好好學,但實際沒有去做,學習主動性、自律性較差。
[關 ? ?鍵 ? 詞] ?高職學生;學習倦怠;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5-0044-02
近年來,高職教育逐漸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教育部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我國擁有高職院校1388所,占普通高校總數的52%,目前,高職院校在校生1105萬人,占高校在校生的40%。根據河南省數據,截至2017年,我省高職在校生為92.76萬人,高職院校數(79所)已超過了本科院校數(55所)。高職學生逐漸成為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
高職學生群體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人才隊伍,高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整體素質也決定著未來中國人才的素質水平。但在整個高職教育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普遍存在,從而引發一系列問題,如學習效率低下、主動性差、學習動力不足等。高職學生逃課、曠課、不交作業、沉迷網絡游戲、考試作弊、荒廢學業等現象時有發生。根據龔蕓、王翠榮等的研究,高職學生的學習倦怠問題已經比較嚴重,甚至已經影響這一群體的整體素質。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選取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河南省五所院校學生共323人,剔除無效數據,有效問卷為289份,有效率為89%。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選用連榕等人編制的大學生學習倦怠調查量表。該量表共20個項目,分三個因子:情緒低落(8個題目)、行為不當(6個題目)、成就感低(6個題目)。量表采用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個等級記分,三個維度的得分越高,說明學習倦怠程度越嚴重。可以加入相關專業問題(27道)進行測試。
(三)施測及數據處理
采用集體施測,學生手機答題的方式。運用問卷星網上調查平臺,將問卷輸入系統,生成二維碼,學生掃描二維碼即可答題,平臺自動收集數據,剔除無效問卷后,采用SPSS18.0進行統計分析。
二、研究結果
(一)高職學生學習狀況的總體特點
從表1中可以看出總分均值為2.935,接近參照值3,屬于中等程度范圍。44.3%的學生總分均值大于等于3,存在學習倦怠現象的人數較多,情況不容樂觀。三個因子中成就感低和行為不當得分較高,對大學生學習倦怠的影響較大。
(二)學習倦怠的差異性分析
通過方差分析,發現“性別”“家庭所在地”對總分和各因子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表2“專業”方差分析中總分、成就感低和情緒低落也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只有行為不當存在顯著差異,文科相關專業的學生得分較高,學習倦怠感更強。“是否擔任學生干部”的方差分析中,情緒低落因子存在顯著差異,不擔任學生干部的學生學習倦怠感更強。表3“有無兼職經歷”的方差分析中,行為不當和情緒低落均存在顯著差異,無兼職經歷的學生行為不當、情緒低落的得分更高,學習倦怠感更強。
(三)與專業相關問題分析
從統計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比較認可,如在“我對所學專業充滿熱情”這一問題中,回答不符合的僅占15.22%,符合的占51.9%。在“為提高專業,我愿意做任何事”問題中回答不符合的占24.22%,符合的占32.18%,“我愿意付出全部的努力學好自己的專業”回答不符合的僅占15.22%,符合的占45.68%,認為應該“進一行、學一行、愛一行“的學生占總數的62.97%,表明學生愿意付出努力學好自己的專業,想在專業中有所發展,而不是整天想著轉專業,并為自己所學專業感到自豪。“課外時間,我常看與專業有關的書籍或與同學討論專業問題”回答不符合的占30.1%,符合的占28.07%,大體相當,這表明一部分認為應該好好學習的學生并沒有真正將學習落實到行動中去。
三、結論
1.量表總分平均值為2.935,接近3,屬于中等程度范圍。但總分大于等于3,存在學習倦怠問題的學生占總數的44.3%,情況不容樂觀。主要原因可歸為成就感低、行為不當,即在學習中不能感到自身的價值,學習不能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如設置學習計劃、落實學習計劃,學習主動性差等,導致學習效果不好,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倦怠感。
2.學生的學習倦怠問題在“專業”“是否擔任學生干部”“有無兼職經歷”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文科專業的學生無法將學習落實到行動中去、不擔任學生干部和無兼職經歷的學生學習倦怠感更強。
3.大部分學生對自己所選專業高度認可,并愿意付出努力,但沒有落實到行動上,認為應該好好學習,但實際沒有去做,學習主動性、自律性較差。
參考文獻:
[1]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R].2017.
[2]2017年河南省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R].2017.
[3]龔蕓.對高職學生學習狀況的調查[J].職教論壇,2010(3):83-85.
[4]王翠榮.高職學生學習倦怠的狀況研究[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3):96-98.
[5]楊麗嫻,連榕.學習倦怠的研究現狀及展望[J].集美大學學報,2005(2):54-57.
[6]連榕,楊麗嫻,吳蘭花.大學生的專業承諾、學習倦怠的關系與量表編制[J].心理學報,2005,37(5):632-636.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