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正歡
[摘 ? ? ? ? ? 要] ?不斷提升高職高專教學實力,凸顯英語能力重要性,后進生的初始轉化策略成為一項長期而艱巨的重要課題。抓住大一新生學習熱情高、自我期望值高和可塑性強的特點,重振其信心,夯實其基礎英語知識,以便盡早進行有效轉化。
[關 ? ?鍵 ? 詞] ?高職高專;英語;后進生;初始轉化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5-0178-02
高職高專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大多數學生英語成績不理想,更有少部分學生因為英語拉分才上不了本科線,而不得以讀專科的。教學中,一般將這部分學生稱之為大學英語后進生。以廣西培賢國際職業學院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發掘學生閃光點,從零開始補英語,從拼讀突破詞匯量、筑牢語法時態關、口語訓練緊相隨、做好系統訓練等途徑轉化大學英語后進生,希望對推動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2018年9月,項目組成員對廣西培賢國際職業學院2018級會計、酒店管理、高速鐵路客運服務、智能產品開發、汽車營銷與服務、建筑室內設計等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進行深入的摸底、調查與分析,同時對5位經驗豐富的公共英語教師進行訪談。問卷發放517份(18個班,學校均為小班編制),有效問卷511份,發現學生整體對英語較喜歡,只有16人不喜歡英語,2人討厭英語;58.5%的學生偶爾或從未有老師提問過;85%的學生偶爾或從未參加小組學習英語;69.5%的學生曾放棄英語,稱之為無奈的選擇;86.5%的學生認為語法難,對語法知識難以掌握;24%的學生不會拼讀規則,這是大多數學生記單詞難的一個重要原因;41%的學生不會記單詞,是擴大詞匯量最大的障礙;65.5%的學生有信心學好英語,令人欣慰。
一、發掘學生閃光點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羅森塔爾的實驗表明,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智慧成就的預言,會決定另一個人的智慧成就,人們是借助別人對自己的反應做出自我判斷的。
為此,教師應在課堂上以親切、友好、大方的教態及幽默風趣的鼓勵性語言幫助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正確理解后進生的心理,善待他們,具體分析每個學生,理解他們的特長、愛好,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當學生取得好成績時,要在全班面前表揚他們,這樣會使他們在心理上產生成就感,信心倍增;當他們出現錯誤時,教師要體諒學生,態度和藹、委婉地指出錯誤,并多肯定他們的成績和進步,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下課放學后有計劃地找學生促膝談心,了解他們的學習態度、困難和體會以及他們對教學的看法、要求。
二、拼讀突破詞匯量
人們常說,你的詞匯量有多大,英語水平就有多高。而調查問卷顯示:76%的學生詞匯量在200~500之間,單詞記憶成為他們學英語的殺手,突破詞匯量是重中之重。
(一)熟練拼讀規則
讓學生知道輔音字母變為音標沒有變化,只有少數例外:c字母在e,i,y前發/s/,如Bruce, city, bicycle,而在其他情況下發/k/,如cup,cold,cattle。ph和gh發/f/,如cough,rough,phase,phrase。th發/θ/或/?奩/,如thin,thumb,brother, weather。wh發/w/或/h/,如whether,whatever,whose,wholesaler。wr發/r/,如wrinkle, wrench。熟悉5個元音字母(a,e,i,o,u)在開、閉音節中的讀音。元音字母組合讀音變化最大:ai或ay發 /eI/,如rain,paint,play, gray。ea發/i:/或/e/,如cream, please,breakfast,sweater。ee發/i:/,如queen, cheese。oa發/?蘅:/或/?藜?尬/,如abroad, Broadway,coat, soap,等。
(二)精通構詞方法
利用派生詞、合成詞、同類詞、縮略詞,單詞的前綴,后綴等,歸納、總結單詞。如:a—add(單詞增加字母變為新詞)—addition(動詞加tion變為名詞)—additional(名詞加al變為形容詞)-additionally(形容詞加ly變為副詞);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同音詞等對比記憶,如把表示“看”的動詞look,see,watch,stare等放在一起,弄清它們的區別。中學生詞匯量少,不利于構詞法教學,而大學學生的詞匯已達四五千,應進行構詞法教學,這是一些大學沒有做到卻非常需要彌補的知識。
(三)測試帶動學習
測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學生為了取得好成績,都會努力學習。重點單詞、詞組和句型,每單元聽寫一次,并全部批閱,查漏補缺,起到督促學生用心記單詞、詞組和句型,鞏固所學詞匯。
(四)購買中型詞典
學生很少使用字典,或者根本不用,問卷調查顯示只有8.5%的學生有紙質詞典。眾所周知,學習英語離不開英語字典,學習詞匯就更離不了英語字典。學生為了方便,有的用電子詞典,有的干脆等老師上課講詞意。字典上有很多很好的東西,比如單詞的所有發音、詞性、過去式、現在分詞、過去分詞、意義、用法、近義詞、反義詞、短語搭配、例句以及一些特殊用法等。因此,建議學生購買一本有6000多詞匯的英語六級考試詞典,隨著知識的積累增加,再買大型詞典。
三、筑牢語法時態關
(一)有效運用交際法
交際法的倡導者Geoff Thompson認為:學習語言必須學習語法是不言而喻的常識。他認為應當分配一定的課堂時間來學習語法(轉引自萬曉婭,2006)。在我國,英語學習主要圍繞課堂教學進行,而課堂教學學時有限。在中國沒有英語使用環境,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相對較少,而且漢語和英語在語言結構上差異較大。這些特點決定了中國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獲得更多的靠“學習”而不是靠“習得”。因此,理想的語言教學法應是“在強調語法形式和發展交際能力之間要設法保持一種平衡,加強大學英語語法教學非常重要和必要。”
(二)牢記時態結構
調查問卷顯示:76%的學生常常記不住現在完成時和被動語態等結構,教師必須將英語16種時態同時呈現,讓學生發覺各時態的結構特征,指出結構特征:進行時態用現在分詞,完成時態用過去分詞,將來時態用動詞原形,助動詞本身無詞義,只是用來幫助主要動詞構成各種時態、語態、語氣以及否定和疑問結構。
(三)練習評估融合
語法課提供一系列的課堂練習,使學生通過控制、半控制練習和自由運用逐步掌握所學語法時態。練習形式多樣化,可以是各種書面練習,也可以是靈活多樣的口語活動,使學生運用所學語法語言知識完成各種任務,注重形式和意義的結合。在語法操練之后,應有語法測試類的檢查測試,以便教師和學生客觀了解學習情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糾正和反思。必要時還要補充課外鞏固和拓展訓練(包括口頭和書面交際練習),以達到內化規則、熟練運用的目的。
(四)建議學生買一本好的語法書
學生從中小學開始學英語,語法穿插在各階段各單元各個章節里,沒有連續性,零零星星,十分松散,難于快速查閱相關知識結構,不利于提高復習。再者,中小學教材的語法畢竟只是一家之言,內容不夠豐富。一本全面的語法書能幫助學生系統梳理分散的語法知識,清除語言知識上的“死角”。
四、口語訓練緊相隨
(一)學生到講臺用英語報告
每節課讓2~4位學生輪流上講臺用日常英語作報告,后逐步涉及教學題材,各階段、各單元所學素材、單詞、詞組盡量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反復操練,學以致用,熟能生巧,融會貫通。
(二)努力開辟第二課堂
口語水平的提高僅靠課堂上的45分鐘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開辟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合作學習,各司其職,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唱英文歌、做英語游戲、讀英語幽默短文;組織英語演講比賽、話劇演出;組織學生觀賞英語原版電影,提供英語音像資料的借閱;開設英語角,設定主題,全員搜集素材,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英語水平。
(三)規范英語口語評價標準
教師對口語評價、測試的內容與方式進行正確評估,側重于學生在口語表達中對話題的把握與開展能力,并在表達中展現出對英語句子的熟悉程度,讓標準評價成為提高學生英語能力的強勁動力。否則會挫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五、系統訓練必須做
記住單詞,了解詞性、詞義,掌握固定搭配與習慣用法,背會時態、從句的各種用法,還需將其應用到實踐中去。就像學游泳,光學理論,不下水,不等于掌握了這門技術。不必搞題海戰術,但運用一定量的典型練習來鞏固所學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先重視基礎練習,如課后習題、單元同步練習。通過做習題,可以增強實踐經驗,熟能生巧,做題能做出規律,做出語感來,對知識的掌握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放矢地做一些專項練習和考試專題練習,比如完形填空等考查綜合能力的題型。每次做完后,認真對照答案查漏補缺,研究正確選項,總結出題者考查的知識點等。通過大量的習題,可以增強實踐經驗,熟能生巧,對知識的掌握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朱秀麗,譚紅.英語“差生”轉化的心理策略探析[J].教育實踐研究,2005(9):12-13.
[2]張爾云.淺談初中英語詞匯教學[J].英語教師網,2009(10).
[3]楊善江.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的重要性及其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懷化學院學報,2007(8).
編輯 趙瑞峰